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谷部·菰米

释名 茭米、雕蓬、雕菰、雕胡 气味 甘,冷,无毒。

主治 止渴。

解烦热,调肠胃。

附方 菰本作菰,茭草也。

其中生菌如瓜形,可食,故谓之菰。

其米须霜雕时采之,故谓之凋菰。

或讹为雕胡。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本草纲目·谷部·白豆

〔李时珍〕 〔明〕

释名 饭豆、眉豆、白目豆、甘豆 气味 甘咸,平、无毒。

主治 调中益气,健脾益肾。

本草纲目·谷部·黎豆

〔李时珍〕 〔明〕

释名 狸豆、虎豆、狗爪豆、八升豆 气味 甘微苦,温,有小毒。

主治 治脾胃虚寒、胃脘痛、风寒咳嗽。

附方 狸豆野主,山人亦有种之者,三月下种生蔓,其叶如豇豆叶,但文理偏斜。

六、七月开花成簇,紫色,状如扁豆花,一枝结荚十余,长三、四寸,大如拇指,有白茸毛,老则黑而露筋,宛如干熊指爪之状,其子大如刀豆子,淡紫色,有斑点如狸文,煮去黑汁,同猪鸡肉再煮食,味乃佳。

本草纲目·谷部·豆黄

〔李时珍〕 〔明〕

气味 甘,温,无毒。

忌猪肉。

主治 风湿腿疼,胃部胀满,气虚乏力。

可以滋润肌肤,益颜色,肥健人。

肥人勿服。

慈禧太后最爱吃的“菀豆黄”就是这样来的。

附方 治疗脾胃虚弱饭量较少。

用大豆黄二升,大麻子三升熬香,为末。

每服一合,饮下,日四五服任意。

身体上被打后青肿,用豆黄为末,水和涂之,效果很好。

本草纲目·谷部·沙蓬

〔李时珍〕 〔明〕

释名 沙米、蒺藜梗 气味 甘,凉。

主治 发表解热。

主治感冒发烧,肾炎。

本草纲目·谷部·狼尾草

〔李时珍〕 〔明〕

释名 稂,狼茅,孟,宿田翁,守田。

狼尾,其穗象形也。

秀而不成,嶷然在田。

故有宿田、守田之称。

气味 米:甘、平,无毒。

主治 作饭食之,令人不饥。

本草纲目·谷部·裸麦

〔李时珍〕 〔明〕

释名 禾广麦壳厚而粗矿也。

气味 微寒,无毒。

主治 消渴除热,益气调中。

本草纲目·谷部·苦荞麦

〔李时珍〕 〔明〕

释名 苦荞麻出南方,春社前后种之。

气味 甘苦,小毒。

多食伤胃,发风动气,能发诸病,黄疾人尤当禁之。

主治 作饭食。

附方 明目枕:苦荞麦、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菊花、同作枕,到老明目。

本草纲目·谷部·亚麻

〔李时珍〕 〔明〕

释名 鸦麻,壁虱胡麻。

气味 甘,微温,无毒。

主治 大风疮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