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娘墓

真娘墓,虎丘道。

不识真娘镜中面,唯见真娘墓头草。

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

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

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在真娘的坟墓旁,有一条通往虎丘的小路。我无法辨认出镜子中真娘的面容,只能看到坟墓上长满了野草。 霜冻摧垮了桃李树,风折断了荷花莲蓬。真娘去世时仍然年轻。她娇嫩的肌肤已经不再坚固,世间珍贵之物难以持久。 难以持久,易于销散,塞北的花儿,江南的雪花。


注释

真娘:唐时吴中名妓。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六》:“真娘者,吴国之佳人也,时人比於钱塘苏小小,死葬吴宫之侧,行客慕其华丽,竞为诗题於墓树。”清·阎尔梅《观虎丘祭厉坛者》诗:“短簿簪花傩厉鬼,生公举箸饭真娘。”沉砺《虎丘吊阖闾》诗:“真娘声价艳千秋,多少新诗咏虎丘。”


简介

白居易的一生中,十分关心妇女的命运,曾经写下不少的诗作,从多角度反映在封建社会压迫下妇女们的不幸遭遇,其中包括那些沦为歌妓的少女们,对她们的悲惨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真娘墓》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真娘是唐代苏州著名的歌妓。据说她本是一个姓胡人家的女儿,父母双亡,孤苦伶仃,被骗堕入青楼,因容貌姣美、擅长歌舞而成为名噪一时的吴地佳丽。但她人品高洁,守身如玉,立志不受侮辱,为反抗鸨母的压迫而投缳自尽,葬身虎丘,墓在剑池之西的虎丘寺侧。白居易在敬宗宝历元年出任苏州刺史时,在一年多的任期内,曾十二次游历虎丘,并重开虎丘寺路,种植桃李莲荷二千馀株。并且在这一时期凭吊真娘墓时,怀着无限惋叹之情写下了此诗。 “真娘墓,虎丘道。不识真娘镜中面,唯见真娘墙头草。”意思是说:真娘的墓地就位于这著名的虎丘路旁,当我来到真娘墓前凭吊的时候,她那美丽的容颜再也见不到了,所见到的只有一座孤坟、荒草丛生而已。这里的“墙头”是坟墙上的意思。这四句在对真娘墓坐落之地和凭吊时所见的叙述中,已流露出诗人对这位洁身自好的薄命红颜的无限怜惜之情。 “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平生对世间上一切美好事物都无限怜爱的诗人,见到梅花的衰落、牡丹的枯萎、桃李的飘零、荷花的枯败都要感伤挽叹,对那些美丽纯洁的女性受到蹂躏、摧残更是痛心疾首。在白居易的诗集里,昭君的青冢、苏小小墓、燕子楼、馆娃宫,都留下了深情凭吊追悼的诗篇,因此当诗人来到真娘墓前,面对一抔黄土、坟头的荒草、想到当年容颜如玉的真娘,为了保持冰清玉洁的少女之身而投缳自尽的时候,正是青春烂熳之时,正像那初开的桃花、李花和莲花遭到凶猛的霜雪风雨摧残零落一样,这的确非常令人痛惜。诗人想:那手指像茅草的嫩芽、肌肤像凝冻的脂膏似的姣美的少女,岂能经受得起霜刀雪剑的摧残呢?世间上一切美好的事物为什么总是难以久存,造物主既然把那些美好的事物带到人间,为什么不让她们留连在世而总是过早地把她毁灭呢?“尤物”:突出的事物,多指美丽的女性。至此,诗人意犹未尽,心潮难平,被真娘的悲惨命运和坚贞不屈的性格深深地感动着。在真娘的墓前来回地徘徊着,反复地咏叹着。继而又写道:“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世间上一切美好的事物总是象那塞北之花、江南之雪那样来去匆匆,瞬间即逝,难以久留。诗写到这里。戛然而止,馀蕴无穷。这四句,不是诗意的简单重复,而是诗人感情的深化和升华,心潮难平的写照。高步瀛《唐宋诗举要》批云:“迳住,笔力高绝”。这四句正是“高绝”有力之笔。 这首诗的高明之处,在于诗人对真娘的美丽容颜、对她的无限惋惜和同情,对丑恶势力的无情鞭挞。对美好事物的怜爱,不从正面着笔,而采用博喻的手法,以初开的桃花、李花、荷花比喻真娘的锦瑟年华,用“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比喻真娘的姣美,用“塞北花、江南雪”比喻真娘生命的短暂,再以“风”、“霜”比喻那些摧残美好事物的邪恶势力。通过这一系列的形象比喻,使全诗对比鲜明,意象生动,意境深远,含蓄深致。全诗采用三字句与七字句交错的形式,不仅使诗的外形构筑兼有整饬的错综之美,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在参差错落的音节和诗行里融注着诗人痛苦、悲愤、惋惜、感伤的强烈感情,增强了全诗的艺术感染力。



