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谟蔡大

独坐对月心悠悠,故人不见使我愁。

古今共传惜今夕,况在松江亭上头。

可怜节物会人意,十日阴雨此夜收。

不惟人间重此月,天亦有意于中秋。

长空无瑕露表里,拂拂渐渐寒光流。

江平万顷正碧色,上下清澈双璧浮。

自视直欲见筋脉,无所逃遁鱼龙忧。

不疑身世在地上,只恐槎去触斗牛。

景清境胜返不足,叹息此际无交游。

心魂冷烈晓不寝,勉为笔此传中州。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注释

渐渐:黄本、陈本作「渐上」。


简介

诗写中秋之夜,诗人对月怀人,情深意挚。仅从立意看,在咏月作品中实属平常。使这首诗成为名唱的是这首诗中对月光的描写。如诗中写月光之明亮:「自视直欲见筋脉,无所逃避鱼龙忧」,月光是如此明亮,在这样的月光下,似乎看得见自己的经脉,海底的游鱼都已无处藏身!奇!月光之清,令作者「不疑身世在地上,只恐槎去触斗牛」。张茂先《博物志》记载:传说中海天相通,某年八月,有人乘座浮槎来到一个地方,「有城郭状,屋舍俨然,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原来此人到的正是天河。诗人用这个典故证月光之清亮已不似人间。设想奇特,描绘生新,使月成为诗的主体。正体现了宋初力求避熟就生、推陈出新的诗歌作风。



蝶恋花·行湘阴

〔张孝祥〕 〔宋〕

漠漠飞来双属玉。

一片秋光,染就潇湘绿。

雪转寒芦花蔌蔌,晚风细起波纹縠。

落日闲云归意促。

小倚蓬窗,写作思家曲。

过尽碧湾三十六,扁舟只在滩头宿。

蝶恋花·怀于湖

〔张孝祥〕 〔宋〕

恰则杏花红一树。

拈指来时,结子青无数。

漠漠春阴缠柳絮,一天风雨将春去。

春到家山须小住。

芍药樱桃,更是寻芳处。

绕院碧莲三百亩,留春伴我春应许。

蝶恋花·送刘恭父

〔张孝祥〕 〔宋〕

画戟游闲刀入鞘。

安石榴花,影落红栏小。

似劝先生须饮釂,枕中鸿宝微传妙。

衮衮锋车还急诏。

满眼潇湘,总是恩波渺。

归去槐庭思楚峤,觚稜月晓期分照。

策略第四

〔苏轼〕 〔宋〕

夫宽深不测之量,古人所以临大事而不乱,有以镇世俗之躁,盖非以隔绝上下之情,养尊而自安也。

资治通鉴·陈纪

〔司马光〕 〔宋〕

周主将视学,以太傅燕国公于谨为三老。

……谨起,立于席后,对曰:“木受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明王虚心纳谏以知得失,天下乃安。

”又曰:“去食去兵,信不可去。

愿陛下守信勿失。

”又曰:“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则为善者日进,为恶者日止。

类型

朝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