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菜部·紫菜

释名 紫软。

气味 甘、寒、无毒。

附方 烦热、病瘿瘤脚气者,宜食本品。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本草纲目·菜部·南瓜

〔李时珍〕 〔明〕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补中益气。

本草纲目·菜部·胡瓜

〔李时珍〕 〔明〕

释名 黄瓜。

气味 甘、寒、有小毒。

主治 水病肚胀,四肢浮肿。

用胡瓜一个,破开,连了以醋煮一半至烂,空心服,一次吃完。

不久即可把水排出。

咽喉肿痛。

用老黄瓜一个,去子,填满硭硝,阴干为末。

每取少许吹喉内。

火眼赤痛。

用老黄瓜一条,上开小孔,去瓤,填满硭硝,悬挂阴凉处,等硝透出来后,刮下收存。

点眼,甚效。

本草纲目·菜部·丝瓜

〔李时珍〕 〔明〕

释名 天丝瓜、天罗、布瓜、蛮撤、鱼鲛。

气味 (瓜)甘、平、无毒。

主治 痘疮不快。

用老丝瓜近蒂三寸,连皮烧存性,研为末,砂糖水送服。

痈疽不敛,疮口很深。

有丝瓜捣汁频频涂搽。

风热肋肿。

用丝瓜烧存性,研为末,水调涂搽。

坐板疮。

用线瓜皮焙干,研为末,烧酒调匀涂搽。

手足冻疮。

用老丝瓜烧存性,调腊猪油涂搽。

痔漏脱肛。

用丝瓜烧灰、多年石灰、雄黄各五钱,共研为末,以猪胆、鸡蛋清及香油调药敷贴,直至脱肠收上。

肠风下血。

用霜后干丝瓜烧存性,研为末,空心服二钱,酒送下。

血崩。

用老丝瓜烧灰、棕榈烧灰等分,盐酒或盐汤送服。

乳汁不通。

用丝瓜连子烧存性,研为末,酒送服一、二钱,厚盖发汗即通。

小肠气痛,绕脐冲心。

用老丝瓜连蒂烧存性,研为末。

每服三钱,热酒调下。

病重者服两、三次即消。

卵肿偏坠。

用老丝瓜烧存性,研为末,炼蜜调成膏。

每晚以好酒关服一匙。

腰痛。

用丝瓜子炒焦,捣烂,酒送服。

以渣敷痛处。

喉闭肿痛。

用丝瓜研汁灌下。

化痰止咳。

用丝瓜烧存性,研为末,加枣内做成丸子,如弹子大。

每服一丸,温酒送下。

风气了牙痛。

用生丝瓜一个,擦盐火烧存性,研为末频频擦牙,涎尽即愈。

如肋肿,可用末调水敷贴。

此方治蛀牙无效。

刀疮。

用古石灰、新石灰、丝瓜根叶、韭菜根各等分,捣至极烂,作成饼,阴干,研末涂搽。

止血、定痛,生肌,有特效。

诸疮久溃。

用丝瓜老根熬水洗搽。

本草纲目·菜部·苦瓜

〔李时珍〕 〔明〕

释名 锦荔枝、癞葡萄。

气味 (瓜)苦、寒、无毒。

(子)苦、甘、无毒。

主治 (瓜)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

(子)益气壮阳。

本草纲目·菜部·石莼

〔李时珍〕 〔明〕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利小便,治风秘不通,五膈气,并脐下结气,煮汁饮之。

胡人用治疳疾。

本草纲目·菜部·冬瓜

〔李时珍〕 〔明〕

释名 白瓜、水芝、地芝。

气味 白冬瓜:甘、微寒、无毒。

瓜练:甘、平、无毒。

白瓜子:甘、平、无毒。

主治 白冬瓜: 1、消渴不止。

冬瓜一枚,削皮,埋湿地中一日,取出破开,饮其汁水。

或将瓜烧熟,绞汁饮服亦可。

2、浮肿喘满。

用大冬瓜一枚,切盖去瓤,填入赤小豆,加盖封固,晒干、埋糯糠中火煨,火尽后,取瓜切片,同豆焙干为末,加水、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七十丸,煎冬瓜子汤送下。

