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寄子由

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净,鉴新磨。

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

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晴和。

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陈州城内美景多,柳花纷飞的地方,麦子随风摇摆,如金色的波浪一般。风平浪静之後,夜晚的大明湖犹如新磨的镜子一般明亮照人。湖上的小舟双棹齐飞,就好比织衣服的梭子那般在湖面上飞快来去。船上的采菱女们一齐唱着采菱歌,歌声悦耳动听。 平原之上,水云相接之处,水天一色,碧波荡漾。小楼之外,风和日丽,天气晴好。济南风光如此大好,但依然难解心中的相思之情。归去,为何就这般难呢?


注释

画堂春:词牌名。《钦定词谱》:「调见《淮海集》,即咏画堂春色」,因秦少游《本意》词中有「画屏」字样,故取为调名。唐时豪贵家多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之厅堂,称「画堂」。白乐天《三月三日》诗中有「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句。又,唐·薛大拙《赠韦氏歌人》诗:「一曲新声惨画堂,可能心事忆周郎」,「画堂」似已为一种曲调。宋王晋卿词名《画堂春令》。清沈去矜词有「万峰攒翠」句,故又名《万峰攒翠》。双调,四十七字,上阕四句,四平韵,下阕四句,三平韵。上下阕除第一句不同外,其馀三句字数、格律相同。 题注:傅注本、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俱未收,唯见元延祐本《东坡乐府·卷上》。 子由:东坡弟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溶漾:水波荡漾貌。 唐·杜樊川《汉江》诗:「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宋·张子野《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词:「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 济南:龙榆生笺引《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二十六·济南府》:「济南府,《禹贡》青州之域。周为齐地。秦属齐郡。汉初分置济南郡,文帝十六年为济南国(西南境为济北国,西北境为平原郡,东南境为千乘郡地),景帝二年国除为郡。後汉建武十五年,复为济南国。三国属魏。晋曰济南郡。宋元嘉九年,侨置冀州(北境属魏)。後魏皇兴三年,改曰齐州。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改为齐郡。唐武德元年,复曰齐州,二年置总管府,贞观元年府罢,七年又置都督府,天宝初改曰临淄郡,五年复曰齐郡,乾元初复曰齐州,属河南道(《唐书·方镇表》:『乾宁二年置武肃军防禦使,天复元年罢』)。五代因之。宋初曰齐州济南郡,治平二年置兴德军节度,政和六年升为济南府属京东东路(《宋史·地理志》:『至道三年属京东路,熙宁七年分属西路,元丰五年仍属东路』)。金曰济南府属山东东路。元为济南路。明洪武初复曰济南府,九年为山东布政使司治。」 暮云:唐·杜少陵《春日怀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後以「春树暮云」为仰慕、怀念友人之辞。 「济南何在暮云多」句:此谓暮云遮住望眼,看不见济南。 归去:指子由任满,将召还。


简介

《画堂春·寄子由》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西元一〇七六年)九月。上阕写宋神宗熙宁四年秋,东坡与颍滨同遊陈州柳湖的情景,下阕写当前景物,并抒写了东坡、颍滨二人离合的情思。全词,表达了东坡对颍滨的思念之情。写景生动,声与色,动与静,远与近互相映衬,交织成一幅声情并茂的画面。



江神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苏轼〕 〔宋〕

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闲。

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

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小溪鸥鹭静联拳,去翩翩,点轻烟。

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

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江神子·东武雪中送客

〔苏轼〕 〔宋〕

相从不觉又初寒,对尊前,惜流年。

风紧离亭,冰结泪珠圆。

雪意留君君不住,从此去,少清欢。

转头山上转头看,路漫漫,玉花翻。

银海光宽,何处是超然。

知道故人相念否,携翠袖,倚朱阑。

南乡子·席上劝李公择酒

〔苏轼〕 〔宋〕

不到谢公台,明月清风好在哉。

旧日髯孙何处去,重来,短李风流更上才。

秋色渐摧颓,满院黄英映酒杯。

看取桃花春二月,争开,尽是刘郎去后栽。

阳关曲·答李公择

〔苏轼〕 〔宋〕

济南春好雪初晴,才到龙山马足轻。

使君莫忘霅溪女,还作《阳关》肠断声。

浣溪沙·荷花

〔苏轼〕 〔宋〕

四面垂杨十顷荷,问言何处最花多。

画楼南畔夕阳和。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

且来花里听笙歌。

满江红·东武会流杯亭

〔苏轼〕 〔宋〕

东武南城,新堤畔、涟漪初溢。

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堆碧。

枝上残花吹尽也,与君试向江头觅。

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

官里事,何时毕。

风雨外,无多日。

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

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

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

四八

望江南·暮春

〔苏轼〕 〔宋〕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

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纻罗轻。

酣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

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

春色属芜菁。

殢人娇·戏邦直

〔苏轼〕 〔宋〕

别驾来时,灯火荧煌无数。

向青琐、隙中偷觑。

元来便是,共彩鸾仙侣。

方见了、管须低声说与。

百子流苏,千枝宝炬。

人间有、洞房烟雾。

春来何事,故抛人别处。

坐望断,楼中远山归路。

满江红·正月十日,送文安国还朝

〔苏轼〕 〔宋〕

天岂无情,天也解、多情留客。

春向暖、朝来底事,尚飘轻雪。

君过春来纡组绶,我应老去寻泉石。

恐异时、杯酒忽相思,云山隔。

浮世事,俱难必。

人纵健、头应白。

何辞更一醉,此欢难觅。

却向佳人诉离恨,泪珠先已凝双睫。

但莫遣、新燕却来时,音书绝。

蝶恋花·微雪,客有善吹笛击鼓者,方醉中,有人送《苦寒诗》求和,遂以此答之

〔苏轼〕 〔宋〕

帘外东风交雨霰。

帘里佳人,笑语如莺燕。

深惜今年正月暖,灯光酒色摇金琖。

掺鼓《渔阳》挝未遍。

舞褪琼钗,汗湿香罗软。

今夜何人吟古怨,清诗未了冰生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