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歌妓

绣帘高卷倾城出,灯前潋滟横波溢。

皓齿发清歌,春愁入翠蛾。

悽音休怨乱,我已无肠断。

遗响下清虚,累累一串珠。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注释

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宋史·乐志》:「女弟子舞队名。」《宋史·乐志》、《尊前集》、《金奁集》并入「中吕宫」,《张子野词》作「中吕调」,《正音谱》注「正宫」。唐苏德祥《杜阳杂编·卷下》:「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有二龙,鳞鬣(liè)爪角悉备。明霞锦,云鍊水香麻以为之也,光耀芬馥着人,五色相间,而美丽于中国之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璎珞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北宋·孙孟文《北梦琐言·卷四·温李齐名》:「温庭云,字飞卿,或云作『筠』字,旧名岐,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曰『温李』。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多为邻铺假手,号曰救数人也。而士行有缺,缙绅簿之。李义山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温曰:『何不云「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宣宗尝赋诗,上句有『金步摇』,未能对,遣未第进士对之。庭云乃以『玉条脱』续也,宣宗赏焉。又药名有『白头翁』,温以『苍耳子』为对,他皆此类也。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相国假其新撰密进之,戒令勿他泄。而遽言于人,由是疏之。温亦有言云:『中书堂内坐将军。』讥相国无学也。」宋·王颐堂《碧鸡漫志·卷五·〈菩萨蛮〉》云:「《菩萨蛮》,《南部新书》及《杜阳杂编》云:『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遂制此曲。当时倡优李可及作菩萨蛮队舞,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大中乃宣宗纪号也。《北梦琐言》云:『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相国假温飞卿新撰密进之,戒以勿泄,而遽言于人,由是疏之。』温词十四首,载《花间集》,今曲是也。李可及所制盖止此,则其舞队,不过如近世传踏之类耳。」按温词有「小山重叠金明灭」句,名《重叠金》。南唐李后主词名《子夜歌》,一名《菩萨鬘》。韩涧泉词有「新声休写花间意」句,名《花间意》。又有「风前觅得梅花」句,名《梅花句》。有「山城望断花溪碧」句,名《花溪碧》。有「晚云烘日南枝北」句,名《晚云烘(hōng)日》。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之情感,历来名作极多。 题注:傅注本、元延祐本、朱本、龙本、曹本无题。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调名下词题曰作「歌妓」。 「绣帘高卷倾城出」句:傅子立注:「唐柳子厚《浑鸿胪宅闻歌诗》云:『翠帷双卷出倾城。』」刘尚荣按:「句见《柳河东集·卷四十三》,诗题『闻歌』下原有『效白纻』三字。《乐府解题·卷五十五》题作『《白纻歌》』。」龙榆生笺引《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列传·孝武李夫人传〉》:「孝武李夫人,本以倡进。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生一男,是为昌邑哀王。」 皓齿:傅子立注:「杜子美:『佳人绝代歌,独立发皓齿。』」刘尚荣按:「句出《听杨氏歌》,见《九家集注杜诗·卷十三》。」 春愁:茅维《苏集》本、毛本作「春山」。 翠蛾:傅子立注:「梁谢偃《听歌赋》:『低翠蛾而敛色,睇横波而流光。』」刘尚荣按:「谢《赋》见《文苑英华·卷七十八》。又,谢偃卒于贞观十七年,事迹载《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列传·谢偃传〉》及《新唐书·卷二百〇一·〈文艺列传·谢偃传〉》,生于卫州卫县,入隋为散从正员郎,贞观初应诏对策高第,故多称谢偃为唐人,傅注标『梁』,欠妥。」龙榆生笺引唐·刘梦得《冬夜宴河中李相公中堂命筝歌送酒》诗:「翠蛾发清响,曲尽有馀思。」 无肠断:明吴讷钞本作「先肠断」,《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作「先偷玩」。傅子立注:「刘梦得诗:『断尽苏州刺史肠。』又,公诗:『江南刺史已无肠。』」刘尚荣按:「『肠断』事见唐范雲谿撰《雲谿友议》,别见孟初中《本事诗·情感》。刘诗题《赠李司空妓》,见《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苏句出《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见《东坡集·卷五》。」龙榆生笺引唐孟初中《本事诗·情感》:「刘尚书禹锡罢和州,为主客郎中、集贤殿学士。李司空罢镇在京,慕刘名,尝邀至第中,厚设饮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刘于席上赋诗曰:『?鬌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李因以妓赠之。」 「遗响下清虚」句:《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作「梅萼月窗虚」。傅子立注:「杜子美:『响下清虚里。』」刘尚荣按:「句出《听杨氏歌》,见《杜诗详注·卷十七》;《九家集注杜诗·卷十三》作『青虚』,注:『一作「浮云」。』」 「累累一串珠」句:傅子立注:「《礼记》:『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刘尚荣按:「见《乐记篇》。」《礼记·乐记》:「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


