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其五

我在正大初,作吏淅江边。

山城官事少,日放淅江船。

菊潭秋花满,紫稻酿寒泉。

甘腴入小苦,幽光出清妍。

归路踏明月,醉袖风翩翩。

父老遮我留,谓我欲登仙。

一别半山亭,回头馀十年。

江山不可越,目断西南天。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其六

〔元好问〕 〔金〕

吾山一何高,清凉屹相望。

龙头出白塔,佛屋压青嶂。

云光见秋半,旭日发豪相。

峨峨宝楼阁,金界俨龙象。

乡曲二十年,香火阙瞻向。

金花香绵芊,梦想云雨上。

福田行欲近,重为诗酒障。

终当陟层巅,放眼天宇旷。

宿张靖田家

〔元好问〕 〔金〕

川涂尽坡陀,岭路入荒梗。

微茫望烟火,向背得庐井。

残民安朴陋,倦客喜幽屏。

儿童闻叩扉,租吏有馀警。

两崖纷丛薄,砂石立顽犷。

湍流落空嵌,百折不容骋。

山深饶风露,夜气凄以耿。

园花淡相望,边月空照影。

深居苦不早,素发忽垂领。

谁谓林野人,兹焉惜清景。

梨花海棠二首其一

〔元好问〕 〔金〕

梨花如静女,寂寞出春暮。

春工惜天真,玉颊洗风露。

素月淡相映,萧然见风度。

恨无尘外人,为续雪香句。

孤芳忌太洁,莫遣凡卉妒。

梨花海棠二首其二

〔元好问〕 〔金〕

妍花红粉妆,意态工媚妩。

窈窕春风前,霞衣欲轻举。

金盘渺华屋,国艳徒自许。

依依如有意,脉脉不得语。

诗人太冷落,愁绝残春雨。

宝严纪行

〔元好问〕 〔金〕

阴崖转清深,秋老木坚瘦。

城居望已远,步觉脱氛垢。

宝严夙所爱,丈室方再叩。

曛黑才入门,径就石泉漱。

遥遥金门寺,宝焰出岩窦。

我岂无尽公,昔见今乃又。

同来二三子,寝饭故相就。

况有杜紫微,琴筑终雅奏。

曈曈上初日,深樾炯穿漏。

逶迤陟西巘,万景若迎候。

绝壁三面开,仰看劳引脰。

两山老突兀,屹立柱圆覆。

诸峰出头角,随起随偃仆。

不可无烟霞,朝暮为先后。

横亘连巨鳌,飞堕集灵鹫。

九华与奇巧,五老失浑厚。

想当位置初,遂欲雄宇宙。

太行有谼谷,胜绝无出右。

大似尘外人,眉宇见高秀。

哀湍下绝壑,电激龙怒斗。

崩奔翻雪窖,莹滑泻琼甃。

穷源得悬流,伟观骇初遘。

仙人宝楼阁,白雨散檐溜。

天孙拂机丝,素锦绚清昼。

永怀登高赋,意匠困驰骤。

窘于游暴秦,百说不一售。

林间太古石,稍复抔饮旧。

已约铭洼尊,细凿留篆籀。

兹山缘未了,僧夏容宿留。

终当丐馀年,奇探尽云岫。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其四

〔元好问〕 〔金〕

往年在南都,闲闲主文衡。

九日登吹台,追随尽名卿。

酒酣公赋诗,挥洒笔不停。

蛟龙起庭户,破壁春雷轰。

堂堂髯御史,痛饮益精明。

亦有李与王,玉树含秋清。

我时最后来,四座颇为倾。

今朝念存没,壮心徒自惊。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其三

〔元好问〕 〔金〕

宇宙有此山,阅世过鸟疾。

何人不此游,名姓宁复识。

兹辰世所重,前代多盛集。

柴桑有故事,□谢留俊笔。

并数孟与桓,此外谁记忆。

人生百年内,踏地皆陈迹。

独惟我辈人,兴怀念今昔。

山林与泉壤,自古长太息。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其二

〔元好问〕 〔金〕

山腰抱佛刹,十里望家园。

亦有野人居,层崖映柴门。

昔我东岩君,曾此避尘喧。

林泉留杖屦,岁月归琴尊。

翁今为飞仙,过眼几寒暄。

苍苍池上柳,青衫见诸孙。

疏灯照茅屋,新月入颓垣。

依依览陈迹,恻怆不能言。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其一

〔元好问〕 〔金〕

行帐适南下,居人局庭户。

城中望青山,一水不易渡。

今朝川涂静,偶得展衰步。

荡如脱囚拘,广莫开四顾。

半生无根著,筋力疲世故。

大似丁令威,归来叹墟墓。

乡闾丧乱久,触目异平素。

枌榆虽尚存,岁晏多霜露。

题张左丞家范宽秋山横幅

〔元好问〕 〔金〕

层崖閟长阴,细径缘绝巘。

梯云阑干峻,廓廓清眺展。

斜阳半天赤,飞鸟大江远。

清霜张秋气,草树生意剪。

风雪斫坚敌,旗旆纷仆偃。

峥嵘峰峦出,莽苍林薄晚。

盘盘范家笔,老怀寄高蹇。

经营入惨淡,得处乃萧散。

嵩丘动归兴,突兀青在眼。

何时卧云身,团茅遂疏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