一天服三次,以小便畅通为度3、痔疮肿痛。

用冬瓜煎汤洗。

4、热毒、痱子。

用冬瓜切片摩涂。

瓜练(瓜瓤): 1、消渴烦乱。

用干冬瓜瓤一两煎水服。

2、水肿,小便少。

用冬瓜瓤煎水服。

白瓜子(冬瓜仁): 1、补肝明目。

用冬瓜仁七程式,包布袋内,投主沸汤中几次,取出晒干,再在清酒中泡两晚。

晒干研为末。

每天服一匙。

又方:取瓜子三、五升,去皮为丸,每日空心服十丸。

2、男子白浊。

用陈冬瓜仁(炒)研为末。

每服五钱,空心服,米汤送下。

3、女子白带。

治方同上。

瓜皮: 1、跌打损伤。

用干冬瓜皮一两、真牛皮胶一两,锉入锅内,炒存性,研为末。

每服五钱,好酒热后送下。

服药后厚盖静卧,有微汗,痛即减。

2、腰闪痛。

用冬瓜皮烧研,酒送服一钱。

本草纲目·菜部·苦瓠

〔李时珍〕 〔明〕

释名 苦瓠、匏瓜。

气味 (瓤、子)苦、寒、有毒。

主治 黄疸肿满。

有苦瓠瓤如在枣大小,泡童便中一时,取出两小团塞鼻孔中,深吸气。

有黄水排出,几次后即愈。

又方:用瓠瓤熬黄为末,每服半钱,一天服一次,十天病愈。

水肿,头面肿大。

有好苦瓠白瓤,分捻如豆粒,以面裹住煮开。

空心服七枚,当有水排出,人转瘦好愈。

二年内忌咸物。

又方:用苦瓠瓤一两,微炒,研末。

每天服一钱,稀饭送下。

通身水肿。

用苦瓠末(炒)二两、苦苈五分,捣烂合成丸子,发啵豆大。

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有水排出为止。

又方:用苦瓠末五分、大枣七枚,合捣成丸。

先服三丸,隔一小时左右,再服三丸,有水排出后更服一丸。

小便不通。

有革瓠子三十枚(炒)、蝼蛄三个(焙),共研为末。

每服一钱,冷水送下。

风痰头痛。

取苦瓠膜汁,以苇管灌入鼻中,有气上冲脑门,不久恶涎流下,病即愈。

如在治疔过程中出现头晕现象,不用疑忌。

有干苦瓠膜浸汁,或用苦瓠子研末,海外侨胞入鼻中亦有效。

牙痛。

用壶卢子半升,加水五升煎成三升,含漱。

和茎叶煎汁含漱亦可。

恶疮癣癞。

用苦瓠一枚煮汁涂搽。

痔疮肿痛。

用苦壶卢、苦荬煎汤,先薰后洗。

洗后以熊胆、密陀僧、胆矾、片脑合研为末,敷患处。

耳出脓。

有干瓠子一分、黄连半钱,共研为末。

先耳揩净,海外侨胞末少许入耳。

一天二次 一切瘘疮。

用霜后收采和晒干的苦瓠花研为末,敷患处。

本草纲目·菜部·壶卢

〔李时珍〕 〔明〕

释名 瓠瓜、匏瓜。

气味 (壶瓠)甘、平、滑、无毒。

主治 除烦,治心热,利小肠,润心肺,疗心淋,消黄肿。

本草纲目·菜部·石花菜

〔李时珍〕 〔明〕

释名 琼枝,并以形名之。

气味 甘、咸、大寒、滑、无毒。

主治 去上焦浮热,发下部虚寒。

本草纲目·菜部·茄

〔李时珍〕 〔明〕

释名 落苏、昆化瓜、草鳖甲。

气味 (茄子)甘、微寒、无毒。

主治 妇女月经血黄。

用黄茄子切开,阴干为末。

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肠风下血。

用经霜茄连蒂烧盛存性,研为末。

每天服二小匙,空心服,温酒送下。

又方:取大茄种三枚,每用一枚包湿纸中煨熟。

泡酒一升半。

蜡封三天,去茄饮酒(暖饮)。

腰脚拘挛(腰脚风血积冷,筋急拘挛疼痛)。

取茄子五十斤(按:这是古秤,所得重量约合今秤的十分之一),切细,以水五斗煮取浓汁,滤去渣,再煮至一升左右,即加入生木木栗粉,令稀稠适当,更配以麝香、朱砂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日服三十丸,秫米酒送下。

一月后可望病愈。

跌打损伤。

用大黄茄一个,切片如一指厚,在新瓦上焙、研为末。

临卧时服两小匙,温酒调服。

一夜伤消无痕。

热毒疮肿。

用生茄子一枚,割去二分,去瓤二分,如罐子形,合在疮上即消。

癜风。

用茄蒂蘸硫磺附子共研成的药末掺敷。

白癜用白茄蒂,紫癜用紫茄蒂。

牙痛。

和秋茄花(干品)烧存性,研末涂痛处。

血淋。

用茄叶熏干为末,每服二钱,温酒或盐汤送下。

隔年的茄叶更好。

久痢。

用茄根浇灰、石榴皮,等分为末,沙糖水送服。

取去痛牙。

用茄茎浸马尿中三日,取出晒、炒为末,点在痛牙上,牙自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