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白鹿洞书院

蹑石循急涧,穿林度重冈。

俯入幽谷邃,仰见奇峰苍。

李公英妙年,读书此云房。

一去上台阁,致身何慨慷。

苏公记藏书,文字有耿光。

馀事亦骚雅,戏墨仍风霜。

两公不归来,岁月忽已荒。

何用建遗烈,寒泉荐孤芳。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跟随石头穿越急流,穿过林间越过陡峭的山岭。 低头进入幽谷深处,抬头看见奇特苍凉的山峰。 李公英年少有异禀,读书便在这云房。 一去登上高台阁,心中慨慷激昂。 苏公记着藏书,文字闪耀着明亮光芒。 其他琐事也充满了诗意,戏笔仍然带着风霜的气息。 两位先贤不再归来,岁月已经变得荒芜。 何必再建造遗迹,冷泉上荐独立的芳香。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白鹿洞书院

〔朱熹〕 〔宋〕

两岸苍壁对,直下成斗绝。

一水从中来,涌潏知几折。

石梁据其会,迎望远明灭。

倏至走长蛟,捷来翻素雪。

声雄万霹雳,势倒千嵽嵲。

足掉不自持,魂惊讵堪说。

老仙有妙句,千古擅奇崛。

尚想化鹤来,乘流弄明月。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白鹿洞书院

〔朱熹〕 〔宋〕

凌兢度三峡,窈窕复一原。

绝壁拥苍翠,奔流逝潺湲。

闻昔避世人,寄此茅三间。

壮节未云远,高风杳难攀。

深寻得遗墟,缚屋临清湾。

坐睨寒木杪,飞泉閟云关。

兹游非昔游,累解身复闲。

保此清净退,当歌不能谖。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白鹿洞书院

〔朱熹〕 〔宋〕

空山龙卧处,苍峭神所凿。

下有寒潭幽,上有明河落。

我来爱佳名,小筑寄幽壑。

永念千载人,丹心岂今昨。

英姿俨绘事,凛若九原作。

寒藻荐芳馨,飞泉奉明酌。

公来识此意,顾步惨不乐。

抱膝一长吟,神交付冥漠。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白鹿洞书院

〔朱熹〕 〔宋〕

休沐聊命驾,驾言何所之。

行寻庆云寺,想像昭陵时。

门前杉径深,屋后杉色奇。

空山岁年晚,郁郁凌寒姿。

当年雨露恩,千载有馀滋。

匠石不敢睨,孤标俨相持。

更启石室藏,仰瞻天像垂。

愿以清净化,永为太平基。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白鹿洞书院

〔朱熹〕 〔宋〕

奇哉康山阳,双剑屹对起。

上有横飞云,下有瀑布水。

崩腾复璀璨,佳丽更雄伟。

势从三梁外,影落明湖里。

平生两仙句,咏叹深仰止。

三年落星湾,怅望眼空眯。

今朝随杖屦,得此弄清泚。

更诵玉虹篇,尘襟谅昭洗。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白鹿洞书院

〔朱熹〕 〔宋〕

城中东北望,五老何苍苍。

下有前朝寺,一原颇深藏。

门前林涧幽,屋后云木荒。

闲窗亦明洁,著此瑞锦张。

更能理枯筇,步上林北冈。

仰视天宇阔,俯瞰江流长。

受书彼何人,姓字不足详。

竹帛有遗臭,桂树徒芬芳。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白鹿洞书院

〔朱熹〕 〔宋〕

昔人读书地,町疃白鹿场。

世道有升降,兹焉更表章。

矧今中兴年,治具一以张。

弦歌独不嗣,山水无辉光。

荒榛适剪除,圣谟已汪洋。

亦有皇华使,肯来登此堂。

问俗良恳恻,怀贤增慨慷。

雅歌有馀韵,绝学何能忘。

读诸友游山诗卷不容尽和和首尾两篇其二

〔朱熹〕 〔宋〕

向来结友寻名山,下穷绝壑高危颠。

胡为一旦堕尘网,五老在望心茫然。

青牛底处有行迹,白鹿几时同正员。

清游带雨想幽绝,妙处只恐诗中传。

夜坐有感

〔朱熹〕 〔宋〕

秋堂天气清,坐久寒露滴。

幽独不自怜,兹心竟谁识。

读书久已懒,理郡更无术。

独有忧世心,寒灯共萧瑟。

秋日告病斋居奉怀黄子厚刘平父及山间诸兄友

〔朱熹〕 〔宋〕

出山今几时,忽忽岁再秋。

江湖岂不永,我兴终悠悠。

况复逢旱魃,农亩无馀收。

赤子亦何辜,黄屋劳深忧。

而我忝朝寄,政荒积?尤。

怀疴卧空阁,恻怆增绸缪。

东南望故山,上有玄烟浮。

平生采芝侣,寂寞今焉俦。

朝游云峰巅,夕宿寒岩幽。

为我泛瑶瑟,泠然发清讴。

裂笺寄晨风,问我君何求。

洪涛捩君柁,狭硖摧君辀。

君还苦不早,无乃非良谋。

再拜谢故人,低徊更包羞。

桂华幸未歇,去矣从君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