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送李公恕

自古相从休务日,何妨低唱微吟。

天垂云重作春阴。

坐中人半醉,帘外雪将深。

闻道分司狂御史,紫云无路追寻。

凄风寒雨更骎骎。

问囚长损气,见鹤忽惊心。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到了自古以来的休假日,无事可做,衹有靠低唱轻声吟来消磨时光。天低云重春日阴沉沉,室内宴席座上的人已经半醉,室外雪花不停地飘落,地上的积雪愈来愈厚。 想效仿杜牧的狂放,可惜今日没有紫云。凄风寒雨、时光匆匆催人很紧,审讯囚犯时间长了会损气,见到飞翔的鹤时感到自愧惊心。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後用作词牌。《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髙平调」,元高拭词注「南吕调」。李後主词名《谢新恩》。贺方回词有「人归落雁後」句,名《雁後归》。韩涧泉词有「罗帐画屏新梦悄」句,名《画屏春》。李易安词有「庭院深深深几许」句,名《庭院深深》。《临江仙》源起颇多歧说。南宋黄叔旸《花庵词选》注,「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之言水仙,亦其一也。」明董逢元《唐词纪》认为,此调「多赋水媛江妃」,即多为咏水中的女神。调名本意即咏临江凭吊水仙女神。近代学者任半塘先生据敦煌词有句云「岸阔临江底见沙」谓词意涉及临江。「临」本意是俯身看物;临江而看的自是水仙。但中国历代所祭的水仙并不确定。像东汉袁康、吴平《越绝书》所记的春秋吴国功勋伍子胥受谗而死成为长江水仙,东晋王子年《拾遗记》称战国楚大夫屈原为湘江水仙。此外,还有琴高、郭景纯、陶岘(Xiàn)各为不同水仙的记载。另外,投湘江而死的舜之二妃、三国魏曹子建笔下的洛河女神,都是人们祭祀的对象。按《临江仙》调起于唐时,惟以前後阕起句、结句辨体,其前後两起句七字、两结句七字者,以和成绩词为主,无别家可校。其前後两起句七字、两结句四字、五字者,以张子澄词为主,而以牛希济词之起句用韵、李後主词之前後换韵、顾夐(Xiòng)词之结句添字类列。其前後两起句俱六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徐昌图词为主,而以向芗林词之第四句减字类列。其前後两起句俱七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贺方回词为主,而以晏小山词之第二句添字、冯正中词之前後换韵、後阕第四句减字、王逐客词之後阕第四句减字类列。盖词谱专主辨体,原以创始之词、正体者列前,减字、添字者列後,兹从体制编次,稍诠世代,故不能仍按字数多寡也。他调准此。双调小令,五十八字,上下阕各三平韵。约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柳耆卿演为慢曲,《乐章集》又有七十四字一体,九十三字一体,汲古阁本俱刻《临江仙》,今照《花草粹编》校定,一作《临江仙引》,一作《临江仙慢》。 「送李公恕」: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题作「冬日即事」。 休务:傅子立注:「《汉律》:『五日一赐休沐,得以归,休沐出谒。』《世说》:『车武子为侍中,每休沐,与东亭诸人期共游集。』」刘尚荣按:「傅注所引不见于通行本《世说新语》,乃见于宋叶翠岩撰《海录碎事·卷十二·〈臣职部·簿书门(休假附)·休沐游集〉》。又,徐元固《初学记·卷二十·〈政理部·假第六〉》引《汉律》:『吏五日得一休沐,言休息以洗沐也。』龙笺案:『休务即休沐,文与可《闲遣》诗:『掩门休务外,隐几坐忘中。』休务当为宋人语也。』」 低唱微吟:傅子立注:「世传陶榖学士,买得党太尉家故妓,过定陶,取雪水烹团茶,谓妓曰:『党家应不识此?』妓曰:『彼粗人,安有此景?但能于销金暖帐下,浅斟低唱,吃羊羔儿酒耳。』陶默然,愧其言。魏武帝乐府曰:『短歌微吟不能长。』」刘尚荣按:「陶榖事见宋祝和甫《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四·〈天道部·雪水烹茶〉》:『陶榖学士买得党太尉家妓,遇雪,陶取雪水烹团茶,谓妓曰:「党家应不识此」妓曰:「彼粗人,安有此?但能于销金暖帐中,浅斟低唱,吃羊羔儿酒。」陶默然,惭其言。』别见宋阮松菊《诗话总龟·卷三十九·诙谐门》引《玉局遗文》:『世传陶榖学士,买得党太尉家故妓,过定陶,取雪水烹团茶,谓妓曰:「党太尉应不识此?」妓曰:「彼粗人,安有此景?但能以销金煖帐下,浅斟低唱,吃羊羔儿酒尔。」榖愧其言。荅来句罪过之义取质而已。』另,『短歌微吟不能长』句见魏文帝《燕歌行》,载《文选·卷二十七》,傅注误标作者。」微吟,龙榆生笺:「魏文帝《燕歌行》:『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文选》注引宋玉《笛赋》:『吟清商,追流徵。』」 半醉:傅子立注引唐·韩昌黎《醉中留别襄阳李相公(逢吉)》诗:「金钗半醉坐添加香。」龙榆生笺引隋·卢武阳《後园宴》诗:「欲眠衣先解,半醉脸逾红。」 「闻道分司狂御史,紫云无路追寻」句:傅子立注:「《唐宋诗话》:『杜牧为御史,分司洛阳。时李司徒闲居,洛声妓为当时第一。一日开筵,以杜尝持宪,不敢邀致。杜讽座客,愿与斯会。时会中女妓百馀,皆绝色殊艺。有紫云者,独冠。杜独坐南行,瞪目注视,良久,曰:「名不虚得,宜以见惠。」李俯而笑,诸妓亦回首破颜。杜又自饮三爵,朗吟而曰:「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回。」气息闲逸,旁若无人。』」刘尚荣按:「事别见《本事诗·高逸》、《全唐诗话·卷四》及《古今诗话》。『狂言』原作『狂吟』,据《本事诗》改。」龙榆生笺引唐·孟初中《本事诗·高逸》:「杜(牧)为御史,分务洛阳时,李司徒罢镇闲居,声伎豪华,为当时第一。洛中名士咸谒见之。李乃大开筵席,当时朝客高流,无不臻赴。以杜持宪,不敢邀置。杜遣座客达意,愿与斯会。李不得已驰书。方对花独酌,亦已酣畅,闻命遽来。时会中已饮酒,女奴百馀人,皆绝艺殊色。杜独坐南行,瞪目注视,引满三卮,问李云:『闻有紫云者,孰是?』李指示之。杜凝睇良久,曰:『名不虚得,宜以见惠。』李俯而笑,诸妓亦皆回首破颜。杜又自饮三爵,朗吟而起曰:『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回。』意气闲逸,傍若无人。杜登科後,狎游饮酒,为诗曰:『落拓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情。三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後又题诗曰:『觥船一棹百分空,十载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更:傅注本作「是」。《东坡外集》作「走」,原校:「一作『是』」。兹从元延祐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朱本、龙本。刘尚荣按:「龙榆生校:『傅注本「更」作「有」』与今所知见之四种不合,待考。」 骎骎(qīn qīn):《说文解字》:「马行疾皃(mào)。」清·段懋堂注:「『马行』上当本有『骎骎』字。『皃』各本作『也』。今依《篇》、《韵》正。《小雅·四牡》传曰:『骎骎,骤皃。骤者,马捷步也。』」《康熙字典》:「《玉篇》:『骎骎,马行疾貌。』《诗·小雅》:『载骤骎骎。』注:『骤貌。』」此盛貌。唐·柳河东《感遇二首(其一)》诗:「东海久摇荡,南风已骎骎。」 见鹤:龙榆生笺引北周·庾(Yǔ)开府《小园赋》:「龟言此地之寒,鹤讶今年之雪。」 忽惊心:《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作「总惊心」。


