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徵,歘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富家的子弟不会饿死,清寒的读书人大多贻误自身。 韦大人你可以静静地细听,我把自己的往事向你直陈。 我在少年时候,早就充当参观王都的来宾。 先后读熟万卷书籍,写起文章,下笔敏捷好像有神。 我的辞赋能与扬雄匹敌,我的诗篇可跟曹植相近。 李邕寻求机会要和我见面,王翰愿意与我结为近邻。 自以为是一个超异突出的人,一定很快地身居要津。 辅助君王使他在尧舜之上,要使社会风尚变得敦厚朴淳。 平生的抱负全部落空,忧愁歌吟,决不是想优游退隐。 骑驴行走了十三年,寄食长安度过不少的新春。 早上敲过豪富的门,晚上追随肥马沾满灰尘。 吃过别人的残汤剩饭,处处使人暗中感到艰辛。 不久被皇帝征召,忽然感到大志可得到展伸。 但自己像飞鸟折翅天空坠落,又像鲤鱼不能跃过龙门。 我很惭愧,你对我情意宽厚,我深知你待我一片情真。 把我的诗篇举荐给百官们,朗诵着佳句,夸奖格调清新。 想效法贡禹让别人提拔自己,却又难忍受像原宪一样的清贫。 我怎能这样使内心烦闷忧愤,老是且进且退地厮混。 我要向东奔入大海,即将离开古老的西秦。 我留恋巍峨的终南山,还要回首仰望清澈的渭水之滨。 想报答你的“一饭之恩”,想辞别关心我的许多大臣。 让我像白鸥出现在浩荡的烟波间,飘浮万里有谁能把我纵擒?


注释

纨袴:指富贵子弟。 不饿死:不学无术却无饥饿之忧。 儒冠多误身:满腹经纶的儒生却穷困潦倒。这句是全诗的纲要。《潜溪诗眼》云:「此一篇立意也。」 丈人:对长辈的尊称。这里指韦济。 贱子:年少位卑者自谓。这里是少陵自称。请,意谓请允许我。具陈:细说。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句:指开元二十三年(西元七三五年)少陵以乡贡(由州县选出)的资格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的事。少陵当时才二十四岁,就已是「观国之光」(参观王都)的国宾了,故白「早充」。「观国宾」语出《周易·观卦·象辞》:「观国之光尚宾也」。 破万卷:形容书读得多。 如有神:形容才思敏捷,写作如有神助。 扬雄:字子雲,西汉辞赋家。 料:差不多。 敌:匹敌。 子建:曹植的字,曹操之子,建安时期著名文学家。 看:比拟。 亲:接近。 李邕:唐代文豪、书法家,曾任北海郡太守。杜少陵少年在洛阳时,李邕奇其才,曾主动去结识他。 王翰:当时著名诗人,《凉州词》的作者。 挺出:杰出。立登要路津:很快就要得到重要的职位。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句:如果自己得到重用的话,可以辅佐皇帝实现超过尧舜的业迹,使已经败坏的社会风俗再恢复到上古那样淳朴敦厚。这是当时一般儒者的最高政治理想。尧舜,传说中上古的圣君。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句:,想不到我的政治抱负竟然落空。我虽然也写些诗歌,但却不是逃避现实的隐士。 骑驴:与乘马的达官贵人对比。 三十载:用陶淵明「一去三十年」詩意,宋本均作「三十」。 旅食:寄食。 京华:京师,指长安。 主上:指唐玄宗。 顷:不久前。 见徵:被徴召。 歘然:忽然。 欲求伸:希望表现自己的才能,实现致君尧舜的志愿。 青冥却垂翅:飞鸟折翅从天空坠落。 蹭蹬:行进困难的样子。 无纵鳞:本指鱼不能纵身远游。这里是说理想不得实现,以上四句所指事实是:天宝六载(公元西元七四七年),唐玄宗下诏征求有一技之长的人赴京应试,杜少陵也参加了。宰相李林甫嫉贤妒能,把全部应试的人都落选,还上表称贺:「野无遗贤」。这对当时急欲施展抱负的杜少陵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句:承蒙您经常在百官面前吟诵我新诗中的佳句,极力加以奖掖推荐。 贡公:西汉人贡禹。他与王吉为友,闻吉显贵,高兴得弹冠相庆,因为知道自己也将出头。杜少陵说自己也曾自比贡禹,并期待韦济能荐拔自己。 难甘:难以甘心忍受。 原宪:孔子的学生,以贫穷出名。 怏怏:气愤不平。 踆踆:且进且退的样子。 东入海:指避世隐居。孔子曾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 去秦:离开长安。 报一饭:报答一饭之恩。春秋时灵辄报答赵宣子(见《左传·宣公二年》),汉代韩信报答漂母(见《史记·淮阴侯列传》),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报恩故事。 辞大臣:指辞别韦济。这两句说明赠诗之故。 白鸥:诗人自比。 没浩荡:投身于浩荡的烟波之间。 谁能驯:谁还能拘束我呢?


