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遍·为米折腰

为米折腰,因酒弃官,口体交相累。

归去来,谁不遣君归?

觉从前、皆非今是。

露未晞。

征夫指余归路,门前笑语喧童稚。

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

但小窗、容膝闭柴扉。

策杖看、孤云暮鸿飞。

云出无心,鸟倦知还,本非有意。

噫。

归去来兮。

我今忘我兼忘世。

亲戚无浪语,琴书中、有真味。

步翠麓崎岖,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

观草木欣荣,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

念寓形、宇内复几时。

不自觉、皇皇欲何之?

委吾心、去留谁计。

神仙知在何处?

富贵非吾志。

但知临水登山啸咏,自引壶觞自醉。

此生天命更何疑。

且乘流、遇坎还止。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为了生存而委屈自己,为了追求而离开家庭,身体和内心都已疲惫不堪。回去吧,谁不想我回家呢。我感到从前的生活都不是现在所期盼的。白露尚未干。行人指给我回家的路,门前有嬉笑的孩童。曾经种植的菊田已经荒芜,原先年轻的松树已经悄悄衰老,不得不感叹我如今已和它们一样。只有小窗容我驻足,关紧了院子的大门。拿起拐杖到窗前看风高雲淡,暮鸟归巢。雲飞天空,本没有心思,暮鸟归巢,也只是本能。哎呀!回归乡下了。 我忘却了自己,也忘却了世界。亲戚之间已经无话可谈,只有音乐和文学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在翠绿的山里崎岖的小路上散步,叮咚的小溪与我为伴,暗谷里同样有着春的希望。看见草木是何等的繁盛,感叹说生命也该在这里结束吧。 自家的破房能算哪一类呢。为什么要担惊受怕不可终日?收敛自己的心思,不管门外的变化。神仙的只会在哪里呢?至少不是对富贵的渴求。只用在水岸,在山巅自在地高呼,用壶中的美酒来超脱自己。这不就是神仙一样自在的天命么。像水一样前进,遇到坎就停下。


注释

哨遍:词牌名,一作《稍遍》,《哨编》、《稍编》,王初寮 词,以《北山移文》度曲,因名《〈北山移文〉哨遍》。刘学箕词,游松江檃括东坡《赤壁赋》以度曲,因名《松江哨遍》。词调始见《东坡词》。其小序云:「陶渊明赋《归去来》,有其词而无其声。余既治东坡,筑雪堂于上,人人俱笑其陋,独鄱阳董毅夫过而悦之,有卜邻之意。乃取《归去来辞》,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毅夫。使家僮歌之,时相从于东坡,释耒而和之,扣牛角而为之节,不亦乐乎?」汲古阁本《东坡词》于《稍遍》後附小注:「其词盖世所谓『般瞻』之《稍遍》也。『般瞻』,龟兹(Qiū Cí)语也,华言为五声,盖羽声也,于五音之次为第五。今世作『般涉』,误矣。《稍遍》三叠,每叠加促字,当为『稍』,读去声。世作『哨』,或作『涉』,皆非是。」明曼山馆本《东坡先生诗馀》注同。元刊《东坡乐府》及《稼轩长短句》则皆作《哨遍》。《康熙词谱》谓:「其体颇近散文」。正体以东坡《哨遍·为米折腰》一阕为准。双调,二百又三字,三声叶韵,前阕十七句五仄韵、四叶韵,後阕二十句五叶韵、八仄韵。各家句豆平仄,颇有出入,殆由「每叠加促字」较有伸缩馀地耳。《词律》云:「此词长而多讹。又其体颇近散文,平仄往往不拘。」 题注:傅子立注:「公旧序云:『陶渊明赋《归去来》,有其词而无其声。余既治东坡,築雪堂于上。人俱笑其陋,独鄱阳董毅夫过而悦之,有卜邻之意。乃取《归去来词》,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毅夫,使家僮歌之。时相从于东坡,释耒而和之,扣牛角而为之节,不亦乐乎!』」刘尚荣按:「《东坡外集·卷七十·与朱康叔书》云:『董毅夫相聚多日,甚欢。未尝一日不谈公美也。旧好诵陶潜《归去来》,常患其不入音律。近辄微加增损,作般涉调《哨遍》,虽微改其词,而不其意,请以《文选》及本传考之,方知字字皆非创入也。谨作小楷一本寄上。』傅注言之有据。」元 延祐本删「公旧序云」四字,径以题注为词引,列于调名下。 调注:龙榆生笺:「《侯鲭录》:『东坡老人在昌化,负大瓢行歌田间』,盖《哨遍》也。」 《归去来》:龙榆生笺引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雲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願,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弃官:元 延祐本、明 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弃家」。 泛溪:元 延祐本原校:「一作『泛舟』。」 吾志:傅注本原作「吾願」,杨守敬《景苏园帖》收此词石刻墨迹亦作「吾願」。万红友《词律》注:「此句各家俱叶,」「『願』字乃误……必『志』字或『事』字之讹」。曹树铭校编《东坡词》云:「『願』字似系东坡初稿笔误。」又云:「按『願』韵属第七部,『志』归『寘』部,属第三部,不能通转。」今据明 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改。 「且乘流、遇坎还止」句:傅子立注:「贾长沙《鵩赋》:『乘流则逝,得坎则止。』」刘尚荣按:「《文选·卷十三》题目作《鵩鸟赋》,『逝』下有『兮』字,『得坎』作『得坻』。张晏注:『「坻」或为「坎」。』傅注引文题不确,字有异,或别有所本。」又按:「《苏长公二妙集》本词末附注云:『其词盖世所谓般涉之《稍遍》也。「般瞻」,龟兹语也,华言为五声,盖羽声也,与五声之次为第五;今世作「般涉」,误矣。《稍遍》三叠,每叠加促字,当为「稍」,读去声;世作「哨」或作「涉」,皆非也。』录以备考。」



