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赠润守许仲涂,且以「郑容落籍、高莹从良」为句首

郑庄好客,容我樽前先堕帻。

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

高山白早,莹骨冰肤那解老。

从此南徐,良夜风清月满湖。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注释

减字木兰花:《木兰花》原为唐教坊曲,《金奁集》入「林钟商调」。《花间集》所录三首各不相同,兹以韦端己词为准。五十五字,前後阕各三仄韵,不同部换叶。《尊前集》所录皆五十六字体,北宋以後多遵用之。《乐章集》及《张子野词》并入「林鐘商」。其名《木兰花令》者,《乐章集》入「仙吕调」,前後阕各三仄韵(平仄句式与《玉楼春》全同,但《乐章集》以《玉楼春》入「大石调」,似又有区别)。别有《减字木兰花》,《张子野词》入「林钟商」,《乐章集》入「仙吕调」。四十四字,前後阕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阕两仄韵、两平韵。又有《偷声木兰花》,入「仙吕调」。五十字,只两阕并于第三句各减三字,平仄韵互换,与《减字木兰花》相同。宋教坊复演为《木兰花慢》,《乐章集》入「南吕调」,一百一字,前阕五平韵,後阕七平韵。兹陈五格,以见一曲演化之由,他可类推。 「赠润守许仲涂,且以『郑容落籍、高莹从良』为句首」:毛本作「自钱塘被召,林子中作郡守,有会。坐中营妓出牒,郑容求落籍,高莹求从良,子中呈东坡,东坡索笔为《减字木兰花》书牒後,时用『郑容落籍、高莹从良』八字于句端也,兼赠润守许仲涂。」龙本引宋·孙宗鉴《东皋杂录》,谓「毛本题从此出」,是。又据《东皋杂录》,毛本「子中呈东坡」当作「子中命呈牒东坡」。 许仲涂:即许遵,宋泗州(今江苏盱眙)人,字仲涂。第进士(《宋诗拾遗·卷八》谓神宗熙宁中进士,疑非确),又中明法科,为钱塘尉,四会令(《东都事略·卷一百十二》)。擢大理寺详断官。知长兴县,赈济流民,兴修水利,邑人立石纪之。为审刑院详议官,知宿州、登州。累典刑狱,强敏明恕。及为登州,执政许以判大理,仲涂欲立奇以自鬻,遂断案大戾法意,廷论纷然。宋神宗熙宁间,出知寿州,再判大理寺,请知润州,又请提举崇福宫。寻致仕,累官中散大夫(正五品上)。卒年八十一。生平见《宋史·卷三百三十·许遵传》。 郑庄:傅子立注:「郑当时字庄,为汉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明旦,常恐不遍。」刘尚荣按:「详见《汉书·卷五十·郑当时传》:『郑当时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事项籍,籍死而属汉。……当时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阨,声闻梁楚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明旦,常恐不遍。』」 樽前:《东皋杂录》引「楼前」。 堕帻(zé):傅子立注:「晋庾敱(Yǔ ái)性俭家富,东海王越,令就换钱千万,冀其有吝,因此可乘。越尝在众座中问敱,敱颓然已醉,帻坠几上,以头就穿取,徐应曰:『下官家故可有两千万,随公所取。』越大悦。」刘尚荣按:「详见《世说新语·雅量》:『刘庆孙在太傅府,于时人士,多为所构。唯庾子嵩纵心事外,无迹可閒。後以其性俭家富,说太傅令换千万,冀其有吝,于此可乘。太傅于众坐中问庾,庾时颓然已醉,帻坠几上,以头就穿取,徐答云:「下官家故可有两千万,随公所取。」于是乃服。後有人向庾道此,庾曰:「可谓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龙榆生笺引《晋书·卷五十〈庾峻传·(次子)庾敱传〉》:「敱字子嵩。长不满七尺,而腰带十围,雅有远韵。为陈留相,……参东海王越太傅军事,……有重名,为搢绅所推,而聚敛积实,谈者讥之。……时刘舆见任于越,人士多为所构,惟敱纵心事外,无迹可间。後以其性俭家富,说越令就换钱千万,冀其有吝,因此可乘。越于众坐中问于敱,而敱乃颓然已醉,帻堕几上,以头就穿取,徐答云:『下官家有二千万,随公所取矣。』舆于是乃服。越甚悦,因曰:『不可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 落笔生风:傅子立注引唐·杜少陵《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笔落惊风雨。」又引唐·李太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摇笔起风霜。」 籍籍:傅子立注引唐·李太白《赠韦秘书子春二首·其一》诗:「高名动京师,天下皆籍籍。」 高山白早:傅子立注引唐·刘梦得《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诗:「雪里高山头白早。」 莹骨冰肤:傅子立注引战国楚·宋玉《神女赋》:「温乎如莹。」又引《庄子·卷一·〈内篇·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冰肤,《东皋杂录》引「柔肤」。 南徐:傅子立注:「润州也。晋元帝渡江,而淮北之地皆陷于胡。後幽、冀、青、并、兖、徐之流人相率过江,帝并侨立诸县,以司牧之,各仍其旧号,而为南北之别矣。今润州乃南徐之地也。」刘尚荣按:「参见《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五·〈江南道·润州〉》:『晋永嘉乱後,幽、冀、青、并、兖五州流人过江者,多侨居此处,吴、晋以後,皆为重镇。晋咸和中,郗鉴自广陵镇于此,为侨徐州理所。升平二年,徐州刺史北镇下邳,京口常有留局,後徐州寄理建业,又为南兖州,後又为南徐州。』」 良夜:傅子立注:「鬼仙诗:『明月清风,良宵会同。』」刘尚荣按:「句出夷陵女郎《空馆夜歌》。唐·牛文简《玄怪录·卷二·刘讽》:『文明年,竟陵掾刘讽,夜投夷陵空馆,月明下憩。忽有一女郎西轩至,仪质温丽,缓歌闲步,徐徐至中轩,回命青衣曰:「紫绥,取西堂花茵来,兼屈刘家六姨姨、十四舅母、南邻翘翘小娘子,并将溢奴来,传语道此间好风月,足得游乐。弹琴咏诗,大是好事。虽有竟陵判司,此人已睡明月下,不足回避也。」未几而三女郎至,一孩儿,色皆绝国。于是紫绥铺花茵于庭中,揖让班坐。坐中设犀角酒樽,象牙杓,绿罽(jì)花觯(zhì),白琉璃盏,醪醴馨香,远闻空际。女郎谈谑歌咏,音词清婉。一女郎为明府,一女郎为录事,明府女郎举觞浇酒曰:「愿三姨婆寿等祇果山,六姨姨与三姨婆寿等,刘姨夫得太山府纠判官,翘翘小娘子嫁得诸余国太子,溢奴便作诸馀国宰相,某三四女伴总嫁得地府司文舍人,不然,嫁得平等王郎君六郎子、七郎子,则平生素望足矣。」一时皆笑曰:「须与蔡家娘子赏口。」翘翘录事独下一筹,罚蔡家娘子曰:「刘姨夫才貌温茂,何故不与他五道主使,空称纠判官,怕六姨姨不欢,深吃一盏。」蔡家娘子即持杯曰:「诚知被罚,直缘刘姨夫年老眼暗,恐看五道黄纸文书不得,误大神伯公事。饮亦何伤。」于是众女郎皆笑倒。又一女郎起,传口令,仍抽一翠簪,急说,须传翠簪,翠簪过令不通即罚。令曰:「鸾老头脑好,好头脑鸾老。」传说数巡,因令紫绥下坐,使说令,紫绥素吃讷,令至,但称「鸾老鸾老」。女郎皆笑,曰:「昔贺若弼弄长孙鸾侍郎,以其年老口吃,又无发,故造此令。」三更後,皆弹琴击筑,齐唱叠和。歌曰:「明日清风,良宵会同。星河易翻,欢娱不终。绿樽翠杓,为君斟酌。今夕不饮,何时欢乐?」又歌曰:「杨柳杨柳,袅袅随风急。西楼美人春梦中,翠帘斜捲千条人。」又歌曰:「玉户金釭,愿陪君王。邯郸宫中,金石丝簧。卫女秦娥,左右成行。纨缟缤纷,翠眉红妆。王欢转盼,为王歌舞。愿得君欢,常无灾苦。」歌竟,已是四更。即有一黄衫人,头有角,仪貌甚伟,走入拜曰:「婆提王屈娘子,便请娘子速来!」女郎等皆起而受命,却传曰:「不知王见召,适相与望月至此。既蒙王呼唤,敢不奔赴。」因命青衣收拾盘筵。讽因大声连咳,视庭中无复一物。明旦,谛视之,拾得翠钗数只。将出示人,更不知是何物也。』」 风清:元延祐本、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作「清风」。



