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冈

何山不自西南来,昆崙地脊支派开。

参军文赋具卓识,图经地纪拘墟皆。

茱萸湾口进轻舫,平山堂上聊徘徊。

遥想当时贤太守,二三良友相追陪。

还淳返朴岂无意,要当因民为化裁。

广陵繁华今倍昔,蜀冈地少多楼台。

欧阳廉近吾廉远,近者艰致况远哉。

居今志古讵易事,蜀冈之什因兴怀。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阅淮安石堤叠前韵

〔弘历〕 〔清〕

黄流昔南迁,夺淮挟归海。

于一已觉难,况两难更倍。

闸堰非不夥,各以所见改。

因之水益高,受病实多载。

皇祖廑民瘼,浚距劳乘橇。

曰予瞠乎后,庸讵悉源委。

虽然敢不蘉,所以南巡每。

脩防戒更张,巩固奉模楷。

土堤易石工,寓赈兼免殆。

丑岁已告成,为鱼忧早罢。

今来益繁滋,比户歌安恺。

开封忆昨秋,又为豫人骇。

〔弘历〕 〔清〕

溪云傍晚徂,春魄一川铺。

水宿景尤绝,江乡兴不孤。

篷窗真恰当,樯烛更何须。

趁月前行者,开船听相呼。

㿽梅

〔弘历〕 〔清〕

河北㿽梅含蓓蕾,河南盆梅三两开。

地气才方一水隔,迟速顿殊如是哉。

似为邓尉报佳信,恰与安福为清陪。

入窗风度香细细,搴帘月映色皑皑。

是色是香都契妙,小许大许谁评材。

何当寄语昌昌者,转欲芳华款款来。

麦色

〔弘历〕 〔清〕

过河逢麦色,寒暖北南殊。

因忆尤教喜,入诗兼可图。

未成风摆浪,已自露贯珠。

赖此青黄接,绝胜看绿芜。

清口

〔弘历〕 〔清〕

去年河决杨桥驿,清口清流始畅适。

开封迤下方免灾,不幸幸难料以逆。

贾鲁夺溜仍归淮,日久虑致开门揖。

劼劬督策筑宣房,发帑属薪所弗惜。

未三月乃大工成,事在人为语不易。

淮仍让淮诚甚佳,河终归海路艰得。

即今河复并淮行,刷黄至竟资清力。

清口东西坝对峙,忖量节宣慎寸尺。

补苴罅漏赖斯存,蒿目何年当底绩。

再游平山堂

〔弘历〕 〔清〕

时节逮花朝,百卉舒韶光。

驻跸有馀暇,爰再游山堂。

远迎坡梅红,近拂堤柳黄。

夹堤多名园,时复一徜徉。

遇佳辄留题,好乐亦戒荒。

画舫不知遥,至止大明旁。

迥出适所逢,试问因何芳。

地胜究以人,睪然怀欧阳。

既乃怵然惧,得毋诮冯唐。

花朝放歌

〔弘历〕 〔清〕

花朝率以度北地,十年九不逢花开。

因缘今岁幸江国,春寒却虑含苞胎。

迩日维扬转淑气,山?水仙将野梅。

吐芳缋艳各殊致,似报今日花朝来。

登舟解缆顺流下,塔湾早到才已牌。

沉檀为气锦为谷,对以无欲胥清陪。

鼓催诗迫两弗藉,地灵权巧为安排。

花露磨墨写花韵,前巡节物依然佳。

试中泠泉

〔弘历〕 〔清〕

一江之水泠分三,古来志乘为斯谈。

伯刍中泠称第一,又新第一又属南。

水与人乃漠然者,犹各阿好甘其甘。

究之平流讵有异,南北中岂殊同潭。

头陀近试偶因便,德裕远取还嫌贪。

松枝煮茗月初上,翻听谡籁鸣方酣。

观涛楼即景

〔弘历〕 〔清〕

崇搆观涛旧所称,石?壮观试临凭。

千寻翠巘天疑近,一道长江波不兴。

来往布帆嫌力弱,空明玉镜与心澄。

风恬浪静自佳事,何必枚乘赋语徵。

游金山寺三叠苏轼韵

〔弘历〕 〔清〕

赵宋诗人许坡翁,雄才磅礴富似海。

创为险韵再三叠,妙理无在无不在。

偶然游戏参伽陀,横江那畏排山波。

中江长老一握手,故乡情谊何其多。

伏牛山下重舣楫,风物撩人如昔日。

旧编翻读和苏章,欲效其为面先赤。

强颜倚槛安吟魄,甲乙宁须较白黑。

花红柳绿春正明,人所习见谁言惊。

子瞻磊落颇卓识,飞焰江心见何物。

英雄欺人力拔山,设奇盖欲晓彼顽。

归欤何事不得已,底藉定盟有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