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姑熟再见胜之,次前韵

别梦已随流水,泪巾犹裛香泉。

相如依旧是臞仙。

人在瑶台阆苑。

花雾萦风缥缈,歌珠滴水清圆。

蛾眉新作十分妍。

走马归来便面。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离别已成过去,如一江流水,伤别的眼泪还湿润着香帕。司马相如依旧是清瘦的神仙。住在神仙住的仙宫,令人向往。 纤弱婀娜的身段如雾蒙花那样柔美,如秋风回旋那样纤细。歌声圆润美妙如明珠滴入水中。女子的眉毛刚刚画成,极其美丽。骑马回来时还半遮着脸面。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唐教坊曲名,源自南朝清商乐,属法部道曲,後用为词牌,最早见于唐玄宗时《教坊记》。调名或取自李太白《苏台览古》诗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官里人」。西江是长江的别称,调咏吴王、西施故事。是调大致形成于唐五代时期,初为流行于民间,後因清越哀伤,转入法部道曲。唐五代时存词数目较少,唐吕纯阳所作《西江月·著意黄庭岁久》、《西江月·任是聪明志士》两首为最早可见《西江月》,後人多谓係托名之作。《敦煌曲子词》存有三首无名氏的《西江月》,《尊前集》收录五代欧阳炯《西江月·月映长江秋水》、《西江月·水上鸳鸯比翼》两词,或为是调最早之文人作品。及至两宋,《西江月》词调之格律、音韵、句式等渐得统一,依调填词之词人辈出,凡一百五十六人,四百七十三首(不计异名词作),佔两宋词坛词人总数之11.8%,词作总数之2.6%。欧阳炯词有「两岸蘋香暗起」句,又名《白蘋香》;因宋程洺水词而得名《步虚词》;因宋韩涧泉词而得名《晚香时候》、《晚春时候》;因元王行词而得名《江月令》;因元丘长春词宣传教义而得名《玉炉三涧雪》;因明马守贞词而得名《壶天晓》。唐五代词本为平仄韵异部间协,宋後词则上下阕各用两平韵,末转仄韵,例须同部。以柳耆卿《西江月·凤额绣帘高捲》词为正体,双调五十字,前後阕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另有五十字前後阕各四句两平韵两叶韵,五十一字前後阕各四句两平韵两仄韵,五十六字前後阕各四句三平韵诸变体。 「姑熟再见胜之,次前韵」:毛本调名下原注:「或刻山谷词。」《全宋词》编者案:「此首又误入黄山谷《豫章黄先生词》。」按影宋本《山谷琴趣外篇》、明吴讷钞本《山谷词》不收此词。唯毛本《山谷词》收之,误。 姑熟:龙榆生笺:「在今安徽当涂县,晋时置城戍守,後遂为重镇。《元和郡县志》:『姑熟城以姑熟溪为名。』」《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宣州·当涂县〉》:「当涂县,东南至州一百九十三里。本汉丹阳县地,其当涂县本属九江郡,汉为侯国。左传「禹会诸侯于涂山」,注云「在寿春东北」,以涂山为邑,故以名焉。晋武帝太康初分丹阳置于湖县,成帝时以江北之当涂县流入过江在于湖者,侨立为当涂县,属淮南郡。隋大业十年废于湖县,以当涂属宣州。……姑熟水,在县南二里。县名因此。」 「泪巾犹裛香泉」句:傅子立注:「杜子美:『泪下如迸泉。』」刘尚荣按:「句见《杜鹃》诗,载《九家集注杜诗·卷十一》。」龙榆生笺引赵渭南《送僧归庐山》诗:「题诗片石侵云在,洗钵香泉覆菊流。」 「相如依旧是臞仙」句:傅子立注:「司马相如感武帝好神仙之事,以为列仙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臞,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奏《大人赋》。」刘尚荣按:「事详《汉书·卷五十七下·司马相如传》。」龙榆生笺引《汉书·卷五十七下·司马相如传》:「相如拜为孝文园令。上既美子虚之事,相如见上好仙,因曰:『上林之事未足美也,尚有靡者。臣尝为《大人赋》,未就,请具而奏之。』相如以为列仙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臞,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奏《大人赋》。」 瑶台阆苑:傅子立注:「瑶台阆苑,皆崑崙之别名。」龙榆生笺:「《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许敬宗《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清』字》诗:『风衢通阆苑,星使下层城。』」 花雾:傅子立注:「《广记》:『弱质纤腰,如雾蒙花。』」刘尚荣按引《太平广记·卷三百四十六·〈鬼·臧夏〉》:「上都安邑坊十字街东,有陆氏宅,制度古丑,人常谓凶宅。後有进士臧夏僦居其中,与其兄咸尝昼寝。忽梦魇,良久方寤,曰:『始见一女人,绿裙红袖,自东街而下。弱质纤腰,如雾潆花,收泣而云:「听妾一篇幽恨之句。」其辞曰:「卜得上峡日,秋天风浪多。江陵一夜雨,肠断《木兰歌》。』(出《河东记》)」 歌珠:傅子立注:「《礼记》:『歌,累累乎端如贯珠。』」刘尚荣按:「见《乐记》篇。」龙榆生笺引唐·杜樊川《羊栏浦夜陪宴会》诗:「珠唱铺圆袅袅长。」 「蛾眉新作十分妍,走马归来便面。」句:傅子立注:「张敞为京兆尹,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史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勿备责也。『蛾眉』,《硕人诗》所谓『螓首蛾眉』是也。」刘尚荣按:「张敞事见《汉书·卷七十六·张敞传》。《硕人诗》见《诗经·卫风·硕人》。」龙榆生笺引《汉书·卷七十六·张敞传》:「张敞字子高,本河东平阳人也。……敞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然终不得大位。」


