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

卜居屏山下,俯仰三十秋。

终然村墟近,未惬心期幽。

近闻西山西,深谷开平畴。

茅茨十数家,清川可行舟。

风俗颇淳朴,旷土非难求。

誓捐三径资,往遂一壑谋。

伐木南山巅,结庐北山头。

耕田东溪岸,濯足西溪流。

朋来即共欢,客去成孤游。

静有山水乐,而无身世忧。

著书俟来哲,补过希前修。

兹焉毕暮景,何必营菟裘。


写人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我居住在屏山下,已经过了三十个秋天了。终于村子离得很近,但我还没有满足于寂静的心境。最近听说了西山的美景,深谷敞开了平坦的原野。有几家茅屋,清澈的小溪可以行船。这里的风俗十分纯朴,广阔的土地并不难寻找。我决心放弃三条狭小的道路,前往追寻一个宽广的山谷。我砍伐木材在南山巅建造茅屋,在北山的山头搭起临时住所。在东溪岸上耕田,洗足在西溪流中。朋友来了就一起欢乐,客人离去就成了孤独的游子。在这里我可以安静地享受山水的乐趣,没有任何身世的忧愁。我在写书,等待着有智慧的人前来指点,也希望弥补之前的过错。到了晚年,何必再去追逐财富。



游武夷以相期拾瑶草分韵赋诗得瑶字

〔朱熹〕 〔宋〕

秋声入庭户,残暑不敢骄。

起趁汗漫期,两袂天风飘。

眷焉此家山,名号列九霄。

相与一来集,旷然心朗寥。

栖息共云屋,追寻唤渔舠。

一水屡萦回,千峰郁岧峣。

苍然大隐屏,林端耸孤标。

下有云一壑,仙人久相招。

授我黄素书,赠我英琼瑶。

茅茨几时见,自此遗纷嚣。

奉陪机仲宗正景仁太史期会武夷而文叔茂实二友适自昭武来集相与泛舟九曲周览岩壑之胜而还机仲景仁唱酬迭作谓仆亦不可以无言也衰病懒废那复有此勉出数语以塞嘉贶不足为外人道也

〔朱熹〕 〔宋〕

此山名自西京传,丹台紫府天中天。

似闻云鹤时降集,应笑磨蚁空回旋。

我来适此秋景晏,青枫叶赤摇寒烟。

九还七返不易得,千岩万壑渠能专。

同游幸有二三子,天畀此段非徒然。

梁郎季子山泽臞,傅伯爰盎瀛洲仙。

相逢相得要彊附,却恨马腹劳长鞭。

黄华未和白雪句,画舸且共清泠川。

回船罢酒三太息,百岁谁复来通泉。

盈虚有数岂终极,为君出此穷愁篇。

奉答景仁老兄赠别之句

〔朱熹〕 〔宋〕

古人一去心不传,举世谁复知其天。

奔趋嗜欲名利境,浩荡势若飘风旋。

嗟予慨此其已久,矧复痼疾霾云烟。

禅关夜扣手剥啄,丹经昼诵心精专。

十年齐楚得失里,醉醒梦觉今超然。

迷心昧性哂竺学,贪生惜死悲方仙。

如何懒惰行不力,日月逝矣羲和鞭。

只今已□远玄象,羡子正似方来川。

何忧功名与事业,但要溥博而渊泉。

不见君家鼻祖开圣学,照耀今古书三篇。

复用前韵敬别机仲

〔朱熹〕 〔宋〕

君家道素几叶传,只今用舍悬诸天。

屹然砥柱战河曲,肯似落叶随风旋。

奋髯忽作猬毛磔,浩气勃若霄中烟。

隐忧尚喜遗直在,壮烈未许前人专。

武夷连日听奇语,令我两腋风泠然。

初如茫茫出太极,稍似冉冉随群仙。

安能局促夜起舞,下与祖逖争雄鞭。

终怜贤屈惜往日,亦念圣孔悲徂川。

愿君尽此一杯酒,预浇舌本如悬泉。

沃心泽物吾有望,勒移忍继钟山篇。

读机仲景仁别后诗语因及诗传纲目复用前韵

〔朱熹〕 〔宋〕

道有默识无言传,向来误矣空谈天。

只今断简窥蠹蚀,似向追蠡看虫旋。

始知古人有妙处,未遽秦谷随飞烟。

终然世累苦妨夺,下帷发愤那容专。

一心正尔思鹄至,两手欲救惊头然。

书空且复罢咄咄,屡舞岂暇陪仙仙。

功名况乃身外事,我马硉兀甘回鞭。

解颐果值得水井,鉴古亦会朝宗川。

两公知我不罪我,便可筑室分林泉。

十年灯下一夜语,闲日共赋舂容篇。

斋居感兴二十首

〔朱熹〕 〔宋〕

玄天幽且默,仲尼欲无言。

动植各生遂,德容自清温。

彼哉夸毗子,呫嗫徒啾喧。

但逞言辞好,岂知神监昏。

曰余昧前训,坐此枝叶繁。

发愤永刊落,奇功收一原。

斋居感兴二十首

〔朱熹〕 〔宋〕

哀哉牛山木,斤斧日相寻。

岂无萌檗在,牛羊复来侵。

恭惟皇上帝,降此仁义心。

物欲互攻夺,孤根孰能任。

反躬艮其背,肃容正冠襟。

保养方自此,何年秀穹林。

斋居感兴二十首

〔朱熹〕 〔宋〕

童蒙贵养正,孙弟乃其方。

鸡鸣咸盥栉,问讯谨暄凉。

奉水勤播洒,拥彗周室堂。

进趋极虔恭,退息常端庄。

劬书剧嗜炙,见恶逾探汤。

庸言戒粗诞,时行必安详。

圣途虽云远,发轫且勿忙。

十五志于学,及时起高翔。

斋居感兴二十首

〔朱熹〕 〔宋〕

圣人司教化,黉序育群材。

因心有明训,善端得深培。

天叙既昭陈,人文亦褰开。

云何百代下,学绝教养乖。

群居竞葩藻,争先冠伦魁。

淳风反沦丧,扰扰胡为哉。

斋居感兴二十首

〔朱熹〕 〔宋〕

西方论缘业,卑卑喻群愚。

流传世代久,梯接凌空虚。

顾盻指心性,名言超有无。

捷径一以开,靡然世争趋。

号空不践实,踬彼榛棘途。

谁哉继三圣,为我焚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