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墓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渚蘋溪草犹堪荐,大雅遗风不可闻。


写人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在采石江边,无边的野草围绕坟地,远接白云。 可悲的是这荒坟深穴中的枯骨,曾经写过惊天动地的诗文。 只要是诗人,大都命运不好,而诗人穷困失意,谁也没有超过李君。


注释

李白墓:唐代大诗人李白死于当涂(今属安徽),初葬龙山,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正月迁葬青山。今安徽马鞍山南采石山下采石镇犹存墓址。过往诗人到此多有吟咏。 采石:即采石矶,原名牛渚矶,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东岸,为牛渚山北部突出江中而成,江面较狭,形势险要,自古为大江南北重要津渡,也是江防重镇。相传为李白醉酒捉月溺死之处。有太白楼、捉月亭等古迹。 田:指墓地。 可怜:可叹,可悲。 荒垄:荒芜的坟墓。 穷泉:泉下,指埋葬人的地下,墓中。 惊天动地:形容发生的事情极不寻常,令人震惊。这是对李白诗文的高度评价,认为可以感动天地。 但是:但凡是、只是。 薄命:命运不好,福分差。 就中:其中。 沦落:落魄,穷困失意。 君:指李白。


简介

《李白墓》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诗。此诗写李白墓地的简陋和荒凉,对李白诗文成就表示了由衷的推崇和钦慕,同时对李白生前的落魄和身后的萧条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不平。全诗包孕丰富,感慨深沉。 李白诗名垂于千古,但生前遭遇不幸,漂泊沦落,死后萧条,墓地简陋。斯人而有斯遇,诗人凭吊之际,自是感慨万千。诗中写李白墓地的荒凉,对李白诗文成就表示了由衷的推崇和钦慕,而对其一生潦倒,更寄予了无限的同情。 诗的开头两句写李白墓地的简陋和荒凉,通过对李白墓周边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了一片萧索悲凉的气氛。“可怜”两句说可怜那躺在荒野黄泉下的寒骨,当他活在人世的时候,曾经写出过惊天动地的诗文。这里通过“可怜”、“曾有”这样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词语,鲜明地展示出了李白诗文的伟大和一代诗仙死后墓地的凄凉这一矛盾,直接地表现出了诗人的悲愤之情。尽管死后凄凉冷漠,但李白是不朽的,他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诗文永远留在人间,永远为人们所喜爱。最后两句提出诗人多薄命,而李白才愈高则命愈薄的问题,表达了诗人对李白起伏坎坷的一生深切的同情和不平,也从侧面再次赞颂了李白的伟大。结尾言不尽而意亦不尽,耐人寻味。 此诗的形式采用七律变体,六句包孕丰富,感慨深沉。全诗用李白杰出的成就,与李白坎坷的命运、死后墓地荒凉和后世文坛的暗淡组成了多重对比,从而赋予了作品惊心动魄的艺术感染力。



种桃杏

〔白居易〕 〔唐〕

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

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

感樱桃花因招饮客

〔白居易〕 〔唐〕

樱桃昨夜开如雪,鬓发今年白如霜。

渐觉花前成老丑,何曾酒后更颠狂。

谁能闻此来相劝,共泥春风醉一场。

喜山石榴花开

〔白居易〕 〔唐〕

忠州州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时树。

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

赤玉何人少琴轸,红缬谁家合罗裤。

但知烂熳恣情开,莫怕南宾桃李妒。

寒食夜

〔白居易〕 〔唐〕

四十九年身老日,一百五夜月明天。

抱膝思量何事在,痴男騃女唤秋千。

房家夜宴喜雪戏赠主人

〔白居易〕 〔唐〕

风头向夜利如刀,赖此温炉软锦袍。

桑落气薰珠翠暖,柘枝声引管弦高。

酒钩送盏推莲子,烛泪黏盘垒蒲萄。

不醉遣侬争散得,门前雪片似鹅毛。

十二年冬江西温暖喜元八寄金石棱

〔白居易〕 〔唐〕

今冬腊候不严凝,暖雾温风气上腾。

山脚崦中才有雪,江流慢处亦无冰。

欲将何药防春瘴,只有元家金石棱。

赠韦炼师

〔白居易〕 〔唐〕

浔阳迁客为居士,身似浮云心似灰。

上界女仙无嗜欲,何因相顾两裴回。

共疑过去人间世,曾作谁家夫妇来。

自题

〔白居易〕 〔唐〕

功名宿昔人多许,宠辱斯须自不如。

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

马头觅角生何日,石火敲光住几时。

前事是身俱若此,空门不去欲何之。

偶然二首

〔白居易〕 〔唐〕

火发城头鱼水里,救火竭池鱼失水。

乖龙藏在牛领中,雷击龙来牛枉死。

人道蓍神龟骨灵,试卜鱼牛那至此。

六十四卦七十钻,毕竟不能知所以。

偶然二首

〔白居易〕 〔唐〕

楚怀邪乱灵均直,放弃合宜何恻恻。

汉文明圣贾生贤,谪向长沙堪叹息。

人事多端何足怪,天文至信犹差忒。

月离于毕合滂沱,有时不雨何能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