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与泗守过南山晚归作

北望平川,野水荒湾,共寻春、飞步孱颜。

和风弄袖,香雾萦鬟。

正酒酣时,人语笑,白云间。

孤鸿落照,相将归去,澹娟娟、玉宇清闲。

何人无事,宴坐空山。

望长桥上,灯火乱,使君还。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注释

行香子:词牌名,又名《爇心香》。《中原音韵》、《太平乐府》俱注「双调」。蒋氏《九宫谱目》入「中吕引子」。双调小令,六十六字,有三体:前阕八句四平韵,後阕八句三平韵;前阕八句五平韵,後阕八句三平韵;前阕八句五平韵,後阕八句四平韵。此调短句多,上下阕结尾以一字领三个三言句,前人于此三句中常用相同的字,尤为别致。音节颇流美悦耳,亦可略加衬字。 「与泗守过南山晚归作」:元延祐本无题,据《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补。 南山:龙榆生笺:「《诗集》查注:『《苕溪渔隐丛话》:「淮北之地平夷,自京师至汴口并无山,惟隔淮方有南山,米元章名其山为第一山。」《太平寰宇记·卷十六·〈河南道·泗州·盱眙县〉》:「盱眙县在泗州南五里,都梁山在县南六十里。」又公自注:「南山名都梁山,山出都梁香故也。」』」 孱颜:《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校注:「一作『潺湲』。」龙榆生笺:「《汉书》司马相如《大人赋》:『放散畔岸,骧以孱颜。』师古注:『畔岸,自纵之貌也;骧,举也;孱颜,不齐也,孱,音士颜反。』」 香雾:龙榆生笺引唐·杜少陵《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酒酣:元延祐本作「酣酒」。 时:毛本作「适」,属下句。 孤鸿:毛本、龙本作「飞鸿」。龙榆生笺:「《周易》:『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按:此非《周易》中文,语出扬子云《法言·问明》。 玉宇:龙榆生笺引《雲笈七籤·卷八·释〈三十九章经〉第五章》:「太微天帝君曰:九天真人呼风为『浮』。金房在明霞之上,九户在琼阙之内,此皆太微之所馆,天帝之玉宇也。」


简介

这首词作于元丰七年岁末,多题作「与泗守过南山晚归作」,泗守是指当时泗州太守刘士彦,南山,即都梁山。在县南六十里。 《苕溪渔隐丛话》:「淮北之地平夷.自京师至汴口,并无山,惟隔淮方有南山,米元章谓为第一山.」可见,南山处于空阔平原之上,淮水就近流过。 前两句「北望平川,野水荒湾」,寥寥八字,便将环境特色描画出来。 又因南山只是平原上一座并不太高的小山,故能飞步而上,然其突兀而出,却也是峭壁巉岩、颇为险峻。共觅春光的词人与太守登上南山,但觉和暖的山风拂弄着衣袖,弥漫着淡淡香气的云雾萦绕在鬟边,真是欢畅无比!于是摆酒畅饮,白云之间,笑语喧哗,直有仙游之乐。故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话》评曰:「天外之游,澹然仙趣。」 直到日暮时分,大雁飞过夕阳斜挂的天幕,游山的人才一起归去,其时天空澄净静美,依然是景色醉人。不知是谁还无事闲坐在空山上,他一定会看到长桥上,灯火闪烁,那是太守游山夜归。



如梦令

〔苏轼〕 〔宋〕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

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

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如梦令

〔苏轼〕 〔宋〕

自净方能洗彼,我自汗流呀气。

寄语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戏。

但洗,但洗,俯为人间一切。

浣溪沙

〔苏轼〕 〔宋〕

细雨斜风作小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南乡子·用前韵赠田叔通舞鬟

〔苏轼〕 〔宋〕

绣鞅玉镮游,灯晃帘疏笑却收。

久立香车催欲上,还留,更且檀唇点杏油。

花遍《六幺》毬,面旋回风带雪流。

春入腰肢金缕细,轻柔,种柳应须柳柳州。

南乡子·用韵和道辅

〔苏轼〕 〔宋〕

未倦长卿游,漫舞天歌烂不收。

不是使君能矫世,谁留,教有琼梳脱麝油。

香粉缕金毬,花艳红笺笔欲流。

从此丹唇并皓齿,清柔,唱遍山东一百州。

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

〔苏轼〕 〔宋〕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

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

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浣溪沙·端午

〔苏轼〕 〔宋〕

入袂轻飘不破尘,玉簪犀璧醉佳辰。

一番红粉为谁新。

团扇只堪题往事,柳丝那解系行人。

酒阑滋味似残春。

浣溪沙·和前韵

〔苏轼〕 〔宋〕

一梦江湖费五年,归来风物故依然。

相逢一醉是前缘。

迁客不应常眊氉,使君为出小婵娟。

翠鬟聊著小诗缠。

浣溪沙·席上赠楚守田待问小鬟

〔苏轼〕 〔宋〕

学画鸦儿正妙年,阳城下蔡困嫣然。

凭君莫唱短因缘。

雾帐吹笙香袅袅,霜庭按舞月娟娟。

曲终红袖落双缠。

渔家傲·金陵赏心亭送王胜之龙图。王守金陵,视事一日,移南郡

〔苏轼〕 〔宋〕

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

渺渺斜风吹细雨。

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

公驾飞车淩彩雾,红鸾骖乘青鸾驭。

却讶此洲名白鹭。

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