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霜馀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

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

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秋霜降后,长淮失去了往日壮阔的气势。只听见颍水潺潺,像是在代我哭泣伤逝。河上传来歌声悠扬,佳人还唱着醉翁的曲词。四十三年匆匆流去,如同飞电一闪即驰。 生命像草上秋露晶莹圆润,遗落消失却不过一瞬。十五的月轮多么皓洁完满,第二天就会渐渐缺损。和我一样同醉翁相识,如今还剩有几人?唯有西湖波底的明月,曾经把所有的人照临。


注释

木兰花令:实为《玉楼春》,错题为《木兰花令》乃为前人误刻所误导。按《花间集》载《木兰花令》、《玉楼春》两调,其七字八句者为《玉楼春》体,《木兰花令》则韦词、毛词、魏词共三体,从无与《玉楼春》同者。自《尊前集》误刻以后,宋词相沿,率多混填。 「次欧公西湖韵」:傅注本、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无题。兹从茅维《苏集》本、毛本调名下词题。刘尚荣按:「欧阳文忠《木兰花·西湖南北烟波阔》词,见《乐府雅词·卷上》;调名一作《玉楼春》,见《近体乐府·卷二》。」 清颍:毛本作「清濑」。傅子立注:「颍川有颍河、汝水。」刘尚荣按:「参见宋王存等撰《元丰九域志·卷一·顺昌府颍州汝阴郡》。」龙榆生笺案:「颍水出河南登封西境颍谷,东南流经禹县、临颍、西华、商水,与沙河合而东流,是为沙河。东至淮阳之周家口,会贾鲁河,东南流经沈丘,是为大沙河。又东南流入安徽,经太和、阜阳、颍上,至西正阳关,入于淮。」 醉翁:傅子立注:「《本事曲集》云:『汝阴西湖胜绝名天下,盖自欧阳永叔始。往岁子瞻自禁林出守,赏咏尤多。而去欧阳公时已久,故其继和《木兰花》,有「四十三年如电抹」之句。二词俱奇峭雅丽,如出一入。此所以中间歌咏寂寥无闻也。文忠公自号醉翁。』」刘尚荣按:「欧阳文忠《木兰花》原唱如下:『西湖南北烟波阔,风里丝簧声韵咽。舞馀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 杯深不觉琉璃滑,贪看《六幺》《花十八》。明朝车马各西东,惆怅画桥风与月。』参见中华书局版《词话丛编补编》第八页。」 「三五盈盈还二八」句:傅子立注:「古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刘尚荣按:「句见《文选·卷三十·鲍明远〈玩月城西门廨中〉诗》。傅子立误作古诗。又,此条注原在词末,据龙本移此。」


简介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词作。上阕写自己泛舟颍河时触景生情,下阕写月出波心而生的感慨和思念之情。全词委婉深沉,清丽凄恻,情深意长,表达了对恩师的怀念之情。



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

〔苏轼〕 〔宋〕

空床响琢,花上春禽冰上雹。

醉梦尊前,惊起湖风入坐寒。

《转关》《镬索》,春水流弦霜入拨。

月堕更阑,更请宫高奏独弹。

减字木兰花·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

〔苏轼〕 〔宋〕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风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浣溪沙·九月九日二首

〔苏轼〕 〔宋〕

珠桧丝杉冷欲霜,山城歌舞助凄凉。

且餐山色饮湖光。

共挽朱轓留半日,强揉青蕊作重阳。

不知明日为谁黄。

浣溪沙·霜鬓真堪插拒霜

〔苏轼〕 〔宋〕

霜鬓真堪插拒霜,哀弦危柱作《伊凉》。

暂时流转为风光。

未遣清樽空北海,莫因《长笛》赋山阳。

金钗玉腕泻鹅黄。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晦之

〔苏轼〕 〔宋〕

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

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

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

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

〔苏轼〕 〔宋〕

春事阑珊芳草歇。

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

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

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

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临江仙·辛未离杭至润,别张弼秉道

〔苏轼〕 〔宋〕

我劝髯张归去好,从来自己忘情。

尘心消尽道心平。

江南与塞北,何处不堪行。

俎豆庚桑真过矣,凭君说与南荣。

愿闻吴越报丰登。

君王如有问,结袜赖王生。

减字木兰花·凭谁妙笔

〔无名氏〕 〔宋〕

凭谁妙笔,横扫素缣三百尺。

天下应无,此是钱塘湖上图。

一般奇绝,云淡天高秋夜月。

费尽丹青,只这些儿画不成。

西江月·杭州交代,林子中席上作

〔苏轼〕 〔宋〕

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马首长安。

旧官何物对新官,只有湖山公案。

此景百年几变,个中下语千难。

使君才气卷波澜,与把新诗判断。

减字木兰花·天台旧路

〔苏轼〕 〔宋〕

天台旧路,应恨刘郎来又去。

别酒频倾,忍听《阳关》第四声。

刘郎未老,怀恋仙乡重得到。

只恐因循,不见而今劝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