简介

《西江月·姑熟再見勝之,次前韻》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词作。这首词上片回忆故友徐守君猷与胜之的感情;下片写胜之的无情。全词运用三维观照,时空交错的技法,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情的感慨。


赏析

南宋·王明清《挥尘後录》:徐君猷後房甚丽,东坡尝闻堂上丝竹,词中所谓「表德原来字胜之」者,所最宠也。东坡北归过南都,其人已归张乐全之子之恕矣。东坡复见之,不觉掩面号恸,妾乃顾其徒而大笑。东坡每以语人,为蓄婢之戒。 明·潘遊龙《精选古今词馀醉·卷九》:香泉喩泪,妙。



渔家傲·金陵赏心亭送王胜之龙图。王守金陵,视事一日,移南郡

〔苏轼〕 〔宋〕

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

渺渺斜风吹细雨。

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

公驾飞车淩彩雾,红鸾骖乘青鸾驭。

却讶此洲名白鹭。

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

浣溪沙·席上赠楚守田待问小鬟

〔苏轼〕 〔宋〕

学画鸦儿正妙年,阳城下蔡困嫣然。

凭君莫唱短因缘。

雾帐吹笙香袅袅,霜庭按舞月娟娟。

曲终红袖落双缠。

浣溪沙·和前韵

〔苏轼〕 〔宋〕

一梦江湖费五年,归来风物故依然。

相逢一醉是前缘。

迁客不应常眊氉,使君为出小婵娟。

翠鬟聊著小诗缠。

浣溪沙·端午

〔苏轼〕 〔宋〕

入袂轻飘不破尘,玉簪犀璧醉佳辰。

一番红粉为谁新。

团扇只堪题往事,柳丝那解系行人。

酒阑滋味似残春。

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

〔苏轼〕 〔宋〕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

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

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点绛唇·闲倚胡床

〔苏轼〕 〔宋〕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

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无愁可解

〔苏轼〕 〔宋〕

光景百年。

看便一世。

生来不识愁味。

问愁何处来。

更开解个甚底。

万事从来风过耳。

何用不著心里。

你唤做、展却眉头。

便是达者。

也则恐未。

此理。

本不通言。

何曾道欢游。

胜如名利。

道却浑是错。

不道如何即是?

这里元无我与你。

甚唤做、物情之外。

若须待醉了。

方开解时。

问无酒、怎生醉?

减字木兰花·琴

〔苏轼〕 〔宋〕

神闲意定,万籁收声天地静。

玉指冰弦,未动宫商意已传。

悲风流水,写出寥寥千古意。

归去无眠,一夜馀音在耳边。

减字木兰花·江南游女

〔苏轼〕 〔宋〕

江南游女,问我何年归得去。

雨细风微,两足如霜挽纻衣。

江亭夜语,喜见京华新样舞。

莲步轻飞,迁客今朝始是归。

临江仙·诗句端来磨我钝

〔苏轼〕 〔宋〕

诗句端来磨我钝,钝锥不解生铓。

欢颜为我解冰霜。

酒阑清梦觉,春草满池塘。

应念雪堂坡下老,昔年共采芸香。

功成名遂早还乡。

回车来过我,乔木拥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