简介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是唐代诗人杜少陵的作品。此诗叙写了作者自己的才学以及生平志向和抱负,倾吐了仕途失意,生活困顿的窘状,并且抨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和政治现实。全诗慷慨陈词,抒写胸臆,是杜少陵自叙生平的一首重要诗作。


赏析

《东坡志林》:杜子美云「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盖灭没于烟波间耳。而宋敏求谓余云:鸥不解「没」,改作「波」字……便觉一篇神气索然也。 《野客丛书》:仆谓善为诗者,但形容浑涵气象,初不露圭角。玩味「白鸥波浩荡」之语,有以见沧浪不尽之意;且沧浪之中,见一白鸥,其浩荡之意可想,又何待言其出没邪?改此一字(按指改「波」为「没」),反觉意局。 《优古堂诗话》:杜《赠骥子》诗:「熟精《文选》理」,则其所取,亦自有本矣。如《赠韦左丞》诗,皆仿鲍明远《东武吟》:「主人且勿喧,贱子歌一言。」然古《咏香炉》诗:「四座且勿喧,愿听歌一言。」 《潜溪诗眼》:山谷言:文章必谨布置……如杜子美《赠韦见素》诗云:「纨裤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此一篇立意也,故使人静听而具陈之耳;自「甫昔少年日」至「再使风俗淳」,皆儒冠事业也;自「此意竟萧条」至「蹭蹬无纵鳞」,言误身如此也,则意举而文备。故已有是诗矣。……然宰相职在荐贤,不当徒爱人而已,士故不能无望,故曰「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果不能荐贤则去之可也,故曰「焉能心怏怏,秪是走踆踆」,又将入海而去秦也;然其去也,必有迟迟不忍之意,故曰「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则所知不可以不别,故曰「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夫如是可以相忘于江湖之外,虽见素亦不得而见矣,故曰:「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终焉。此诗前贤录为压卷,盖布置最得正体,如官府甲第厅堂房屋,各有定处,不可乱也。诗有一篇命意,有句中命意。如老杜上韦见素诗,布置如此,是一篇命意也。至其道迟迟不忍去之意,则曰「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其道欲与见素别,则曰「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此句中命意也。盖如此然后顿挫高雅。 《后村诗话》:《与韦左丞》五言二篇,当以古风为胜。 《对床夜语》:老杜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而至破万卷,则抑扬上下,何施不可;非谓以万卷之书为诗也。 《唐诗援》:宗子发曰:起二句潦倒悲愤,得此振起,以下二百言纵笔恣意,真有建瓴之势。 《唐诗归》:钟云:胆到,识到,力到,直直吐出,觉谦让者反琐甚,伪甚(「甫昔」四句下)。谭云:好大本事!不作诳语(「致君」二句下)。钟云:五字堪哭!堪笑(「暮随」句下)!谭云:英雄低首心肠(「残杯」二句下)。钟云:自「致君尧舜上」至此十句内,妙在说得屈伸悬绝之极。又云:李杜同负才名,同居乱世,李调羹赐锦不以为荣,杜冷炙残杯不以为辱,高人慢世,胸中各有所主(「残杯」二句下)。钟云:好前辈!今人不肯(「每于」二句下)。钟云:六句慢调(「窃效」六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刘辰翁曰:肮脏悲愤具见起语。周敬曰:此诗见公之抱负,而浩然之气,终不可回。唐汝洵曰:此杜壮年作。犹露鲍、谢蹊径。起便感激,豪气自在。周珽曰:句句转,字字快,烹炼极化,通体皆灵。 《杜臆》:前诗犹有颂丞语,此诗全篇陈情,诗题曰「赠」,似误。此篇非排律,亦非古风,直抒胸臆,如写尺牍;而纵横转折,感愤悲壮,缱绻踌躇,曲尽其妙。……末段愤激语,纡回婉转,无限深情。 《唐诗快》:英雄失路,满腹牢骚,虽有丈人,其如之何?肮脏悲愤,出口便见(开头二句下)。连用四人名,而两古两今,殊为奇肆(「赋料」四句下)。此自道素志耳,非大言也(「致君」二句下)。句法古甚(「甚愧」二句下)。 《杜工部诗说》:「骑驴」六句,极言困厄之状,略不自讳,隐然见抱负如彼,而厄穷乃如此,俗眼无一知己矣。 《杜诗详注》:诗到尾梢,他人几于力竭,公独滔滔滚滚,意思不穷,正所谓「篇终接混茫」也。然须玩其转折层次,不可增减,非汗漫敷陈者比。董养性曰:篇中皆陈情告诉之语,而无干望请谒之私,词气磊落,傲睨宇宙,可见公虽困踬之中、英锋俊采,未尝少挫也。 《义门读书记》:观唐代赠送之诗,惟老杜篇篇意思深长。此篇发端二语,气象褊迫,早年诗如此。此诗兼带齐梁气调。 《唐宋诗醇》:杜之五古,从占人变化而出,独辟境界。严羽谓其「宪章汉魏,取材六朝。其自得之妙,则先辈所谓集大成者」,王世贞谓其「以意为主,以独造为宗,以奇拔沉雄为贵」,是已。此篇起语兀傲;「甚愧丈人厚」二句叠语归题,别有风神;一结旷达,收转前半,意在言外,所谓「篇终接混茫」也。故前人多取为压卷。 《唐诗别裁》:抱负如此,终遭阻抑。然其去也,无怨怼之词,有「迟迟我行」之意,可谓温柔敦厚矣。 《读杜心解》:此应诏退下后,将归东都时作也。……起四句,愤激而有古趣。既以自提,兼提韦丈,开手老到。「甫昔」一段叙杜心也。志大言大,尤妙在「自谓」四句,横空盘郁。「此意」一段,慨失职也。而前八泛述,后四入事,关目清晰。「甚愧」至末,乃赠韦本旨,接法古朴而陡健。一结高绝,昌黎不及。 《十八家诗钞评点》:张云:「读书」二语沉雄。杜语专以沉雄擅长,然此二语,乃自道所得,乃其所以沉雄之由也。 《杜诗镜铨》:邵云:突兀二语,一肚皮牢骚愤激,信口冲出(首句下)。一篇之主(「儒冠」句下)。乐府调,开出全篇(「丈人」二句下)。 《唐宋诗举要》:吴曰:局势甚大,故以淡笔开拓(「丈人」二句下)。吴曰:反跌下文有神力,四句一气读(「自谓」四句下)。吴曰:转笔隽快(「此意」句下)。刘开:入得磊落。吴曰:接笔奇矗(「甚愧」句下)。吴曰:二语中截断多少语,所谓呜咽之音也(「焉能」二句下)。吴曰:此下雄奇万变,苍莽无端,不可一世矣(「今欲」句下)。吴曰:兜转万钧神力(「即将」二句下)。吴曰:收束尤超恣奇横,神变不测(「白鸥」二句下)。



