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探春

昨日出东城,试探春情。

墙头红杏暗如倾。

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绮陌敛香尘,雪霁前村。

东君用意不辞辛。

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昨天出东城踏青游玩。墙上的红杳颜色很暗,茂密得好像要倾斜下夹。栏杆内侧的各种花草却还没有露出花苞,春天的脚步还没走到这里。 美丽的小路上,女子经过,扬起尘土和落花,前面的村子,刚刚下过雪。这是掌管春天的神辛勤的脚步吧?想必春天来到之时,柔风一定会先吹下梅花。


注释

浪淘沙: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刘梦得、白乐天并作七言绝句体,五代时起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五十四字,前后阕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蒋氏《九宫谱目》「越调」,《乐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调」前后阕首句各少一字。复就本宫调演为长调慢曲,共一百三十四字,分三阕,第一、二阕各四仄韵,第三阕两仄韵,定用入声韵。《清真集》入「商调」,韵位转密,句豆亦与《乐章集》多有不同,共一百三十三字,第一阕六仄韵,第二、三阕各五仄韵,并叶入声韵。贺方回词名《曲入冥》,李易安词名《卖花声》,史梅溪词名《过龙门》,马钰词名《炼丹砂》。按唐人《浪淘沙》本七言断句,至南唐 李后主始制两阕令词,虽每阕尚存七言诗两句,其实因旧曲名,另创新声也。杜安世 词于前阕起句减一字,柳屯田词于前后阕起句各减一字,均为令词,句读悉同。即宋景文、杜安世仄韵词,稍变音节,然前后第二句四字、第三句七字,其源亦出于李后主词也。至柳屯田、周美成别作慢词,与此截然不同,盖调长拍缓,即古曼声之意也。《词律》于令词强为分体,于慢词或为类列者误。 「探春」:傅《注》本及四印斋影元延祐本 、吴讷钞本、《东坡外集》俱无未收此首。兹从毛本题。 暗:色浓。 倾:犹倾倒,这里指漫出来。 槛(jiàn):花池的围栏。 绮(qǐ)陌:风景美丽的郊野道路。 香尘:芳香之尘,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 东君:司春之神。 用意:着意,留心。


简介

《浪淘沙·探春》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词,该词是一首探春词,上阕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写初春杭州城东郊的景象和探春者的心态,下阕以承延手法与上阕呼应,写探春所见的第路景、村景、人的心境。该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坡风流倜傥,激扬文字的勃勃英姿。



南歌子·八月十八日观潮

〔苏轼〕 〔宋〕

海上乘槎侣,仙人萼绿华。

飞升元不用丹砂。

住在潮头来处、渺天涯。

雷辊夫差国,云翻海若家。

坐中安得弄琴牙。

写取馀声归向、《水仙》夸。

一丛花·初春病起

〔苏轼〕 〔宋〕

今年春浅腊侵年。

冰雪破春妍。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含山。

楼阁淡疏烟。

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

衰病少情,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祝英台近·惜别

〔苏轼〕 〔宋〕

挂轻帆,飞急桨,还过钓台路。

酒病无聊,敧枕听鸣橹。

断肠簇簇云山,重重烟树,回首望、孤城何处。

闲离阻。

谁念萦损襄王,何曾梦云雨。

旧恨前欢,心事两无据。

要知欲见无由,痴心犹自,倩人道、一声传语。

瑞鹧鸪·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来,两县令先在

〔苏轼〕 〔宋〕

城头月落尚啼乌。

朱舰红船早满湖。

鼓吹未容迎五马,水云先已漾双凫。

映山黄帽螭头舫,夹岸青烟鹊尾鑪。

老病逢春只思睡,独求僧榻寄须臾。

瑞鹧鸪·观潮

〔苏轼〕 〔宋〕

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

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

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敧。

侬欲送潮歌底曲,尊前还唱使君诗。

竹枝词

〔苏轼〕 〔宋〕

自过鬼门关外天,命同人鲊瓮头船。

北人堕泪南人笑,青嶂无梯闻杜鹃。

除夜舟中遇雪

〔谢翱〕 〔宋〕

岁月安有限,利名心未灰。

雪飞今夜止,潮去隔年来。

交友穷中见,江山尽处回。

家人谁念道,耳热不因杯。

桂酒颂

〔苏轼〕 〔宋〕

中原百国东南倾,流膏输液归南溟。

祝融司方发其英,沐日浴月百宝生。

水娠黄金山空青,丹砂晨暾朱夜明。

百卉甘辛角芳馨,旃檀沈水乃公卿。

大夫芝兰士蕙蘅,桂君独立冬鲜荣。

无所摄畏时靡争,酿为我醪淳而清。

甘终不坏醉不酲,辅安五神伐三彭。

肌肤渥丹身毛轻,冷然风飞罔水行。

谁其传者疑方平,教我常作醉中醒。

雨中邀李范庵过天竺寺作其二

〔苏轼〕 〔宋〕

老禅趺坐处,疏竹翠泠泠。

秀色分邻舍,清阴覆佛经。

萧萧日暮雨,曳履绕方庭。

题王晋卿画

〔苏轼〕 〔宋〕

两峰苍苍暗石壁,中有百道飞来泉。

人间何处有此景,便欲往买二顷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