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其一·牡丹

曾看洛阳旧谱。

只许姚黄独步。

若比广陵花。

太亏他。

旧日王侯园圃。

今日荆榛狐兔。

君莫说中州。

怕花愁。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在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中,我曾经见到过你。文章中说只有洛阳的姚黄才是独步天下的名花。(现在)与芍药和琼花相比,真是亏待了你。 昔日你生长在花圃中,王侯将相争相观赏,如今花圃荆棘丛生,你与狐兔相伴。请不要说起中州的惨境,恐怕花也要哀愁。


注释

昭君怨:词牌名,又名《宴西园》《一痕沙》。四十字,全阕四换韵,两仄两平递转,上下片同。 洛阳旧谱:古代洛阳盛产牡丹,故“洛阳旧谱”指牡丹谱之类的书。 姚黄:牡丹珍贵品种之一,被誉为花王,北宋时十分名贵。欧阳修《洛阳牡丹记·风俗记第三》记载道:“姚黄者,千叶黄花,出于民姚氏家。”又云:“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溥家。” 广陵花:指芍药和琼花。广陵:地名,在今扬州,古时以产芍药闻名。 亏:委屈。 旧日王侯园圃(pǔ),今日荆榛(zhēn)狐兔:旧时王侯的园圃长满了荆榛,狐狸、兔子乱窜。荆榛:荆棘;狐兔:暗喻敌兵。 中州: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带,时在金人占领之下。


简介

《昭君怨·牡丹》是南宋词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词。词人先赞美洛阳的牡丹,再叹息洛阳园圃的荒芜,最后对洛阳所在的中原沦陷地区寄予了深沉的愁思。词人通过惜花抒发了忧国之慨,黍离之悲,以及报国无门的愤恨。全词文字精练,含义丰富,情笃意挚。


赏析

近代文学家俞平伯《唐宋词选释》:上片说洛阳的牡丹,独步天下,胜于扬州的芍药,似只就花来比较,但作者之意却不在此。结句将主意揭露,名为惜花,实惜中州,旧国旧都的哀怨,借对扬花洛花的褒贬抑扬表现出来。



昭君怨·其二琼花

〔刘克庄〕 〔宋〕

后土宫中标韵。

天上人间一本。

道号玉真妃。

字琼姬。

我与花曾半面。

流落天涯重见。

莫把玉箫吹。

怕惊飞。

昭君怨·其三

〔刘克庄〕 〔宋〕

一个恰雷州住。

一个又廉州去。

名姓在金瓯。

不如休。

昨日沙堤行马。

今日都门飘瓦。

君莫上长竿。

下来难。

满江红·其一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刘克庄〕 〔宋〕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

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

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

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

平戎策,从军什。

零落尽,慵收拾。

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

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咏花间集。

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满江红·其二二月廿四夜海棠花下作

〔刘克庄〕 〔宋〕

老子年来,颇自许、心肠铁石。

尚一点、消磨未尽,爱花成癖。

懊恼每嫌寒勒住,丁宁莫被晴烘坼。

柰暄风烈日太无情,如何得。

张画烛,频频惜。

凭素手,轻轻摘。

更几番雨过,彩云无迹。

今夕不来花下饮,明朝空向枝头觅。

对残红满院杜鹃啼,添愁寂。

满江红·其三题范尉梅谷

〔刘克庄〕 〔宋〕

赤日黄埃,梦不到、清溪翠麓。

空健羡、君家别墅,几株幽独。

骨冷肌清偏要月,天寒日暮尤宜竹。

想主人、杖履绕千回,山南北。

宁委涧,嫌金屋。

宁映水,羞银烛。

叹出群风韵,背时装束,竞爱东邻姬傅粉,谁怜空谷人如玉。

笑林逋、何逊漫为诗,无人读。

长相思·其四

〔刘克庄〕 〔宋〕

劝一杯。

复一杯。

短锸相随死便埋。

英雄安在哉。

眉不开。

怀不开。

幸有江边旧钓台。

拂衣归去来。

长相思·其四

〔刘克庄〕 〔宋〕

烟凄凄。

草凄凄。

野火原头烧断碑。

不知名姓谁。

印累累。

冢累累。

千万人中几个归。

荣华朝露晞。

长相思·其三饯别

〔刘克庄〕 〔宋〕

风萧萧。

雨萧萧。

相送津亭折柳条。

春愁不自聊。

烟迢迢。

水迢迢。

准拟江边驻画桡。

舟人频报潮。

长相思·其二寄远

〔刘克庄〕 〔宋〕

朝有时。

暮有时。

潮水犹知日两回。

人生长别离。

来有时。

去有时。

燕子犹知社后归。

君行无定期。

长相思·其一惜梅

〔刘克庄〕 〔宋〕

寒相催。

暖相催。

催了开时催谢时。

丁宁花放迟。

角声吹。

笛声吹。

吹了南枝吹北枝。

明朝成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