双荷叶·湖州贾耘老小妓名双荷叶

双溪月,清光偏照双荷叶。

双荷叶。

红心未偶,绿衣偷结。

背风迎雨流珠滑,轻舟短棹先秋折。

先秋折。

烟鬟未上,玉杯微缺。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注释

双荷叶:词牌名。元高拭词注「商调」。按此词昉自李太白,自唐迄元,体各不一。要其源皆从李词出也。因太白词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忆秦娥》,更名《秦楼月》;东坡词有「清光偏照双荷叶」句,名《双荷叶》;无名氏词有「水天摇荡蓬莱阁」句,名《蓬莱阁》;至贺方回始易仄韵为平韵。张东泽词有「碧云暮合」句,名《碧云深》;宋媛孙冲虚词有「花深深」句,名《花深深》;明徐武功词有「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名「中秋月」;又有长筌子词名「华溪仄」。「忆秦娥」词牌最早见于《忆秦娥·箫声咽》词,两宋之交邵西山《邵氏闻见後录》始称为太白之作,南宋黄叔旸《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亦录于太白名下。明以降,屡有以《太白集》并无此词而疑者,至今所知盛唐时除太白外无一人作此词。故多谓晚唐五代词人所作,後误归太白名下。「秦娥」本指的是古秦国的女子弄玉,传为秦穆公女,爱吹箫,嫁仙人萧史。双调,四十六字,有仄韵、平韵两体。以仄韵体为定格,多用入声韵,前後阕各五句,三仄韵、一叠韵。以太白词《忆秦娥·箫声咽》为正体。若晁无咎词《忆秦娥·牵人意》之不作叠句,石次仲词《忆秦娥·秦楼月》之少押一韵,秦少游词《忆秦娥·灞桥雪》之多口号四句,倪云林词《忆秦娥·扶疏玉》之减去叠句,虽为变格,犹与李词大同小异。至冯正中创减字体《忆秦娥·风淅淅》,张子野词《忆秦娥·参差竹》由此添字,毛泽民词《忆秦娥·夜夜》由此偷声,在变格中更与诸家不同。以平韵体为平格,双调,四十六字,前後阕各五句,三平韵、一叠韵。以方回词《忆秦娥·映朦胧》为正体。若少游词《忆秦娥·曲江花》之多口号四句,颜吟竹词《忆秦娥·水云幽》之减去叠句,皆变格也。 调注:朱彊村曰:「案是调为《忆秦娥》,或公易以新名。」 题注:傅注本存目佚词,今据元延祐本补足正文,据别本校订。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调名下原注:「即《秦楼月》。」又《全宋词》修订本编者案:「《花草粹编·卷四》,此首误作周美成词。」《全宋词》修订本周美成名下,此词列入存目。今通行本《片玉词》、《清真词》均不收此词。 「湖州贾耘老小妓名双荷叶」: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无此词题。 贾耘老:即贾收,宋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字耘老。有诗名,喜饮酒,隐居苕溪,其居有水阁名「浮晖」。李公择、苏东坡于熙宁、元丰间先後知湖杭二州,皆与之游,唱酬甚多,东坡尝题诗作画于浮晖阁壁间。家素贫,东坡每念之,作图以赠。东坡去,筑「怀苏亭」。有诗一编,号《怀苏集》已佚。事见《嘉泰吴兴志·卷十七》。 双溪:龙榆生笺:「谓苕(Tiáo)、霅(Zhá)二溪。」 双荷叶:元延祐本脱漏此三字,据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补。 绿衣:龙榆生笺引《诗经·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绿兮衣兮,绿衣黄裳。』」按古人以黄为正色,绿为间色,以间色为衣上衣,以正色为里衣服内层与裳下衣,喩尊卑颠倒、贵贱失所。後世以「绿衣」喩妾或为正室失位之典故。 「背风迎雨流珠滑」句:元延祐本此句属上阕,自「轻舟」句以下为下阕。今据明吴讷钞本改。又茅维《苏集》本、毛本作「背风迎雨泪珠滑」。 烟鬟:龙榆生笺引唐·韩昌黎《题炭谷湫祠堂》诗:「祠堂像侔真,擢玉纡烟鬟。」 玉杯:玉制的杯或对杯的美称。这里指莲荷的花如玉杯。龙榆生笺引南朝梁·任彦升《述异记》:「庐山上有三石梁,长数十丈,广不盈尺,俯眄杳然无底。咸康中,江州刺史庾亮,迎吴猛,猛将弟子煮山游观,因过此梁。见一老公,坐桂树下,以玉杯承甘露,与猛,猛遍与弟子。」又引南朝齐·谢玄晖《金谷聚》诗:「渠碗送佳人,玉杯邀上客。」



渔家傲·七夕

〔苏轼〕 〔宋〕

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

望断碧云空日暮。

无寻处,梦回芳草生春浦。

鸟散馀花纷似雨,汀洲蘋老香风度。

明月多情来照户。

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

临江仙

〔苏轼〕 〔宋〕

细马远驮双侍女,青巾玉带红靴。

溪山好处便为家。

谁知巴峡路,却见洛城花。

面旋落英飞玉蕊,人间春日初斜。

十年不见紫云车。

龙丘新洞府,铅鼎养丹砂。

定风波

〔苏轼〕 〔宋〕

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

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

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更问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

菩萨蛮·七夕黄州朝天门上二首

〔苏轼〕 〔宋〕

画檐初挂弯弯月,孤光未满先忧缺。

还认玉帘钩,天孙梳洗楼。

佳人言语好,不愿求新巧。

此恨固应知,愿人无别离。

菩萨蛮·风回仙驭云开扇

〔苏轼〕 〔宋〕

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坠星河转。

枕上梦魂惊,晓来疏雨零。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

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苏轼〕 〔宋〕

雨暗初疑夜,风回忽报晴。

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材梦不成。

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南歌子·送刘行甫赴馀姚

〔苏轼〕 〔宋〕

日出西山雨,无情又有情。

乱山深处过清明。

不见彩绳花板、细腰轻。

尽日行桑野,无人与目成,且将新句琢琼英。

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

南歌子·湖州作

〔苏轼〕 〔宋〕

山雨潇潇过,溪桥浏浏清。

小园幽榭枕蘋汀。

门外月华如水、彩舟横。

苕岸霜花尽,江湖雪阵平。

两山遥指海门青。

回首水云何处、觅孤城。

南歌子·琥珀装腰佩

〔苏轼〕 〔宋〕

琥珀装腰佩,龙香入领巾。

只应飞燕是前身。

共看剥蔥纤手、舞凝神。

柳絮风前转,梅花雪里春。

鸳鸯翡翠两争新。

但得周郎一顾、胜珠珍。

南歌子·楚守周豫出舞鬟

〔苏轼〕 〔宋〕

绀绾双蟠髻,云敧小偃巾。

轻盈红脸小腰身,叠鼓忽催花拍、斗精神。

空阔轻红歇,风和约柳春。

蓬山才调最清新,胜似缠头千锦、共藏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