渔家傲·赠曹光州

〔苏轼〕 〔宋〕

些小白须何用染,几人得见星星点。

作郡浮光虽似箭,君莫厌,也应胜我三年贬。

我欲自嗟还不敢,向来三郡宁非忝。

婚嫁事稀年冉冉,知有渐,千钧重担从头减。

定风波·元丰五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词。

〔苏轼〕 〔宋〕

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细细绿筠香。

秀色乱侵书帙晚,帘卷,清阴微过酒樽凉。

人画竹身肥拥肿,何用,先生落笔胜萧郎。

记得小轩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上东墙。

念奴娇·中秋

〔苏轼〕 〔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减字木兰花·赠徐君猷三侍人,妩卿

〔苏轼〕 〔宋〕

娇多媚㬠,体柳轻盈千万态。

殢主尤宾,敛黛含颦喜又瞋。

徐君乐饮,笑谑从伊情意恁。

脸嫩敷红,花倚朱阑裹住风。

减字木兰花·胜之

〔苏轼〕 〔宋〕

双鬟绿坠,娇眼横波眉黛翠。

妙舞蹁躚,掌上身轻意态妍。

曲穷力困,笑倚人旁香喘喷。

老大逢欢,昏眼犹能子细看。

满江红

〔苏轼〕 〔宋〕

忧喜相寻,风雨过、一江春绿。

巫峡梦、至今空有,乱山屏簇。

何似伯鸾携德耀,箪瓢未足清欢足。

渐粲然、光彩照阶庭,生兰玉。

幽梦里,传心曲。

肠断处。

凭他续。

文君壻知否,笑君卑辱。

君不见、《周南》歌《汉广》,天教夫子休乔木。

便相将、左手抱琴书,云间宿。

西江月

〔苏轼〕 〔宋〕

照野瀰瀰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

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攲枕绿杨桥。

杜宇一声春晓。

水龙吟·小沟东接长江

〔苏轼〕 〔宋〕

小沟东接长江,柳隄苇岸连云际。

烟村潇洒,人间一鬨,渔樵早市。

永昼端居,寸阴虚度,了成何事。

但丝莼玉藕,珠秔锦鲤,相留恋、又经岁。

因念浮丘旧侣,惯瑶池、羽觞沉醉。

青鸾歌舞,铢衣摇曳,壶中天地。

飘堕人间,步虚声断,露寒风细。

抱素琴,独向银蟾影里,此怀难寄。

木兰花令·四时词

〔苏轼〕 〔宋〕

霜叶萧萧鸣屋角,黄昏陡觉罗衾薄。

夜风摇动镇帷犀,酒醒梦回闻雪落。

起来呵手画双鸦,醉脸轻匀衬眼霞。

真态生香谁画得,玉如纤手嗅梅花。

木兰花令·四时词

〔苏轼〕 〔宋〕

新愁旧恨眉生绿,粉汗馀香在蕲竹。

象床素手熨寒衣,烁烁风灯动华屋。

夜香烧罢掩重局,香雾空蒙月满庭。

抱琴转轴无人见,门外空闻裂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