妇人苦

〔白居易〕 〔唐〕

蝉鬓加意梳,蛾眉用心扫。

几度晓妆成,君看不言好。

妾身重同穴,君意轻偕老。

惆怅去年来,心知未能道。

今朝一开口,语少意何深。

愿引他时事,移君此日心。

人言夫妇亲,义合如一身。

及至死生际,何曾苦乐均。

妇人一丧夫,终身守孤孑。

有如林中竹,忽被风吹折。

一折不重生,枯死犹抱节。

男儿若丧妇,能不暂伤情。

应似门前柳,逢春易发荣。

风吹一枝折,还有一枝生。

为君委曲言,愿君再三听。

须知妇人苦,从此莫相轻。

隔浦莲

〔白居易〕 〔唐〕

隔浦爱红莲,昨日看犹在。

夜来风吹落,只得一回采。

花开虽有明年期,复愁明年还暂时。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唐〕

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

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

〔白居易〕 〔唐〕

馀杭邑客多羁贫,其间甚者萧与殷。

天寒身上犹衣葛,日高甑中未拂尘。

江城山寺十一月,北风吹沙雪纷纷。

宾客不见绨袍惠,黎庶未沾襦裤恩。

此时太守自惭愧,重衣复衾有馀温。

因命染人与针女,先制两裘赠二君。

吴绵细软桂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

劳将诗书投赠我,如此小惠何足论。

我有大裘君未见,宽广和暖如阳春。

此裘非缯亦非纩,裁以法度絮以仁。

刀尺钝拙制未毕,出亦不独裹一身。

若令在郡得五考,与君展覆杭州人。

醉歌

〔白居易〕 〔唐〕

罢胡琴,掩秦瑟,玲珑再拜歌初毕。

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

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

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

玲珑玲珑奈老何,使君歌了汝更歌。

画竹歌

〔白居易〕 〔唐〕

植物之中竹难写,故今虽画无似者。

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

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

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

野塘水边埼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

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

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

萧郎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

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

山石榴寄元九

〔白居易〕 〔唐〕

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

杜鹃啼时花扑扑,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

江城上佐闲无事,山下斸得厅前栽。

烂熳一阑十八树,根株有数花无数。

千房万叶一时新,嫩紫殷红鲜曲尘。

泪痕裛损燕支脸,剪刀裁破红绡巾。

谪仙初堕愁在世,姹女新嫁娇泥春。

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

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奇芳绝艳别者谁,通州迁客元拾遗。

拾遗初贬江陵去,去时正值青春暮。

商山秦岭愁杀君,山石榴花红夹路。

题诗报我何所云,苦云色似石榴裙。

当时丛畔唯思我,今日阑前只忆君。

忆君不见坐销落,日西风起红纷纷。

送春归

〔白居易〕 〔唐〕

送春归,三月尽日日暮时。

去年杏园花飞御沟绿,何处送春曲江曲。

今年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西江西。

帝城送春犹怏怏,天涯送春能不加惆怅。

莫惆怅,送春人。

冗员无替五年罢,应须准拟再送浔阳春。

五年炎凉凡十变,又知此身健不健。

好去今年江上春,明年未死还相见。

放旅雁

〔白居易〕 〔唐〕

九江十年冬大雪,江水生冰树枝折。

百鸟无食东西飞,中有旅雁声最饥。

雪中啄草冰上宿,翅冷腾空飞动迟。

江童持网捕将去,手携入市生卖之。

我本北人今谴谪,人鸟虽殊同是客。

见此客鸟伤客人,赎汝放汝飞入云。

雁雁汝飞向何处?

第一莫飞西北去。

淮西有贼讨未平,百万甲兵久屯聚。

官军贼军相守老,食尽兵穷将及汝。

健儿饥饿射汝吃,拔汝翅翎为箭羽。

山鹧鸪

〔白居易〕 〔唐〕

山鹧鸪,朝朝暮暮啼复啼,啼时露白风凄凄。

黄茅冈头秋日晚,苦竹岭下寒月低。

畬田有粟何不啄,石楠有枝何不栖?

迢迢不缓复不急,楼上舟中声闇入。

梦乡迁客展转卧,抱儿寡妇彷徨立。

山鹧鸪,尔本此乡鸟。

生不辞巢不别群,何苦声声啼到晓。

啼到晓,唯能愁北人,南人惯闻如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