送高三十五书记

〔杜甫〕 〔唐〕

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

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

饥鹰未饱肉,侧翅随人飞。

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

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

借问今何官,触热向武威。

答云一书记,所愧国士知。

人实不易知,更须慎其仪。

十年出幕府,自可持旌麾。

此行既特达,足以慰所思。

男儿功名遂,亦在老大时。

常恨结欢浅,各在天一涯。

又如参与商,惨惨中肠悲。

惊风吹鸿鹄,不得相追随。

黄尘翳沙漠,念子何当归。

边城有馀力,早寄从军诗。

赠李白·五古

〔杜甫〕 〔唐〕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羶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游龙门奉先寺

〔杜甫〕 〔唐〕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亭对鹊湖

〔杜甫〕 〔唐〕

新亭结搆罢,隐见清湖阴。

迹籍台观旧,气溟海岳深。

圆荷想自昔,遗堞感至今。

芳宴此时具,哀丝千古心。

主称寿尊客,筵秩宴北林。

不阻蓬荜兴,得兼梁甫吟。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

〔杜甫〕 〔唐〕

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

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

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

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

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清明二首(其二)

〔杜甫〕 〔唐〕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风水春来洞庭阔,白蘋愁杀白头翁。

清明二首

〔杜甫〕 〔唐〕

【其一】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

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其二】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锈中。

春水春来洞庭阔,白蘋愁杀白头翁。

寒雨朝行视园树

〔杜甫〕 〔唐〕

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甘此地无。

江上今朝寒雨歇,篱中秀色画屏纡。

桃蹊李径年虽故,栀子红椒艳复殊。

锁石藤稍元自落,倚天松骨见来枯。

林香出实垂将尽,叶蒂辞枝不重苏。

爱日恩光蒙借贷,清霜杀气得忧虞。

衰颜更觅藜床坐,缓步仍须竹杖扶。

散骑未知云阁处,啼猿僻在楚山隅。

题郑十八著作虔

〔杜甫〕 〔唐〕

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

乱后故人双别泪,春深逐客一浮萍。

酒酣懒舞谁相拽,诗罢能吟不复听。

第五桥东流恨水,皇陂岸北结愁亭。

贾生对鵩伤王傅,苏武看羊陷贼庭。

可念此翁怀直道,也沾新国用轻刑。

祢衡实恐遭江夏,方朔虚传是岁星。

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干死读书萤。

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

〔杜甫〕 〔唐〕

爱客尚书贵,之官宅相贤。

酒香倾坐侧,帆影驻江边。

翟表郎官瑞,凫看令宰仙。

雨稀云叶断,夜久烛花偏。

数语敧纱帽,高文掷彩笺。

兴饶行处乐,离惜醉中眠。

单父长多暇,河阳实少年。

客居逢自出,为别几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