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公溉

晚泊昝公溉,船头馀落晖。

携家上岸行,爱此风满衣。

村巷何萧条,四顾烟火稀。

问之曰去岁,此地遭凶饥。

斯民半逃亡,在者生计微。

请看林木下,墙屋皆空围。

好田无人耕,惟有荆棘肥。

至今深夜中,鬼火流清辉。

众稚闻此语,竞走来相依。

错莫惊且哭,牵挽求速归。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晚上停船在昝公溉,船头余晖照耀着。带着家人上岸行,喜爱这满衣的风。村巷里多么萧条,四周烟火稀。询问后得知,去年这地方遭遇凶难饥荒。这些人民一半逃亡,留下的人生计微薄。请看林木下,墙屋都成了空围。好田地无人耕种,只有荆棘长得肥。至今深夜时分,鬼火流动着清辉。众小孩们听到这话,竞相走过来互相依靠。先别惊慌,且哭着牵挽着寻求快速回归。



王会之秀才山亭

〔文同〕 〔宋〕

盘盘翠城山,君在城中住。

溪流第萦转,冈势复回互。

苍林无春冬,啼鸟常旦暮。

漠漠岭头云,霏霏岩底雾。

中间列亭榭,佳景实天付。

物象皆自然,人巧谁能寓。

浮生欲何事,有此即乐处。

况君弟兄贤,信道各已固。

诗书诲儿侄,觞豆燕逢遇。

敢问彼簪裾,何如此巾屦。

谢友人寄画

〔文同〕 〔宋〕

客从长安来,厚纸封小轴。

题云此奇画,寄赠公可蓄。

开之挂高壁,烂绢止一幅。

中有两骆驼,气韵颇不俗。

大驼载半髀,正面颈愈曲。

小驼方就乳,蹲身脚微局。

一马立其后,才露头与足。

三犬乃子母,共卧衔脔肉。

老胡抱朱旗,状貌何狠愎。

端然立高岸,势若不可触。

定是虏中酋,华旃盖鲜服。

不知何所来,随从无一仆。

初谁作此画,精妙亦可录。

应馀右方在,次第不止独。

更愿君访来,我肯万钱赎。

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

〔文同〕 〔宋〕

先人有敝庐,涪水之东边。

我罢汉中守,归此聊息焉。

是时五六月,赤日烘遥天。

山川尽?燥,草木皆焦燃。

尘襟既暂解,胜境乃独专。

高林抱深麓,清荫密石绵。

层岩敞户外,浅濑流窗前。

邀客上素琴,留僧酌寒泉。

竹簟白石枕,稳处只屡迁。

忽时乘高风,远望立云烟。

野兴极浩荡,俗虑无一缘。

气爽神自乐,世故便可捐。

却忆为吏时,荷重常满肩。

几案堆簿书,区处忘食眠。

冠带坐大暑,颡汗常涓涓。

每惧落深责,取适敢自便。

安闲获在兹,恍若梦游仙。

行将佩守符,复尔趋洋川。

山中岂不恋,事有势外牵。

尚子愿未毕,安能赋归田。

五里三滩

〔文同〕 〔宋〕

群石壅水成哀湍,五里之地凡三滩。

船如走丸势不住,力敌万弩云涛盘。

门窗掩塞怕飞浪,已倒床座翻杯盘。

长年三老色自落,捩眼不敢窥波澜。

捎涡撇漩出九死,众命幸免鱼鳖餐。

须臾出缆系高岸,竞以好语相慰安。

是时左右有观者,应亦为我心曾寒。

苍溪山寺

〔文同〕 〔宋〕

正午风色高,遂泊苍溪县。

层崖抱林木,有寺藏葱茜。

出船步危磴,荫密颇萦转。

上到金仙家,缘空列台殿。

修篁挂悬溜,坐觉炎暑变。

老僧晓经论,言语何贯穿。

引我上高阁,阑干俯江面。

寥寥百里内,山水尽奇观。

谁谓羁旅中,所见皆所愿。

汀洲白鸟聚,井邑青烟散。

乐此暮忘归,疏钟起岩畔。

徙倚下松门,尚怪舟人唤。

类型

朝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