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

卫霍元勋后,韦平外族贤。

吹笙只合在缑山,同驾彩鸾归去、趁新年。

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

他时一醉画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注释

南歌子:唐教坊曲名。隋唐以来曲多以「子」名,「子」有小的含义,大体属小曲。调名本自汉张平子《南都赋》:「坐南歌兮起郑舞」句,取淳于棼事。《金奁集》入「仙吕宫」。此词有单调、双调二体。单调者始自温飞卿词,因词有「恨春宵」句,名《春宵曲》。张子澄词本此添字,因词有「高捲水晶帘额」句,名《水晶帘》,又有「惊破碧窗残梦」句,名《碧窗梦》。郑子聃有《我爱沂阳好》词十首,更名《十爱词》。以温飞卿《南歌子·手里金鹦鹉》为正体,单调二十三字,五句三平韵。另有单调二十六字,五句三平韵。双调者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者始自毛熙震词,周美成、杨无咎、仲殊五十四字体,无名氏五十三字体,俱本此添字。仄韵者始自《乐府雅词》,惟石次仲词最为谐婉。周美成词名《南柯子》,程正伯词名《望秦川》,田不伐词有「帘风不动蝶交飞」句,名《风蝶令》。双调五十二字,前后阕各四句三平韵;双调五十四字,前后阕各四句三平韵等变体。 「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作「黄州腊月八日,饮怀民小阁」。 腊八:龙榆生笺:「《月令通考》:『南方专用腊月八日灌佛。宋朝东京,于此月都城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谓腊八粥。』《譬喻经》:『佛腊月八日,降伏六师,投佛请死。言佛以法水洗我心垢,今我请僧洗浴以除身秽,仍为常缘。』」 怀民:龙榆生笺:「东坡小品《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卫霍元勋后」句:傅子立注:「卫青、霍去病皆以军功为汉名将。」刘尚荣按:「详见《汉书·卷五十·卫青 霍去病列传》。」龙榆生笺:「潘安仁《西征赋》:『怀夫萧 曹 魏 邴之相,辛 李 卫 霍之将。』注:『卫 霍,谓卫青、霍去病也。』」 「韦平外族贤」句:傅子立注:「韦贤,其子玄成;平当,其子晏。班史云:『汉兴,惟韦、平父子至宰相。』」刘尚荣按:「见《汉书·卷七十一·平当列传》。又『玄成』避讳作『元成』,今据《汉书》改。」 缑(Gōu)山:傅子立注:「王子晋好吹笙,作凤鸣,浮丘公接以上山。三十馀年,乃使告其家人,见之缑氏,遂举手谢别而去。详解在《鹊桥仙》。」刘尚荣按:「事详《列仙传·王子乔》,又见《艺文聚类·卷四·〈岁时部·七月七日〉》、《艺文聚类·卷七·〈山部·嵩高山〉》及《太平广记·卷四·〈神仙·王子乔〉》,傅注多讹脱,至文理不通。今据《太平广记》录《列仙传》原文如次:『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山,三十馀年。后求之于山,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日﹞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亦立祠于缑氏及嵩山。』」龙榆生笺引《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馀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亦立祠于缑氏山下,及嵩高山首焉。」龙案缑氏山在今河南偃师县南。 同驾:傅注本误作「闻驾」,今从元延祐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校改。明吴讷钞本作「閒驾」。 彩鸾:傅子立注:「《传奇集》:『大和末,有书生文箫游钟陵,因中秋许仙君上升日,吴、蜀、楚、越女骈集,生亦往焉。忽遇一姝,风韵出尘,吟诗曰:「若能相伴陟仙坛,应得文箫驾(原作『笃』,据《类说》改)彩鸾。自有绣襦并甲帐,瑶台不怕雪霜寒。」生曰:「吾姓名其兆乎?此必神仙之俦侣也。」夜四鼓,姝与三四辈独秉烛登山。生潜蹑其后。姝觉,回首曰:「岂非文箫邪!」至绝顶,乃知其为女仙矣。彩鸾于生有夙契,遂同归钟陵。仅十载,后至会昌间,遂入越王山,各乘一虎,登仙而去。』」刘尚荣按:「事详裴铏(Xíng)《传奇集·文箫》。《类说·卷三十二·文箫》:『文箫抵钟陵西山,有许真君上升第。每岁中秋,士女栉比,多召名姝,夜与丈夫间立握臂连踏而唱。文生睹一姝歌曰:「若能相伴陟仙坛,应得文箫驾彩鸾。自有绣襦并甲帐,琼台不怕雪霜寒。」歌罢,秉烛,穿大松,陟山扪石。生亦潜蹑其踪,姝顾曰:「非文箫耶!」引至绝顶,侍卫甚严。有二仙娥持簿书请详断,多江湖没溺之事。某曰:「风波误杀孩稚」姝怒曰:「岂容易而误耶!」仙娥执书去。忽天地黯晦,风雷震怒,有仙童持天判云:「吴彩鸾以私欲泄天机,谪为民妻一纪。」姝与生携手下山,因诘夫人之先,姝曰:「我父吴先君,字猛,豫章人也。吾为仙,主阴籍六百年矣。睹色界,兴心遭责,子亦因吾可出世矣。」生不能自赡,夫人日写孙愐《唐韵》一部,每鬻五缗。仅十载,会昌初,与生奔越王山,作诗曰:「一班与两班,引入越王山。世数今逃尽,烟萝得再还。」是夜风雨。及明,樵者见二人各跨一虎,陟峰峦而去。』又,宋祝和甫《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十一·〈天时部·遇吴彩鸾〉》:『钟陵西山有游帷观,每至中秋,车马喧阗,数十里若阛阓(huán huì)。豪杰多召名姝善讴者,夜与丈夫间立,握臂连踏而唱,惟对答敏捷者胜。太和末,有书生文箫往观,睹一姝甚丽,其词曰:「若能相伴陟仙坛,应得文箫驾彩鸾。自有绣襦并甲帐,琼台不怕雪霜寒。」生意其神仙,植足不去,姝亦相盻。歌罢,独秉烛,穿大松径,将尽陟山,扪石冒险而升。生蹑其踪,姝曰:「莫是文箫耶!」相引,至一顶坦然之地后,忽风雨裂帷覆杌,俄有仙童持天判曰:「吴彩鸾以私欲泄天机,谪为民妻一纪。」姝乃与生下山,归钟陵。』另,《全唐诗·卷八百六十三·吴彩鸾》:『歌「若能相伴陟仙坛,应得文箫驾彩鸾。自有绣襦并甲帐,瑶台不怕雪霜寒。」』俱载此事,录诗同,述情节稍异。」龙榆生笺:「裴铏《传奇》:『钟陵西山有游帷观,每至中秋,车马喧阗。太和末,有书生文箫往观,忽遇一姝,甚丽,吟诗相引,至绝顶坦然之地。俄有仙童持天判曰:「吴彩鸾以私欲泄天机,谪为民妻一纪。」姝乃与生下,归钟陵。』《山海经》:『女床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彩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 浴佛:傅子立注:「《法云记》:『佛于周穆王二年癸未,年三十,将成道,以腊月八日浴,食乳粥等。』」 他时:龙榆生校:「傅注本『他时』作『他年』。」与今见傅注各本不符,俟再考。 江边:傅注本「边」字原阙,珍重阁本眉批:「原本脱『边』字。」今据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补。



