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

惭愧今年二麦丰,千歧细浪舞晴空。

化工馀力染夭红。

归去山翁因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

甚时名作锦薰笼。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难得今年大麦和小麦丰收,千亩地绿浪渲染了整个天空。天工造化,花朵颜色极为鲜艳。山简晚上回来时酩酊无所知而被儿童嘲笑,瑞香花花色妖红,气如熏香。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唐声诗唐代配乐之近体诗亦有「浣溪沙」调名,歌词为七言六句形式;又有「浣纱女」调名,歌词为五言四句形式。从字义上来看,「浣」,洗涤、漂洗也;「沙」,古通「纱」,故所「浣」者,「纱」也。敦煌出土之唐写本《云谣集·杂曲子》及五代後蜀赵崇祚《花间集》所录毛平圭、阎处士、毛熙震、李德润词,调名均题为「浣纱溪」。据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载:「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先教习于土城山。山边有石,云是西施浣纱石」。今浙江诸暨市南近郊的苧萝山下浣纱溪畔有浣纱石,上有传为东晋王右军所书「浣纱」二字,即所传春秋时越国美女西子浣纱处。一说浣纱溪即浙江绍兴南二十里若耶溪。总之,调名「浣纱溪」的本意即咏西子浣纱之溪。又,近人梁启勋《词学·调名》云:「《浣纱溪》,杜少陵诗『移船先生庙,洗药浣纱溪』。」按:今查《杜工部集》,唐杜少陵《绝句三首》诗有「移船先主庙,洗药浣沙溪」之句。成都杜甫草堂附近有浣花溪而无浣纱溪,况且梁启勋所引诗句,其中的「生」「纱」二字尚有异文,故梁说仅备参考。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致尧,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阕三句,三平韵;下阕三句,两平韵;过阕二句多用对偶。另有仄韵体,始于南唐後主。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别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阕各增三字,韵全同。张子澄词有「露浓香泛小庭花」句,名《小庭花》;韩涧泉词有「芍药酴縻满院春」句,名《满院春》;有「东风拂栏露犹寒」句,名《东风寒》;有「一曲西风醉木犀」句,名《醉木犀》;有「霜後黄花菊自开」句,名《霜菊黄》;有「广寒曾折最高枝」句,名《广寒枝》;有「春风初试薄罗衫」句,名《试香罗》;有「淸和风里绿荫初」句,名《淸和风》;有「一番春事怨啼鹃」句,名《怨啼鹃》。 「徐州藏春阁园中」:傅注本、元延祐本无题。兹从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 千歧细浪:《苏长公二妙集》本、《东坡外集》、毛本作「千畦翠浪」。 千歧:龙榆生笺引《汉书·卷三十一·张堪传》:「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为郡族姓。……拜渔阳太守。……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夭红:茅维《苏集》本作「天红」,义逊。 山翁因倒载:龙榆生笺引《晋书·卷四十三·〈山涛传·(子)山简传〉》:「简字季伦。性温雅,有父风,……永嘉三年,(简)出为征南将军、都督荆、湘、交、广四州诸军事、假节,镇襄阳。于时四方寇乱,天下分崩,王威不振,朝野危惧。简优游卒岁,唯酒是耽。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时有童儿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䍦。举鞭问葛彊:何如并州儿?』彊家在并州,简爱将也。」山翁因,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作「山公应」。毛本作「三公应」,疑误。 名作:《东坡外集》作「头作」,原校:「一作『名作』。」 锦薰笼:《东坡外集》作「绣薰笼」。龙榆生笺:「《天禄识馀》:『瑞香一名锦薰笼,一名锦被堆。』」


简介

《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词作。词篇开端直抒胸臆,直接抒发对于丰收的无比喜悦之情。并且使用拟人化的手法把麦浪翻飞的姿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描写大片麦浪在晴空下翻滚的场景,显示麦子的生势挺拔,表达了作者对眼前丰收景象的喜悦心情,也表现出作者对农事的关心。



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

〔苏轼〕 〔宋〕

缥缈红妆照浅溪,薄云疏雨不成泥。

送君何处古台西。

废沼夜来秋水满,茂林深处晚莺啼。

行人肠断草凄迷。

千秋岁·徐州重阳作

〔苏轼〕 〔宋〕

浅霜侵绿,发少仍新沐。

冠直缝,巾横幅。

美人怜我老,玉手簪金菊。

秋露重,真珠落袖沾馀馥。

坐上人如玉。

花映花奴肉。

蜂蝶乱,飞相逐。

明年人纵健,此会应难复。

须细看,晚来月上和银烛。

阳关曲·赠张继愿

〔苏轼〕 〔宋〕

受降城下紫髯郎,戏马台前古战场。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浣溪沙·彭门送梁左藏

〔苏轼〕 〔宋〕

怪见眉间一点黄,诏书催发羽书忙。

从教娇泪洗红妆。

上殿云霄生羽翼,论兵齿颊带冰霜。

归来衫袖有天香。

覆霜操

〔苏轼〕 〔宋〕

桓山之上。

维石嵯峨兮。

司马之恶。

与石不磨兮。

桓山之下。

维水弥弥兮。

司马之藏。

与水皆逝兮。

临江仙·送李公恕

〔苏轼〕 〔宋〕

自古相从休务日,何妨低唱微吟。

天垂云重作春阴。

坐中人半醉,帘外雪将深。

闻道分司狂御史,紫云无路追寻。

凄风寒雨更骎骎。

问囚长损气,见鹤忽惊心。

浣溪沙·赠闾丘朝议,时还徐州

〔苏轼〕 〔宋〕

一别姑苏已四年。

秋风南浦送归船。

画帘重见水中仙。

霜鬓不须催我老,杏丹依旧驻君颜。

夜阑相对梦魂间。

洞仙歌·咏柳

〔苏轼〕 〔宋〕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

分付新春与垂柳。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

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殢人娇·小王都尉席上赠侍人

〔苏轼〕 〔宋〕

满院桃花,尽是刘郎未见。

于中更、一枝纤软。

仙家日月,笑人间春晚。

浓睡起、惊飞乱红千片。

密意难传,羞容易变。

平白地、为伊肠断。

问君终日,怎安排心眼。

须信道、司空自来见惯。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苏轼〕 〔宋〕

簌簌无风花自堕。

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人转舵。

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

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