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菜部·藜

释名 莱、红心灰蓼、鹤顶草、胭指菜。

气味 (叶)甘、平、微毒。

主治 叶捣烂涂诸虫伤,治白癜风。

茎烧灰,加水煎膏,点赘疣黑子,蚀恶肉。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本草纲目·菜部·龙须菜

〔李时珍〕 〔明〕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瘿结热气,利小便。

本草纲目·菜部·芋

〔李时珍〕 〔明〕

释名 土芝、蹲鸱。

气味 (芋子)辛、平、滑、有小毒。

(叶、茎)辛、冷、滑、无毒。

主治 芋子宽肠胃、疗烦热、破宿血、去死肌。

茎、叶敷疮肿、治蛇虫咬伤。

本草纲目·菜部·薯蓣

〔李时珍〕 〔明〕

释名 薯,土薯、山薯、山芋、山药、玉延。

气味 (根)甘、温、平、无毒。

主治 心腹虚胀,手足厥逆,不思饮食。

用薯蓣半生半炒为末。

每服二钱,米汤关定。

一天服二次。

禁口痢。

治方同上。

小便数多。

用薯蓣(矾水煮过)、白茯苓,等分为末。

每服二钱,水送下。

痰风喘急。

用生薯蓣(捣烂)半碗,加甘蔗汁半碗,和匀,北热一次饮服。

脾胃虚弱,不思饮食。

用薯蓣、白术各一两,人参七钱半,共研为末,加水和糊做成丸子,如小豆大。

每服四十至五十丸,米汤送下。

湿热虚泄。

用薯蓣、苍术等分,加饭做成丸子米汤送服。

肿毒初起。

用带泥的薯蓣、蓖麻子、糯米等分,水泡过,研细敷涂即散。

手足冻疮。

有薯蓣一截,磨泥敷上。

本草纲目·菜部·甘薯

〔李时珍〕 〔明〕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

功同薯蓣。

本草纲目·菜部·鹿角菜

〔李时珍〕 〔明〕

释名 猴葵。

气味 甘、大寒、滑、无毒。

主治 下热风气,疗小儿骨蒸热劳。

本草纲目·菜部·鹿藿

〔李时珍〕 〔明〕

释名 鹿豆、劳豆、野绿豆。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肠痈、瘰疬。

本草纲目·菜部·翘摇

〔李时珍〕 〔明〕

释名 摇车、野蚕豆、小巢菜。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利五脏、明耳目、去热风、止热疟、活血平胃。

本草纲目·菜部·睡菜

〔李时珍〕 〔明〕

释名 暝菜、绰菜、醉草、懒妇。

气味 甘、微苦、寒、无毒。

主治 心膈邪热,不得眠。

本草纲目·菜部·薇泥

〔李时珍〕 〔明〕

释名 垂水、野豌豆、大巢菜。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利水道、下浮肿、润大肠。

本草纲目·菜部·蕨

〔李时珍〕 〔明〕

气味 (萁、根)甘、寒、滑、无毒。

主治 去暴热,利水道。

用根烧灰油调,可治蛇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