简介

《临江仙·送李公恕》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西元一〇七八年)正月。上阕从假日的寂寞写到与友人的宴饮,下阕表现出对官务的慵倦情绪。全词为送别之作,却叙述与议论仕宦生活,写得比较含蓄。



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

〔苏轼〕 〔宋〕

惭愧今年二麦丰,千歧细浪舞晴空。

化工馀力染夭红。

归去山翁因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

甚时名作锦薰笼。

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

〔苏轼〕 〔宋〕

缥缈红妆照浅溪,薄云疏雨不成泥。

送君何处古台西。

废沼夜来秋水满,茂林深处晚莺啼。

行人肠断草凄迷。

千秋岁·徐州重阳作

〔苏轼〕 〔宋〕

浅霜侵绿,发少仍新沐。

冠直缝,巾横幅。

美人怜我老,玉手簪金菊。

秋露重,真珠落袖沾馀馥。

坐上人如玉。

花映花奴肉。

蜂蝶乱,飞相逐。

明年人纵健,此会应难复。

须细看,晚来月上和银烛。

阳关曲·赠张继愿

〔苏轼〕 〔宋〕

受降城下紫髯郎,戏马台前古战场。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浣溪沙·彭门送梁左藏

〔苏轼〕 〔宋〕

怪见眉间一点黄,诏书催发羽书忙。

从教娇泪洗红妆。

上殿云霄生羽翼,论兵齿颊带冰霜。

归来衫袖有天香。

浣溪沙·赠闾丘朝议,时还徐州

〔苏轼〕 〔宋〕

一别姑苏已四年。

秋风南浦送归船。

画帘重见水中仙。

霜鬓不须催我老,杏丹依旧驻君颜。

夜阑相对梦魂间。

洞仙歌·咏柳

〔苏轼〕 〔宋〕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

分付新春与垂柳。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

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殢人娇·小王都尉席上赠侍人

〔苏轼〕 〔宋〕

满院桃花,尽是刘郎未见。

于中更、一枝纤软。

仙家日月,笑人间春晚。

浓睡起、惊飞乱红千片。

密意难传,羞容易变。

平白地、为伊肠断。

问君终日,怎安排心眼。

须信道、司空自来见惯。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苏轼〕 〔宋〕

簌簌无风花自堕。

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人转舵。

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

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

浣溪沙·荷花

〔苏轼〕 〔宋〕

四面垂杨十顷荷,问言何处最花多。

画楼南畔夕阳和。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

且来花里听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