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裙带石榴红,却水殷勤解赠侬。

应许逐鸡鸡莫怕,相逢,一点灵犀必暗通。

何处遇良工,琢刻天真半欲空。

愿作龙香双凤拨,轻拢,长在环儿白雪胸。


怀古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注释

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好离乡》、《蕉叶怨》。《金奁集》入「黄钟宫」。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两平韵,三仄韵,平仄换韵。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此词牌即以欧阳炯《南乡子》为正体。冯正中、李德润俱本此添字。双调者始自南唐冯正中词。冯词平韵五十六字,十句,上下阕各四句用韵。另有五十八字体者。其定格为双调五十六字,上下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 「沈强辅雯上出文犀、丽玉作胡琴送元素还朝,同子野各赋一首」:傅注本题首有「公旧序」三字。毛本无「公旧序」三字,以傅注为词序。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文犀、丽玉」脱「文」字,龙榆生笺校:「『犀』字上有『文』字,于义为长,宜据补。」刘尚荣按:「张子野所赋《南乡子·送客过馀溪,听天隐二玉鼓胡琴》,见《张子野词》。」 元素:杨绘,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字元素,号无为子。宋仁宗皇祐五年(西元一〇五三年)进士。通判荆南府,迁开封府推官,知眉州,徙兴元府,皆有治声。宋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与宰相曾鲁公忤,改兼侍读,元素以「谏官不得其言则去」,不拜。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一年),擢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二十》)。免役法行,元素陈十害,忤王介甫,罢知亳州。熙宁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六月,自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移知杭州,八月到任。再为翰林学士。贬荆南节度副使,分司南京,改提举太平观,起知兴国军。宋哲宗即位,复天章阁待制,再知杭州。元祐三年(西元一〇八八年)卒于任,年六十二。有《群经索蕴》、《无为编》、《西垣集》等。事见《范太史集·卷三十九·天章阁待制杨公墓志铭》,《宋史·卷三百二十二·杨绘传》。 子野:龙榆生笺引宋·谈元时《嘉泰吴兴志》:「张先字子野,乌程人,天圣八年进士。诗格淸丽,尤长于乐府。晚岁优游乡里,常汎扁舟垂钓为乐,至今号『张公钓鱼湾』。仕至都官郎。卒年八十九,葬弁(Biàn)山多宝寺之右。有文集一百卷。」又引《石林诗话》:「张先郎中字子野,能为诗及乐府,至老不衰。居钱塘,苏子瞻作倅时,先年已八十馀,视听尚精强,家犹畜声妓,子瞻尝赠以诗云:『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盖全用张氏故事戏之。先和云:『愁似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极为子瞻所赏。然俚俗多喜传咏先乐府,遂掩其诗声,识者皆以为恨云。」 逐鸡:傅子立注「《抱朴子》:『通天犀有一白理如线者,以盛米,置群鸡中。鸡欲往啄之,至则惊却。故南人名为「骇鸡犀」。得其角一尺以上,刻为鱼,衔以入水,水常开。方三尺,可得气息水中耳。欧阳文忠公《代鸠妇言》诗:『人言嫁鸡逐鸡飞。』」刘尚荣按:「晋·葛抱朴《抱朴子·内篇·卷十七·登涉》原作『得真通天犀角三寸以上,刻以为鱼,而衔之以入水,水常为人开,方三尺,可得气息水中。又通天犀角有一赤理如綖,有自本彻末,以角盛米置群鸡中,鸡欲啄之,未至数寸,即惊却退。故南人或名通天犀为骇鸡犀。』傅注略同于《艺文类聚·卷九十五·〈兽部·犀〉》所引《抱朴子》:『通天犀有一白理如线者,以盛米,置群鸡中。鸡欲往啄米,至辄惊却。故南人名为「骇鸡」也。得其角一尺以上,刻为鱼而衔以入水,水常为开。方三尺,可得气息水中。以其角为叉导者,得煮毒药为汤,以此叉导搅之,皆生白沫,无复毒势。』」 一点灵犀:傅子立注:「李后主词:『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刘尚荣按:「此乃李义山《无题》诗句,宋子京作《鹧鸪天》词曾袭用玉溪诗二句,见宋·黄叔旸撰《花庵词选·卷三》。傅注误标作者。」 双凤:傅子立注:「《杨妃外传》:『妃子琵琶,乃寺人白季贞使蜀所进,用罗纱檀为之。木温润如玉,光耀可鉴,有金缕红文,蹙成双凤。弦乃末弥诃罗国所贡绿水蚕丝也。光莹如贯瑟。』」刘尚荣按:「事详北宋·乐子正《杨太真外传》:『妃子琵琶逻娑檀,寺人白季贞使蜀还献。其木温润如玉,光耀可鉴,有金缕红文,蹙成双凤。弦乃末诃弥罗国永泰元年所贡者,渌水蚕丝也,光莹如贯珠瑟瑟。』又唐·段安节《琵琶录》:『白秀真使蜀便还,得琵琶以献,以逻逤(唐时称西藏拉萨)檀为槽,其木温润如玉,光采可鉴,金缕之虹,又蹙之成双凤。』诸家所记文字情节有异,待考。」 轻拢:傅子立注引唐·白乐天《琵琶行》:「轻拢慢撚抹复挑。」 环儿:傅子立注:「环儿,贵妃小字玉环也。凡作乐,若琴瑟类,皆置而抚弦,惟琵琶则抱以按曲,故云『长在环儿白雪胸』。」


