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白鹿洞书院

昔人读书地,町疃白鹿场。

世道有升降,兹焉更表章。

矧今中兴年,治具一以张。

弦歌独不嗣,山水无辉光。

荒榛适剪除,圣谟已汪洋。

亦有皇华使,肯来登此堂。

问俗良恳恻,怀贤增慨慷。

雅歌有馀韵,绝学何能忘。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古人读书的地方,就是田野和村庄里的白鹿场。 世道有升有降,于是更能显现人的品质。 尤其如今是中兴的年代,治理的方法可以推广。 学习的传统不可失去,山水景色也应有光彩。 乱草和杂草都要清除,圣人的教诲已经广泛传播。 也有皇帝派人,愿意到这里来登堂学习。 询问世俗的知识,怀念贤人增添忧愤之情。 雅韵的诗歌还有余韵,绝世的学问怎么能够忘记。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白鹿洞书院

〔朱熹〕 〔宋〕

城中东北望,五老何苍苍。

下有前朝寺,一原颇深藏。

门前林涧幽,屋后云木荒。

闲窗亦明洁,著此瑞锦张。

更能理枯筇,步上林北冈。

仰视天宇阔,俯瞰江流长。

受书彼何人,姓字不足详。

竹帛有遗臭,桂树徒芬芳。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白鹿洞书院

〔朱熹〕 〔宋〕

蹑石循急涧,穿林度重冈。

俯入幽谷邃,仰见奇峰苍。

李公英妙年,读书此云房。

一去上台阁,致身何慨慷。

苏公记藏书,文字有耿光。

馀事亦骚雅,戏墨仍风霜。

两公不归来,岁月忽已荒。

何用建遗烈,寒泉荐孤芳。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白鹿洞书院

〔朱熹〕 〔宋〕

两岸苍壁对,直下成斗绝。

一水从中来,涌潏知几折。

石梁据其会,迎望远明灭。

倏至走长蛟,捷来翻素雪。

声雄万霹雳,势倒千嵽嵲。

足掉不自持,魂惊讵堪说。

老仙有妙句,千古擅奇崛。

尚想化鹤来,乘流弄明月。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白鹿洞书院

〔朱熹〕 〔宋〕

凌兢度三峡,窈窕复一原。

绝壁拥苍翠,奔流逝潺湲。

闻昔避世人,寄此茅三间。

壮节未云远,高风杳难攀。

深寻得遗墟,缚屋临清湾。

坐睨寒木杪,飞泉閟云关。

兹游非昔游,累解身复闲。

保此清净退,当歌不能谖。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白鹿洞书院

〔朱熹〕 〔宋〕

空山龙卧处,苍峭神所凿。

下有寒潭幽,上有明河落。

我来爱佳名,小筑寄幽壑。

永念千载人,丹心岂今昨。

英姿俨绘事,凛若九原作。

寒藻荐芳馨,飞泉奉明酌。

公来识此意,顾步惨不乐。

抱膝一长吟,神交付冥漠。

读诸友游山诗卷不容尽和和首尾两篇其二

〔朱熹〕 〔宋〕

向来结友寻名山,下穷绝壑高危颠。

胡为一旦堕尘网,五老在望心茫然。

青牛底处有行迹,白鹿几时同正员。

清游带雨想幽绝,妙处只恐诗中传。

夜坐有感

〔朱熹〕 〔宋〕

秋堂天气清,坐久寒露滴。

幽独不自怜,兹心竟谁识。

读书久已懒,理郡更无术。

独有忧世心,寒灯共萧瑟。

秋日告病斋居奉怀黄子厚刘平父及山间诸兄友

〔朱熹〕 〔宋〕

出山今几时,忽忽岁再秋。

江湖岂不永,我兴终悠悠。

况复逢旱魃,农亩无馀收。

赤子亦何辜,黄屋劳深忧。

而我忝朝寄,政荒积?尤。

怀疴卧空阁,恻怆增绸缪。

东南望故山,上有玄烟浮。

平生采芝侣,寂寞今焉俦。

朝游云峰巅,夕宿寒岩幽。

为我泛瑶瑟,泠然发清讴。

裂笺寄晨风,问我君何求。

洪涛捩君柁,狭硖摧君辀。

君还苦不早,无乃非良谋。

再拜谢故人,低徊更包羞。

桂华幸未歇,去矣从君游。

伏蒙某官宠示和陶见寄旧作伏读叹仰又感知待期许之意盖非一日率易次韵少见谢臆伏惟矜怜有以教之

〔朱熹〕 〔宋〕

吾公抱经济,轩冕非所欣。

向来清禁闼,本自山林人。

浩歌归去来,神交邈何因。

一朝脱冠去,妙境聊同臻。

谓予虽后来,臭味亦有闻。

赓词久见属,重以告语勤。

荒寒想高风,令人思无邻。

甘棠矧在此,踯躅晴湖滨。

奉答张彦辅戏赠之句

〔朱熹〕 〔宋〕

已驱送客车,复著登山屐。

未论窥临快,且脱诗酒厄。

从今谨出入,保此颐正吉。

不柰岁寒心,于公有深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