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日报后

一生走仁义,自谓性所有。

未甘师古人,况逐筲与斗。

戊庚逮今兹,躁进互击掊。

谬兴种族论,国事迫解纽。

惟予倡群学,荡荡辟天牖。

滔天几漂山,终欲关其口。

彼曹身倏灭,污我冀不朽。

甚黠亦可怜,笑骂颜孔厚。

诸公工罔上,抚中果安否?

名德既不昌,颜回岂为寿!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答夏剑臣

〔郑孝胥〕 〔清〕

深人何妨作浅语,浅人好深终非深。

观人以此得八九,能辨深浅真知音。

夏君善我比子尹,子尹绝肆吾所畏。

冷情暖思却难同,饮水自知在馀味。

旧学商量今有几,终让义宁陈君耳。

夏君才调更清真,长吉谁能加以理。

题海昌徐垣云柯乡思亲图

〔郑孝胥〕 〔清〕

奋身赴清流,以策全儿女。

儿老苦思亲,亲亡才廿许。

孰能减己龄,持以寿阿母。

不惮伤君心,少孤自哀楚。

丁叔雅示猿叟书册

〔郑孝胥〕 〔清〕

猿叟吾酷爱,谓可追杨风。

玩其使笔处,如开两石弓。

篆书到阳冰,分书迈蔡钟。

真行已小低,米董一扫空。

主张在北碑,摆脱馀颜公。

常熟夸意态,雅步颇雍容。

视何究莫逮,飞走技不同。

丁叔雅示猿叟书册

〔郑孝胥〕 〔清〕

目中有猿叟,他书不能观。

久久渐自厌,愈观还不安。

坡公诮嵬騀,苦骄实至言。

鲁直晚言书,欹倒宁不完。

稍会二子意,转愁笔墨痕。

叟固吾不欺,世外自有天。

狄楚青属题明人墨迹三种于公谦

〔郑孝胥〕 〔清〕

景泰能守国,太上竟得返。

于谦不世功,戮之岂无赧。

小人竞功名,朝事几覆反。

怀才卒难全,翰墨空挂眼。

沈友卿周顺卿刘厚生招游惠山

〔郑孝胥〕 〔清〕

惠山以泉鸣天下,早岁独游谁见迓。

解衣小坐漪澜堂,惟爱清泠盈石罅。

识君恨晚二十年,好事重来览台榭。

楼廊墙宇互遮蔽,名胜翻憎困构架。

贵游子弟岂知山,徒侈祠堂竞陵跨。

稍登高处始出世,郁郁郊原尽桑柘。

锡山一峰伏复起,断塔著天如仰射。

河流城市相掩映,遥指帆樯认湾汊。

茧稻岁易六百万,富甲数郡真可霸。

既富教之古有云,成俗方看待文化。

桥头从倚恋山色,窥客时时过娇姹。

诸君娱我期尽欢,画舫清歌入深夜。

此游乐甚当再来,谋为东坡筑精舍。

端午桥制军属题余忠宣楷书卷

〔郑孝胥〕 〔清〕

尚书重忠义,甚喜得余阙。

五百七十年,向往记岁月。

阙称善楷书,此卷果精密。

气出乌丝阑,严整见风骨。

释褐授泗州,结习殊未脱。

当时为谁写,郑重署官阀。

安知弄翰手,挥戈乃尤杰。

孤立万贼中,江淮赖全活。

屯田治战具,经营非苟率。

大厦既难支,终为寇所没。

翰林辞不往,守死信苦节。

书生任军旅,所恃祇抗烈。

戍边虽生还,望古犹郁勃。

三月十二日四十八岁初度是日自上海赴南京

〔郑孝胥〕 〔清〕

平生自谓刚,百炼成绕指。

丑枝还着花,一笑诚可已。

相欢曾几时,往事同覆水。

奇情谁能羁,绝世骋恢诡。

勇决实起予,我乃不如尔。

龙剑何必合,小别辄万里。

琅琊王伯舆,区区为情死。

三月十二日四十八岁初度是日自上海赴南京

〔郑孝胥〕 〔清〕

坐思老来味,零落期渐近。

击碎珊瑚枝,于意终有吝。

解兵虽经年,世故犹相慁。

奔波谁汝役,缩手亦霜鬓。

今辰愈不乐,新齿恩爱刃。

心知无万全,策马突坚阵。

袖中衔诗本,怏怏入吴郡。

形骸何足道,所惜在方寸。

二月廿六日雨中诣雨花台安隐寺奠顾五子朋

〔郑孝胥〕 〔清〕

清明俄已过,云气暗建业。

欲寻野哭地,度此风雨劫。

顾五未入土,扣棺奈长阖。

素帷手自褰,吞泪久于邑。

当时分手易,岂意遂难合。

回思前世事,迷罔魂旋接。

病僧讶吾状,累问曾不答。

我曹时既逝,待死等荷锸。

沉吟起酹酒,何用恋一霎。

肩舆下高冈,苦雾泳城堞。

照眼小桃红,泫然更承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