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

短篱残菊一枝黄。

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

只言江左好风光。

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将近黎明时分,穿过山间驿路,踏过溪上板桥,只见斜月西隐,寒霜满地。行过乱山深处,只见在那野人篱落旁,一枝盛开的金菊,赫然点缀在残菊丛中,耀人眼目,好像在提醒人们重阳佳节已至。 夜投旅舍,孤寂难眠,寒夜的更声阵阵传来,让人更感长夜难捱。平时总听说江南山水奇绝,风光秀美,今日踏上了江南的土地,却丝毫唤不起心中的激情,心里所想的却是那正被金人铁蹄蹂躏的故乡,有家难归的满腔悲凉油然而生。


注释

元:同“原”。 寒更:寒夜的更声。 江左:江东,这里泛指江南地区。


简介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风光景物与感受的小令。北宋灭亡後词人南渡,流落江南,又逢重阳佳节,正是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时节,使这首词具有和一般的羁旅之作不同的特点。 上阕为旅途即景。开头两句,写早行时沿途的风景。天上还挂着斜月,就动身上路了。驿路上映照着斜月的寒光溪桥上尚凝结着一层晓霜。两句中写词人自己动作的词只一“度”字,但第一句写斜月映路,实际上已经暗含人的早行。两句意境接近温庭筠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意境,但温诗前面直接点出“客行悲故乡”,吕词则情含景中,只于“驿路”、“晓霜”中稍透羁旅之意。此外“晓霜”兼点时令,为的是下面提出“残菊”不突然。 “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这两句说的是路旁农舍外词人看到矮篱围成的小园中,一枝残菊正寂寞地开着黄花。看到此景,词人想起当天是应该饮酒赏菊的重阳佳节,又感慨到这年这节日,竟乱山深处的旅途中度过了。上句是旅途所见,下句是由此触发的联想与感慨。佳节思亲怀乡,是人之常情,更何况对于有家难归(吕本中是寿州人)的词人来说,由此引起的家国沦亡之痛便更为深沉了。但词人这里并未点破这种痛苦,只是用“乱山深处过重阳”一语轻轻带过,留待下阕集中抒发感慨。两句由残菊联想到重阳,又由重阳想到眼前的处境和沦亡的故乡。词人思绪曲折感慨万千,而出语却自然爽利。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下阕的头两句,由早行所见所感想到夜间他乡客宿情景。旅途中住宿,词人因为心事重重,老是睡不着觉,所以说“元无梦”;正因为深夜不能入睡,就更加感到秋夜的漫长,所以说“寒更每自长”。句中着一“每”字,可见这种情形已非一日,而是羁旅中常有的。“元”、“每”二字,着意而不着力,言外更令人凄然。 一般的羁旅之行,特别是佳节独处的时候,固然也会令人有这种难掩的寂寞和忧伤,但词人之所以有此感,却是另有一番滋味心头。“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江左即是江东,这里指的是南宋统治下的东南半壁河山。江左风光,历来为生长北方的文人墨客所向往。词人此时身在江东了,却并未感到喜悦。原因是中原被占、故乡难归,寂寞的旅途中,词人思乡之情不禁更加强烈,忧国的凄凉情绪也更加深沉了。两句用“只言”虚提,以“不道”与“转”反接,抑扬顿挫之间,正蕴含无穷忧伤时事的感叹。词写到这里,感情达到高潮,主题也就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它和一般羁旅之作不同的特点也自然流露出来了。 这首词着力表现词人的中原归思,同时感情又有一个由隐至显的过程。词人结合特定的景物、时令、旅途状况,层层转进,如剥茧抽丝般地来抒发感情,最後凄然归思,这样抒情便显得很自然。词的感情基调虽比较凄凉伤感,但格调却清新流畅。这种矛盾的统一,构成了一种特殊的风格美,使人读来虽觉凄伤却无压抑之感。



西江月

〔吕本中〕 〔宋〕

渺渺风吹月上,蒙蒙雾挟霜回。

百年心事老相催。

人在夕阳落外。

有梦常嫌去远,无书可恨来迟。

一杯浊酒两篇诗。

小槛黄花共醉。

西江月

〔吕本中〕 〔宋〕

酒罢悠扬醉兴。

茶烹唤起醒魂。

却嫌仙剂点甘辛。

冲破龙团气韵。

金鼎清泉乍泻,香沈微惜芳熏。

玉人歌断恨轻分。

欢意厌厌未尽。

长相思

〔吕本中〕 〔宋〕

要相忘。

不相忘。

玉树郎君月艳娘。

几回曾断肠。

欲下床。

却上床。

上得床来思旧乡。

北风吹梦长。

虞美人

〔吕本中〕 〔宋〕

梅花自是于春懒。

不是春来晚。

看伊开在众花前。

便道与春无分、结因缘。

风前月下频相就。

笑我如伊瘦。

几回冲雨过疏篱。

已见一番青子、缀残枝。

虞美人

〔吕本中〕 〔宋〕

平生臭味如君少。

自是君难老。

似侬憔悴更谁知。

只道心情、不似少年时。

春风也到江南路。

小槛花深处。

对人不是忆姚黄。

实是旧时风味、老难忘。

采桑子

〔吕本中〕 〔宋〕

乱红夭绿风吹尽,小市疏楼。

细雨轻鸥。

总向离人恨里收。

年年春好年年病,妾自西游。

水自东流。

不似残花一样愁。

朝中措

〔吕本中〕 〔宋〕

病香无力傍栏干。

风雨送春还。

一枕晓来清梦,无人说似西山。

匆匆笑语,时时邂逅,草草杯盘。

莫谓杂花时候,便忘梅蕊冲寒。

采莲曲

〔吕本中〕 〔宋〕

芳时并采曾莲舟,一段相思水缓流。

憎杀回风无意绪,解侬锦缆转船头。

望远

〔吕本中〕 〔宋〕

上林燕不飞,朔云无消息。

天山应云霏,吴苑草碧色。

断肠人不知,耿耿多思忆。

当年惜繁华,绿琴悔不理。

于今霜露归,徘徊明月里。

海上篇

〔吕本中〕 〔宋〕

天风万里起,海水高十寻。

中有都人士,拔剑拯陆沉。

素甲三十里,朱縢万千垒。

誓身殉家国,援抱常切齿。

东连海上兵,天挺三世英。

艨艟山岳高,军储沧海倾。

纵横长江动,军威千里空。

拊手功可立,名姝何足惜。

痛饮伫黄龙,酣醉实狼籍。

一朝肘腋变,惊雷还自敌。

鸟兽散何为,岛上复卖国。

叹息复叹息,燕市文山即。

海外多君子,至今长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