南歌子·别润守许仲涂

〔苏轼〕 〔宋〕

欲执河梁手,还升月旦堂。

酒阑人散月侵廊,北客明朝归去、雁南翔。

窈窕高明玉,风流郑季庄。

一时分散水云乡,惟有落花芳草、断人肠。

减字木兰花·银筝旋品

〔苏轼〕 〔宋〕

银筝旋品,不用缠头千尺锦。

妙思如泉,一洗闲愁十五年。

为公少止,起舞属公《公莫》起。

风里银山,摆撼鱼龙我自闲。

更漏子·送孙巨源

〔苏轼〕 〔宋〕

水涵空,山照市。

西汉二疏乡里。

新白发,旧黄金。

故人恩义深。

海东头,山尽处。

自古客槎来去。

槎有信,赴秋期。

使君行不归。

至日忆山中客

〔谢翱〕 〔宋〕

山村云物外,至朔闰年愁。

独客语茅屋,樵人共白头。

驿花残楚水,烽火到交州。

欲隐裂裳帛,春来重结裘。

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晦之失官归海州

〔苏轼〕 〔宋〕

贤哉令尹,三仕已之无喜愠。

我独何人,犹把虚名玷搢绅。

不如归去,二顷良田无觅处。

归去来兮,待有良田是几时。

菩萨蛮·润州和元素

〔苏轼〕 〔宋〕

玉笙不受朱唇暖,离声凄咽胸填满。

遗恨几千秋,恩留人不留。

他年京国酒,泫泪攀枯柳。

莫唱短因缘,长安远似天。

菩萨蛮·席上和陈令举

〔苏轼〕 〔宋〕

天怜豪俊腰金晚。

故教月向松江满。

清景为淹留,从君都占秋。

身闲惟有酒,试问遨游首。

帝梦已遥思,匆匆归去时。

河满子·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

〔苏轼〕 〔宋〕

见说岷峨悽怆,旋闻江汉澄清。

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

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

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

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

唱着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南乡子·赠行

〔苏轼〕 〔宋〕

旌旆满江湖,诏发楼船万舳舻。

投笔将军因笑我,迂儒,帕首腰刀是丈夫。

粉泪怨离居,喜子垂窗报捷书。

试问伏波三万语,何如,一斛明珠换绿珠。

南乡子

〔苏轼〕 〔宋〕

裙带石榴红,却水殷勤解赠侬。

应许逐鸡鸡莫怕,相逢,一点灵犀必暗通。

何处遇良工,琢刻天真半欲空。

愿作龙香双凤拨,轻拢,长在环儿白雪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