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古北口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在杨柳依依的季节,我骑着骏马远行,春天北来的大雁都是去年去南方过冬的,只身在外,已经换了季节,有谁为我打点行装,替我换上春天的衣裳呢? 自古以来,闲情逸致只能寄托在落日的余晖上,而我这一春幽梦,追逐着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刚刚寄走家书,只说自己离家太久。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小令,又名《满院春》《小庭花》等,因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三句,两平韵。 古北口:长城的重要关口,地势险峻,在今北京密云县境,为北京与东北往来的必经之路。 北来征雁:大雁每年春分节令前后从南方北归,以其前一年秋分时节由北南飞.故云北归雁为“旧南飞” 春衣:春季穿的衣服,相对冬衣而言。 终古:往昔,自古以来。闲情:悠闲、清闲之情。落照:落日之光。杜牧《洛阳长句》:“桥横落照虹堪画,树锁千门鸟自还。” 幽梦:隐约的梦境游丝:飘动着的蛛丝。晏殊《蝶恋花》:“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刚道:只说。


简介

《浣溪沙·古北口》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一首词。上片写此次出行的经过,重点写景。下片进一步借景抒情,表达对爱人的思念和心中的惆怅。全词清新自然,不加雕饰,真挚朴素。


赏析

清代学者陈廷焯《云韶集》:“情景兼胜。”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清〕

万里阴山万里沙,谁将绿鬓斗霜华。

年来强半在天涯。

魂梦不离金屈戍,画图亲展玉鸦叉。

生怜瘦减一分花。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清〕

残雪凝辉冷画屏。

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清〕

记绾长条欲别难。

盈盈自此隔银湾。

便无风雪也摧残。

青雀几时裁锦字,玉虫连夜剪春幡。

不禁辛苦况相关。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清〕

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颜。

黄花时节碧云天。

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

不知征战几人还。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清〕

已惯天涯莫浪愁,寒云衰草渐成秋。

漫因睡起又登楼。

伴我萧萧惟代马,笑人寂寂有牵牛。

劳人只合一生休。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清〕

风髻抛残秋草生。

高梧湿月冷无声。

当时七夕记深盟。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

人间空唱雨淋铃。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清〕

十里湖光载酒游,青帘低映白蘋洲。

西风听彻采菱讴。

沙岸有时双袖拥,画船何处一竿收。

归来无语晚妆楼。

浣溪沙·莲漏三声烛半条

〔纳兰性德〕 〔清〕

莲漏三声烛半条,杏花微雨湿轻绡,那将红豆寄无聊?

春色已看浓似酒,归期安得信如潮,离魂入夜倩谁招?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清〕

消息谁传到拒霜?

两行斜雁碧天长,晚秋风景倍凄凉。

银蒜押帘人寂寂,玉钗敲竹信茫茫。

黄花开也近重阳。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清〕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