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中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置身高楼,凭高看去,中秋的月夜,长空万里无云,显得更为辽阔无边。月亮的光辉从天上照射下来,使秋天的碧空沉浸在一片清冷之中。在月宫的琼楼玉宇上,仙女们乘鸾凤自由自在地来来往往,我向往月宫中的清净自由,秀丽的江山像图画般的美丽,看过去在朦胧的月色里,树影婆娑。 现在我把天上的明月和身边自己的影子当成知心朋友和他一起起舞,希望愉快地度过如此良宵,邀月赏心,用酒浇愁,但悲愁还在。不要辜负了这良辰美景,此时此刻,唯有月亮纔是我的知音,渴望乘风归去,在明净的月宫里,把横笛吹得响彻云霄,唤起人们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壶中天》、《湘月》。宋·王颐堂《碧鸡漫志·卷五·〈念奴娇〉》:「《念奴娇》,元微之《连昌宫词》云:『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春娇满眼泪红绡,掠削云鬓旋装束。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自注云:『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後,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明皇遣高力士大呼楼上曰:「欲遗念奴唱歌,邠(Bīn)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其为当时所重也如此。然而明皇不欲夺侠游之盛,未尝置在宫禁。或岁幸汤泉,时巡东洛,有司潜遣从行而已。又明皇尝于上阳宫夜後按新翻一曲,属明夕正月十五日,潜游灯下,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新曲,大骇之。明日密遣捕捉笛者,诘验之,自云:「其夕窃于天津桥玩月,闻宫中度曲,遂于桥柱上插谱记之,臣即长安少年善笛者李谟也。」明皇异而遣之。』五代·王德辇《开元天宝遗事·卷一》云:『念奴有色,善歌,宫伎中第一。帝尝曰:「此女眼色媚人。」又云:「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今大石调《念奴娇》,世以为天宝间所制曲,予固疑之。然唐中叶渐有今体慢曲子,而近世有填《连昌宫词》入此曲者。後复转此曲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宫大石调』。」曲名本此。宋曲入「大石调」,复转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宫大石调」。此调音节高抗,英雄豪杰之士多喜用之。宋·俞文蔚《吹剑录》称:「学士(东坡)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亦其音节有然也。兹以《东坡乐府》为准,「凭高远眺」一阕为定格,「大江东去」为变格。一百字,前後阕各四仄韵。其用以抒写豪壮感情者,宜用入声韵部。另有平韵一格。 题注:傅注本及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俱未收本首,唯见《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 桂魄:古人称月体为魄,又传月中有桂,故称月亮为「桂魄」。龙楡生笺:「《参同契》:『阳神日魂,阴神月魂,魂之与魄,互为室宅。』《酉阳杂俎·前集·天呎(chǐ)》:『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王右丞诗:『桂魄初生秋露微。』」按,王诗为王广津《秋夜曲》。 玉宇琼楼:傅子立注:「唐段成式云:『翟天师尝于江上望月,或曰:「此中竟何有?」翟笑曰:「可随吾指观。」忽见月规半天,琼楼金阙满焉。顷刻不复见。』」刘尚荣按:「通行本《酉阳杂俎·前集卷二·壶史》所载与此微异,原文如下:『翟天师名乾祐,峡中人。长六尺。手大尺馀,每揖人,手过胸前。卧常虚枕。晚年往往言将来事。常入夔州市,大言曰:『今夕当有八人过此,可善待之。』人不之悟。其夜火焚数百家,八人乃『火』字也。每入山,虎群随之。曾于江岸与弟子数十玩月,或曰:『此中竟何有?』翟笑曰:『可随吾指观。』弟子中两人见月规半天,琼楼金阙满焉。数息间,不复见。』」 乘鸾:龙楡生笺:「《异闻录》:『开元中,明皇与申天师游月中,见素娥十馀人,皓衣乘白鸾,笑舞于广庭大桂树下,乐音嘈杂清丽,明皇归製《霓裳羽衣曲》。』《集仙录》:『天使降时,鸾鹤千万,众仙毕集,高者乘鸾,次乘骐麟,次成龙。』」 清凉国:龙楡生笺:「陆鲁望诗:『溪山自是清凉国,松竹合封潇洒侯。』」 烟树历历:唐·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烟树,烟雾笼罩的树木;历历,清楚可数。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句:龙楡生笺:「李太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裴回,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後各分散。』」「」 「今夕不知何夕」句:龙楡生笺:「《诗·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鹏翼:龙楡生笺:「《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李太白曾被称为「谪仙人」,东坡亦自比谪仙,故称归去。 水晶宫:龙楡生笺:「《述异记》:『阖闾水晶宫,备极珍巧,皆出自水府。』杜子美《曲江对酒》诗:『水精宫殿转霏微。』」 横笛:龙楡生笺:「《梦溪笔谈·乐律》:『後汉马融所赋长笛,空洞无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李善为之注云:「七孔,长一尺四寸。」此乃今之横笛耳,太常鼓吹部中谓之「横吹」,非融之所赋者。』《靑琐高议》:『唐庄宗最爱夜月,月夜自吹横笛数曲。』」


