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端午

入袂轻飘不破尘,玉簪犀璧醉佳辰。

一番红粉为谁新。

团扇只堪题往事,柳丝那解系行人。

酒阑滋味似残春。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金奁集》入「黄鐘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唐声诗(唐代配乐之近体诗)亦有「浣溪沙」调名,歌词为七言六句形式;又有「浣纱女」调名,歌词为五言四句形式。从字义上来看,「浣」,洗涤、漂洗也;「沙」,古通「纱」,故所「浣」者,「纱」也。敦煌出土之唐写本《云谣集·杂曲子》及五代後蜀赵崇祚《花间集》所录毛平圭、阎处士、毛熙震、李德润词,调名均题为「浣纱溪」。据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载:「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先教习於土城山。山边有石,云是西施浣纱石」。今浙江诸暨市南近郊的苧萝山下浣纱溪畔有浣纱石,上有传为东晋王右军所书「浣纱」二字,即所传春秋时越国美女西子浣纱处。一说浣纱溪即浙江绍兴南二十里若耶溪。总之,调名「浣纱溪」的本意即咏西子浣纱之溪。又,近人梁启勋《词学·调名》云:「《浣纱溪》,杜少陵诗『移船先生庙,洗药浣纱溪』。」按:今查《杜工部集》,唐杜少陵《绝句三首》诗有「移船先主庙,洗药浣沙溪」之句。成都杜甫草堂附近有浣花溪而无浣纱溪,况且梁启勋所引诗句,其中的「生」「纱」二字尚有异文,故梁说仅备参考。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致尧,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阕三句,三平韵;下阕三句,两平韵;过阕二句多用对偶。另有仄韵体,始於南唐後主。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於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别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阕各增三字,韵全同。张子澄词有「露浓香泛小庭花」句,名《小庭花》;韩涧泉词有「芍药酴縻满院春」句,名《满院春》;有「东风拂栏露犹寒」句,名《东风寒》;有「一曲西风醉木犀」句,名《醉木犀》;有「霜後黄花菊自开」句,名《霜菊黄》;有「广寒曾折最高枝」句,名《广寒枝》;有「春风初试薄罗衫」句,名《试香罗》;有「清和风里绿荫初」句,名《清和风》;有「一番春事怨啼鹃」句,名《怨啼鹃》。 「端午」:元延祐本、龙本无题。 轻飘: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作「轻风」。 玉簪犀璧:龙榆生笺:「《西京杂记》:『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後,宫人搔头皆用玉,玉价倍贵焉。』先生得辩才歙砚歌《偶於龙井辩才处得歙砚,甚奇,作小诗》:『罗细无纹角浪平,半丸犀璧浦云泓。』」 「团扇只堪题往事」句:傅子立注:「王献之桃叶《团扇歌》:『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为郎却暄暑,相忆莫相忘。』」刘尚荣按:「《玉台新咏·卷十》收此诗,作者应为王献之妾桃叶,又题作《答王〈团扇歌〉》,『为郎』作『与郎』。」只,元延祐本作「不」。 「柳丝那解系行人」句:傅子立注:「昔人赠别必折柳者,以取丝条留系之意。魏草堂《柳诗》:『映渡临桥绕客亭,丝丝能系别离情。』罗昭谏《柳诗》:『自家飞絮犹无定,争把长条系得人。』」刘尚荣按:「《宋百家诗存》本《东观集》中未收此诗。陈元龙《详注周美成〈片玉集〉》於《兰陵王·柳》词『烟里丝丝弄碧』句注亦援引魏草堂《柳诗》:『丝丝能系别离情。』则此应是魏草堂佚诗。《全唐诗·卷六百五十七》收罗诗,『系』作『绊』。」柳,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新」。


简介

端午



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

〔苏轼〕 〔宋〕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

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

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行香子·与泗守过南山晚归作

〔苏轼〕 〔宋〕

北望平川,野水荒湾,共寻春、飞步孱颜。

和风弄袖,香雾萦鬟。

正酒酣时,人语笑,白云间。

孤鸿落照,相将归去,澹娟娟、玉宇清闲。

何人无事,宴坐空山。

望长桥上,灯火乱,使君还。

如梦令

〔苏轼〕 〔宋〕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

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

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如梦令

〔苏轼〕 〔宋〕

自净方能洗彼,我自汗流呀气。

寄语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戏。

但洗,但洗,俯为人间一切。

浣溪沙

〔苏轼〕 〔宋〕

细雨斜风作小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和前韵

〔苏轼〕 〔宋〕

一梦江湖费五年,归来风物故依然。

相逢一醉是前缘。

迁客不应常眊氉,使君为出小婵娟。

翠鬟聊著小诗缠。

浣溪沙·席上赠楚守田待问小鬟

〔苏轼〕 〔宋〕

学画鸦儿正妙年,阳城下蔡困嫣然。

凭君莫唱短因缘。

雾帐吹笙香袅袅,霜庭按舞月娟娟。

曲终红袖落双缠。

渔家傲·金陵赏心亭送王胜之龙图。王守金陵,视事一日,移南郡

〔苏轼〕 〔宋〕

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

渺渺斜风吹细雨。

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

公驾飞车淩彩雾,红鸾骖乘青鸾驭。

却讶此洲名白鹭。

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

西江月·姑熟再见胜之,次前韵

〔苏轼〕 〔宋〕

别梦已随流水,泪巾犹裛香泉。

相如依旧是臞仙。

人在瑶台阆苑。

花雾萦风缥缈,歌珠滴水清圆。

蛾眉新作十分妍。

走马归来便面。

点绛唇·闲倚胡床

〔苏轼〕 〔宋〕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

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