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香墨弯弯画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

揉蓝衫子杏黄裙。

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

乱山何处觅行云。

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用香墨勾画弯弯的眉毛,胭脂淡淡地匀在脸上。身着蓝衫和杏黄裙,独倚栏杆上默默地涂着口红。情郎一去如流水,她却半掩着房门盼人归。情郎就像飘忽不定的云,如何寻得到他的踪迹呢?一直等到黄昏,又是一弯新月挂在天边,月不圆人也难团圆。


注释

香墨:画眉用的螺黛。 燕脂:即胭脂。 揉蓝:蓝色。蓝,可提取蓝色颜料的植物,揉搓可得青色。北宋黄庭坚《点绛唇》:“泪珠轻溜,浥损揉蓝袖。” 檀:檀色,近赭的红色,屡见《花间集》,如张泌《生查子》“檀画荔枝红”,表示这个颜色最为明白。这口红只圆圆地涂在唇中间,故曰“点”。李珣《浣溪沙》“翠钿檀注助容光”,“注”亦“点”也。又称“檀的”。杜牧《寄沣州张舍人笛》“檀的染时痕半月”,写形状犹为明白。 “人去”句:是说情郎离去,只有阑外绿水依然悠悠流去。流水,隐喻时光悄悄地逝去。 冯延巳《鹊踏枝》:“君若无定云,妾若不动山。”这里的“行云”比喻薄情郎,“乱山”比喻心烦意乱的女子。


简介

《南歌子·香墨弯弯画》是宋朝秦观所作,刻画了一位失恋的女子形象。上片写女子精心地打扮:用香墨把眉毛画得弯弯的,用胭脂淡淡地匀脸,穿着蓝色的衫子和杏黄色的裙子,独自倚靠在栏杆上不言不语专心地搽口红。下片写她等人的心情。情郎走后如流水长逝,她从早春花开等到落花飘飞,还半掩着房门,希望情郎能突然推门进来。一直等到黄昏,又是一轮新月挂在天边,月不圆人也难团圆,如此情景使她失望。全词上下连贯,意脉相通,以人物形象来表现心理,鲜明而生动,可谓一篇描写闺怨的佳作。



失调名

〔秦观〕 〔宋〕

我曾从事风流府。

临江仙·髻子偎人娇不整

〔秦观〕 〔宋〕

髻子偎人娇不整,眼儿失睡微重。

寻思模样早心忪。

断肠携手,何事太匆匆。

不忍残红犹在臂,翻疑梦里相逢。

遥怜南埭上孤篷。

夕阳流水,红满泪痕中。

醉乡春

〔秦观〕 〔宋〕

唤起一声人悄。

衾冷梦寒窗晓。

瘴雨过,海棠晴,春色又添多少。

社瓮酿成微笑。

半缺瘿瓢共舀。

觉健倒,急投床,醉乡广大人间小。

南歌子·霭霭迷春态

〔秦观〕 〔宋〕

霭霭迷春态,溶溶媚晓光。

不应容易下巫阳。

只恐翰林前世、是襄王。

暂为清歌驻,还因暮雨忙。

瞥然飞去断人肠。

空使兰台公子、赋高唐。

画堂春·本意

〔秦观〕 〔宋〕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馀芳草斜阳。

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

宝篆烟消鸾凤,画屏云锁潇湘。

暮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南歌子·愁鬓香云坠

〔秦观〕 〔宋〕

愁鬓香云坠,娇眸水玉裁。

月屏风幌为谁开。

天外不知音耗、百般猜。

玉露沾庭砌,金风动琯灰。

相看有似梦初回。

只恐又抛人去、几时来。

南歌子·玉漏迢迢尽

〔秦观〕 〔宋〕

玉漏迢迢尽,银潢淡淡横。

梦回宿酒未全醒。

已被邻鸡催起、怕天明。

臂上妆犹在,襟间泪尚盈。

水边灯火渐人行。

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

品令·掉又惧

〔秦观〕 〔宋〕

掉又惧。

天然个品格。

于中压一。

帘儿下时把鞋儿踢。

语低低、笑咭咭。

每每秦楼相见,见了无限怜惜。

人前强不欲相沾识。

把不定、脸儿赤。

品令·幸自得

〔秦观〕 〔宋〕

幸自得。

一分索强,教人难吃。

好好地恶了十来日。

恰而今、较些不。

须管啜持教笑,又也何须胳织。

衠倚赖脸儿得人惜。

放软顽、道不得。

虞美人·行行信马横塘畔

〔秦观〕 〔宋〕

行行信马横塘畔。

烟水秋平岸。

绿荷多少夕阳中。

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红妆艇子来何处。

荡桨偷相顾。

鸳鸯惊起不无愁。

柳外一双飞去、却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