临江仙·诗句端来磨我钝

〔苏轼〕 〔宋〕

诗句端来磨我钝,钝锥不解生铓。

欢颜为我解冰霜。

酒阑清梦觉,春草满池塘。

应念雪堂坡下老,昔年共采芸香。

功成名遂早还乡。

回车来过我,乔木拥千章。

减字木兰花·江南游女

〔苏轼〕 〔宋〕

江南游女,问我何年归得去。

雨细风微,两足如霜挽纻衣。

江亭夜语,喜见京华新样舞。

莲步轻飞,迁客今朝始是归。

减字木兰花·琴

〔苏轼〕 〔宋〕

神闲意定,万籁收声天地静。

玉指冰弦,未动宫商意已传。

悲风流水,写出寥寥千古意。

归去无眠,一夜馀音在耳边。

无愁可解

〔苏轼〕 〔宋〕

光景百年。

看便一世。

生来不识愁味。

问愁何处来。

更开解个甚底。

万事从来风过耳。

何用不著心里。

你唤做、展却眉头。

便是达者。

也则恐未。

此理。

本不通言。

何曾道欢游。

胜如名利。

道却浑是错。

不道如何即是?

这里元无我与你。

甚唤做、物情之外。

若须待醉了。

方开解时。

问无酒、怎生醉?

点绛唇·闲倚胡床

〔苏轼〕 〔宋〕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

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十拍子·白酒新开九醞

〔苏轼〕 〔宋〕

白酒新开九醞,黄花已过重阳。

身外傥来都是梦,醉里无何即是乡。

东坡日月长。

玉粉旋烹茶乳,金齑新捣橙香。

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

狂夫老更狂。

西江月·重阳栖霞楼作

〔苏轼〕 〔宋〕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

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

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好事近·黄州送君猷

〔苏轼〕 〔宋〕

红粉莫悲啼,俯仰半年离别。

看取雪堂坡下,老农夫凄切。

明年春水漾桃花,柳岸隘舟楫。

从此满城歌吹,看黄州阗咽。

醉蓬莱·余谪居黄,三见重九,毎岁与太守徐君猷会于栖霞。今年公将去,乞郡湖南。念此惘然。故作是词

〔苏轼〕 〔宋〕

笑劳生一梦,羁旅三年,又还重九。

华发萧萧,对荒园搔首。

赖有多情,好饮无事,似古人贤守。

岁岁登高,年年落帽,物华依旧。

此会应须烂醉,仍把紫菊红萸,细看重嗅。

摇落霜风,有手栽双柳。

来岁今朝,为我西顾,酹羽觞江口。

会与州人,饮公遗爱,一江醇酎。

菩萨蛮·赠徐君猷笙妓

〔苏轼〕 〔宋〕

碧纱微露纤纤玉,朱唇渐暖参差竹。

越调变新声,龙吟澈骨清。

夜阑残酒醒,惟觉霜袍冷,不见敛眉人,燕脂觅旧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