简介

这首词作于熙宁六年十一月秀州钱颉席上。是月,东坡自杭赴常、润两州赈饥,道经秀州,钱额设宴招待,东坡作《钱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诗云:「如今且作华阳服,醉唱侬家七返丹。」本词所谓「遗响下清虚」,即道士步虚歌讽之意。「翠蛾」作歌如「下清虚」,即知其为「歌者道服」而唱「七返丹」修炼之词,且「累累一串珠」也。



蝶恋花·代人赠别

〔苏轼〕 〔宋〕

一颗樱桃樊素口。

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

学画鸦儿犹未就,眉尖已作伤春皱。

扑蝶西园随伴走。

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

破镜重圆人在否,章台折尽青青柳。

南乡子

〔苏轼〕 〔宋〕

裙带石榴红,却水殷勤解赠侬。

应许逐鸡鸡莫怕,相逢,一点灵犀必暗通。

何处遇良工,琢刻天真半欲空。

愿作龙香双凤拨,轻拢,长在环儿白雪胸。

南乡子·赠行

〔苏轼〕 〔宋〕

旌旆满江湖,诏发楼船万舳舻。

投笔将军因笑我,迂儒,帕首腰刀是丈夫。

粉泪怨离居,喜子垂窗报捷书。

试问伏波三万语,何如,一斛明珠换绿珠。

河满子·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

〔苏轼〕 〔宋〕

见说岷峨悽怆,旋闻江汉澄清。

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

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

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

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

唱着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菩萨蛮·席上和陈令举

〔苏轼〕 〔宋〕

天怜豪俊腰金晚。

故教月向松江满。

清景为淹留,从君都占秋。

身闲惟有酒,试问遨游首。

帝梦已遥思,匆匆归去时。

临江仙·风水洞作

〔苏轼〕 〔宋〕

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

故应为我发新诗。

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

借与玉川生两腋,天仙未必相思。

还凭流水送人归。

层巅馀落日,草露已沾衣。

瑞鹧鸪·观潮

〔苏轼〕 〔宋〕

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

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

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敧。

侬欲送潮歌底曲,尊前还唱使君诗。

瑞鹧鸪·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来,两县令先在

〔苏轼〕 〔宋〕

城头月落尚啼乌。

朱舰红船早满湖。

鼓吹未容迎五马,水云先已漾双凫。

映山黄帽螭头舫,夹岸青烟鹊尾鑪。

老病逢春只思睡,独求僧榻寄须臾。

祝英台近·惜别

〔苏轼〕 〔宋〕

挂轻帆,飞急桨,还过钓台路。

酒病无聊,敧枕听鸣橹。

断肠簇簇云山,重重烟树,回首望、孤城何处。

闲离阻。

谁念萦损襄王,何曾梦云雨。

旧恨前欢,心事两无据。

要知欲见无由,痴心犹自,倩人道、一声传语。

一丛花·初春病起

〔苏轼〕 〔宋〕

今年春浅腊侵年。

冰雪破春妍。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含山。

楼阁淡疏烟。

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

衰病少情,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