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中读书十二首其一(甲申)

周官掌三《易》,以通天下志。

卦名或不齐,旅占本一致。

岂有先后天,?离异方位。

斯言伪且坚,足以乱神智。

演为方圆图,申以河洛义。

仪象卦已陈,相错六十四。

图中迭相生,十六三十二。

请问安乐翁,正名名焉寄。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题梅生诗稿(癸未)

〔朱彝尊〕 〔清〕

吾门著录多,梅生文载道。

昨朝寄来诗,弥觉风格老。

清琴一高张,?鼓罢勿考。

群雅百五篇,足以豁怀抱。

题乔孝廉书离骚(癸未)

〔朱彝尊〕 〔清〕

伯时图九歌,和仲书九辨。

昔贤爱楚辞,重之若笙典。

舍人工楷书,法在去肥软。

三真六草间,用意带章篆。

年来日临池,真迹满巾衍。

离骚思所寄,一写一百卷。

吾思屈子才,妙语恣抽演。

美人与芳草,发兴义微显。

灵修美始合,改路忽他践。

艺兰磐石阿,终憾托根浅。

一旦化为茅,遂为荛竖剪。

冶容非不工,其奈出辞謇。

扬蛾众女前,谣诼讵能免。

水流岂复回,石烂不可转。

斯人父沉湘,心事尔能阐。

想当怀伯庸,以兹费藤茧。

纸长三过读,令我亟称善。

冷笑书洛神,取义毋乃舛。

桥下小轩对菊效陶(癸未)

〔朱彝尊〕 〔清〕

商风拂昧谷,翳日浮云移。

晚节菊有芳,不随萧艾萎。

黄白爱并列,朱紫或间之。

虽乏有皖实,沃沃呈其姿。

主人治席砚,弟子前摛辞。

抗论孔壁书,兼咏伐檀诗。

吾亦扶杖至,逍遥循阶墀。

良久发清讴,妙舞堂中施。

三爵客多又,一觞我同持。

人生如噩梦,境适且自怡。

今者若不乐,将为四座嗤。

初秋宋五进士载酒过张三孝廉潮生阁送魏二孝廉之西江即席分赋得九言(癸未)

〔朱彝尊〕 〔清〕

今年六月不雨至七月,小轩桥下恒苦水气腥。

昨宵高荷大芋听枕畔,历头检点白露今朝零。

武塘魏二舍我豫章去,鸭觜小艇蚤系菰蒲汀。

此时揽袪欲别不忍别,却喜南园酒载双玉瓶。

匠门群从同调三五客,长歌短咏摇笔无留停。

此时秋之为气感宋玉,碧梧桐犹未落蘼芜青。

潮生阁梯从一初桄上,八窗尽拓四面风泠泠。

灌婴城中本吾旧游地,中有古井浪动连宫亭。

珠帘画栋亦有帝子阁,目极西山南浦无潜形。

人生快意岂必致通显,文章一技可以垂千龄。

桓山石椁纵使九泉锢,讵若闭关颂酒生刘伶。

他时写取水村图第七,容我拄杖剥啄叩门扃。

苦热和梅都官韵(癸未)

〔朱彝尊〕 〔清〕

于垤鹳不鸣,涉波豕潜逃。

不有肤寸云,焉得阴雨膏。

徒封蜥蜴瓮,未毨鸟兽毛。

既乏招凉珠,讵有含风袍。

良苗日以槁,莫抽分寸毫。

夏畦病莫治,秋乃亡其曹。

老翁愁旅食,疾首虚爬搔。

广厦尚苦热,何况层楼高。

斋中读书十二首其二(甲申)

〔朱彝尊〕 〔清〕

太极非有象,一元气浑沦。

阴阳至精数,义由道士伸。

列图自下上,三五理具陈。

番番希夷叟,以此勒贞珉。

元公一丁倒,遂为席上珍。

后来费朱陆,往复辞纷纶。

仲尼不可作,谁与别伪真。

斋中读书十二首其三(甲申)

〔朱彝尊〕 〔清〕

《书》名达四方,掌之周外史。

曷言乎书名,毋乃小序是。

马郑注《漆经》,大义已及此。

古文虽未见,序先畅厥旨。

云何宋诸儒,深文共排毁。

吾闻《国史》言,序《书》自孔子。

哀哉秦火后,未亡亦仅尔。

苟属圣人言,亦当存其似。

不见小戴文,《礼》家以取士。

何独《诗》《书》序,攻者后先起。

斋中读书十二首其四(甲申)

〔朱彝尊〕 〔清〕

九畴一五行,《洪范》义先具。

伯鲧一汨陈,维帝乃震怒。

启贤能继禹,天罚行有扈。

桑门易地风,其说本舛互。

奈何洛下儒,侮圣不知惧。

用三革其二,变一成百牾。

既与《洪范》殊,宁免彝伦斁。

百世而可欺,君子亦有恶。

斋中读书十二首其五(甲申)

〔朱彝尊〕 〔清〕

孔门善说《诗》,子云商起予。

流传大小毛,授受大小《序》。

纵有齐鲁韩,见之色斯阻。

夹漈一后生,攻以烈火炬。

先儒误听信,凿枘生龃龉。

微言忽中绝,大义不复举。

闻人左丘明,著书秦相吕。

其言虽近诬,其事颇足取。

国侨赋《褰裳》,晋为退师旅。

《木瓜》美齐桓,情岂系男女。

诗教厚人伦,诲淫何独许。

可怪上蔡师,为力亦太钜。

芟弃郑卫篇,窜改雅颂所。

谁为辨异同,复遵笺传语。

斋中读书十二首其六(甲申)

〔朱彝尊〕 〔清〕

男女一相悦,情迫莫自持。

不闻《桑中》契,先以定情诗。

国史明得失,輶轩别醇疵。

如何历郑卫,专录淫人辞。

鸡鸣风雨夜,奔者亦可危。

执袪遵大路,岂不畏人知。

丘中有麻麦,两雄共一雌。

双双李树下,宁免相诟訾。

立言讵可训,说者宜再思。

无邪尼父教,用告童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