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第三十九则

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梅溪、梦窗诸家写景之病,皆在一「隔」字。

北宋风流,渡江遂绝。

抑真有运会存乎其间耶?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姜白石写景的词作当中,譬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等词句,虽然格调高雅绝妙,但读来如同雾里看花,终归隔了一层。另外,史达祖、吴梦窗等词人写景的弊病,也都在这一个「隔」字。都说北宋风流在渡江南下以后就绝迹了,难道真有运数在这其间存在流转吗?


注释

姜白石《杨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姜白石《点绛唇》:「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往。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姜白石《惜红衣》:「汉渚羁愁,苕溪浪迹,野云谁识。旧说西塍,吟魂寄幽宅。斜阳蔓草,空怅望、春风词笔。悽忆。香暗影疏,掩梅花仙魄。 漂零楚客,抔土长留,湖山恣游历。繁华梦去,故国已无觅。好属小红珠泪,莫向冷枫啼湿。怕洞箫清怨,吹咽六陵秋色。」



人间词话·第四十则

〔王国维〕 〔清〕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

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

“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

词亦如是。

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阙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

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

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

白石《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

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

” 便是不隔。

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

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

人间词话·第四十一则

〔王国维〕 〔清〕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写情如此,方为不隔。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写景如此,方为不隔。

人间词话·第四十二则

〔王国维〕 〔清〕

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

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

人间词话·第四十三则

〔王国维〕 〔清〕

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

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耳。

近人祖南宋而祧北宋,以南宋之词可学,北宋不可学也。

学南宋者,不祖白石,则祖梦窗,以白石、梦窗可学,幼安不可学也。

学幼安者率祖其粗犷、滑稽,以其粗犷、滑稽处可学,佳处不可学也。

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

即以气象论,亦有“傍素波、干青云”之概,宁后世龌龊小生所可拟耶?

人间词话·第四十四则

〔王国维〕 〔清〕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人间词话·第三十八则

〔王国维〕 〔清〕

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邦卿《双双燕》次之。

白石《暗香》、《疏影》,格调虽高,然无一语道着,视古人“江边一树垂垂发” 等句何如耶?

人间词话·第三十七则

〔王国维〕 〔清〕

东坡《水龙吟 · 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

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

才之不可强也如是!

人间词话·第三十六则

〔王国维〕 〔清〕

美成《青玉案》词:“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

人间词话·第三十五则

〔王国维〕 〔清〕

沈伯时《乐府指迷》云:“说桃不可直说破桃,须用‘红雨’、‘刘郎’等字。

咏柳不可直说破柳,须用‘章台’、‘灞岸’等字。

”若惟恐人不用代字者。

果以是为工,则古今类书具在,又安用词为耶?

宜其为《提要》所讥也。

人间词话·第三十四则

〔王国维〕 〔清〕

词忌用替代字。

美成《解语花》之“桂华流瓦”,境界极妙。

惜以“桂华”二字代“月”耳。

梦窗以下,则用代字更多。

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

盖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

此少游之“小楼连苑”,“绣毂雕鞍”所以为东坡所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