简介

《念奴娇·中秋》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一首写中秋的词。这首词作于七年後同一时刻的同题之作,是一篇内容奇幻、情感深沉的不朽经典,融合前代的神话传说,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采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描写登高望远时幻想中月宫美妙的景象和抒发徘徊月下时乘长风翻然归去的愿望,充分表现出对精神解脱与身心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减字木兰花·赠徐君猷三侍人,妩卿

〔苏轼〕 〔宋〕

娇多媚㬠,体柳轻盈千万态。

殢主尤宾,敛黛含颦喜又瞋。

徐君乐饮,笑谑从伊情意恁。

脸嫩敷红,花倚朱阑裹住风。

减字木兰花·胜之

〔苏轼〕 〔宋〕

双鬟绿坠,娇眼横波眉黛翠。

妙舞蹁躚,掌上身轻意态妍。

曲穷力困,笑倚人旁香喘喷。

老大逢欢,昏眼犹能子细看。

减字木兰花·庆姬

〔苏轼〕 〔宋〕

天真雅丽,容态温柔心性慧。

响亮歌喉,遏住行云翠不收。

妙词佳曲,啭出新声能断续。

重客多情,满劝金巵玉手擎。

减字木兰花·赠君猷家姬

〔苏轼〕 〔宋〕

柔和性气,雅称佳名呼懿懿。

解舞能讴,绝妙年中有品流。

眉长眼细,淡淡梳妆新绾髻。

懊恼风情,春着花枝百态生。

减字木兰花·赠胜之,乃徐君猷侍儿

〔苏轼〕 〔宋〕

天然宅院,赛了千千并万万。

说与贤知,表德元来是胜之。

今年十四,海里猴儿奴子是。

要赌休痴,六只骰儿六点儿。

定风波·元丰五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词。

〔苏轼〕 〔宋〕

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细细绿筠香。

秀色乱侵书帙晚,帘卷,清阴微过酒樽凉。

人画竹身肥拥肿,何用,先生落笔胜萧郎。

记得小轩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上东墙。

渔家傲·赠曹光州

〔苏轼〕 〔宋〕

些小白须何用染,几人得见星星点。

作郡浮光虽似箭,君莫厌,也应胜我三年贬。

我欲自嗟还不敢,向来三郡宁非忝。

婚嫁事稀年冉冉,知有渐,千钧重担从头减。

哨遍·为米折腰

〔苏轼〕 〔宋〕

为米折腰,因酒弃官,口体交相累。

归去来,谁不遣君归?

觉从前、皆非今是。

露未晞。

征夫指余归路,门前笑语喧童稚。

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

但小窗、容膝闭柴扉。

策杖看、孤云暮鸿飞。

云出无心,鸟倦知还,本非有意。

噫。

归去来兮。

我今忘我兼忘世。

亲戚无浪语,琴书中、有真味。

步翠麓崎岖,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

观草木欣荣,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

念寓形、宇内复几时。

不自觉、皇皇欲何之?

委吾心、去留谁计。

神仙知在何处?

富贵非吾志。

但知临水登山啸咏,自引壶觞自醉。

此生天命更何疑。

且乘流、遇坎还止。

满江红

〔苏轼〕 〔宋〕

忧喜相寻,风雨过、一江春绿。

巫峡梦、至今空有,乱山屏簇。

何似伯鸾携德耀,箪瓢未足清欢足。

渐粲然、光彩照阶庭,生兰玉。

幽梦里,传心曲。

肠断处。

凭他续。

文君壻知否,笑君卑辱。

君不见、《周南》歌《汉广》,天教夫子休乔木。

便相将、左手抱琴书,云间宿。

西江月

〔苏轼〕 〔宋〕

照野瀰瀰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

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攲枕绿杨桥。

杜宇一声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