赏析

淸·郑瘦碧《手批〈东坡乐府〉》:「此词题当分为二,以『胡琴送元素还朝』为第二题。《集》中《采桑子慢》题序『有胡琴者,姿色尤好。三公皆一时英秀。景之秀。妓之妙。真为希遇』云云,是胡琴为妓女可證。次阕过片所谓『粉泪怨离苦』,即『胡琴送元素』之意。《定风波·送元素作》,亦有『红粉樽前添懊恼』之句,可知胡琴为元素所眷已。朱云『一赋胡琴,一送元素』,误甚。至『犀丽玉』,亦妓名,词中用典切,正可證托喻其人。本《集》中咏姬人名字并如是例,此『作』字即结束前题,断无咏『作胡琴』之理,况以玉作胡琴,更与送元素无关。词中『良工』、『琢刻』云云,皆喻丽玉之天真,故下有『愿作龙香双凤拨』之语,亦足徵命题之意。且《集》中谓某出妓或侍姬某,亦词人恒例,岂可泥于『琢刻』等字,即谓其切『作』字,不亦死于句下乎?《集》中双荷叶,本耘老侍儿小女﹝名﹞,公即以为曲名,且词中以荷叶贴切,尤尽淸妙之致。此犀丽玉并姓字亦曲曲写出,独何疑乎?」刘尚荣按:「『雯上』乃『霅上』之讹,而文犀、丽玉乃沈强辅家中善弹琵琶之二位歌妓女。待考。」



南乡子·赠行

〔苏轼〕 〔宋〕

旌旆满江湖,诏发楼船万舳舻。

投笔将军因笑我,迂儒,帕首腰刀是丈夫。

粉泪怨离居,喜子垂窗报捷书。

试问伏波三万语,何如,一斛明珠换绿珠。

河满子·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

〔苏轼〕 〔宋〕

见说岷峨悽怆,旋闻江汉澄清。

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

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

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

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

唱着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菩萨蛮·席上和陈令举

〔苏轼〕 〔宋〕

天怜豪俊腰金晚。

故教月向松江满。

清景为淹留,从君都占秋。

身闲惟有酒,试问遨游首。

帝梦已遥思,匆匆归去时。

菩萨蛮·润州和元素

〔苏轼〕 〔宋〕

玉笙不受朱唇暖,离声凄咽胸填满。

遗恨几千秋,恩留人不留。

他年京国酒,泫泪攀枯柳。

莫唱短因缘,长安远似天。

减字木兰花·赠润守许仲涂,且以「郑容落籍、高莹从良」为句首

〔苏轼〕 〔宋〕

郑庄好客,容我樽前先堕帻。

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

高山白早,莹骨冰肤那解老。

从此南徐,良夜风清月满湖。

蝶恋花·代人赠别

〔苏轼〕 〔宋〕

一颗樱桃樊素口。

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

学画鸦儿犹未就,眉尖已作伤春皱。

扑蝶西园随伴走。

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

破镜重圆人在否,章台折尽青青柳。

菩萨蛮·歌妓

〔苏轼〕 〔宋〕

绣帘高卷倾城出,灯前潋滟横波溢。

皓齿发清歌,春愁入翠蛾。

悽音休怨乱,我已无肠断。

遗响下清虚,累累一串珠。

临江仙·风水洞作

〔苏轼〕 〔宋〕

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

故应为我发新诗。

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

借与玉川生两腋,天仙未必相思。

还凭流水送人归。

层巅馀落日,草露已沾衣。

瑞鹧鸪·观潮

〔苏轼〕 〔宋〕

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

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

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敧。

侬欲送潮歌底曲,尊前还唱使君诗。

瑞鹧鸪·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来,两县令先在

〔苏轼〕 〔宋〕

城头月落尚啼乌。

朱舰红船早满湖。

鼓吹未容迎五马,水云先已漾双凫。

映山黄帽螭头舫,夹岸青烟鹊尾鑪。

老病逢春只思睡,独求僧榻寄须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