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

先人有敝庐,涪水之东边。

我罢汉中守,归此聊息焉。

是时五六月,赤日烘遥天。

山川尽?燥,草木皆焦燃。

尘襟既暂解,胜境乃独专。

高林抱深麓,清荫密石绵。

层岩敞户外,浅濑流窗前。

邀客上素琴,留僧酌寒泉。

竹簟白石枕,稳处只屡迁。

忽时乘高风,远望立云烟。

野兴极浩荡,俗虑无一缘。

气爽神自乐,世故便可捐。

却忆为吏时,荷重常满肩。

几案堆簿书,区处忘食眠。

冠带坐大暑,颡汗常涓涓。

每惧落深责,取适敢自便。

安闲获在兹,恍若梦游仙。

行将佩守符,复尔趋洋川。

山中岂不恋,事有势外牵。

尚子愿未毕,安能赋归田。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先人在涪水东边有一间简陋的小屋。我放弃了在汉中的职位,回到这里休息。这时候正是五六月,炎热的太阳照得天边火辣辣的。山川干枯,草木都被烧焦了。尘襟解开,我享受着这胜境的独特之美。高大的林木拥抱着深深的山麓,清凉的荫气和石头一样密密麻麻。层层岩石构成的窗户敞开在外面,浅浅的水濑从窗前流过。邀请客人上来弹奏素琴,留住僧人品味寒泉。竹簟和白石枕头,稳定的位置却经常改变。忽然一阵高风吹来,远远望见云烟立在天空中。野外的兴致极为浩荡,世俗的烦恼完全没有。清爽的空气让我心神愉悦,可以抛弃世俗的烦恼。却又想起曾经做官的时候,肩上常常背着沉重的责任。几案上堆满了案卷,忙碌的时候忘记吃饭和休息。头戴文章帽子,满头汗珠不停流淌。每次都担心自己失败受责备,所以取悦别人而不敢随意行动。现在得到安宁和闲暇,仿佛在做梦般游仙。即将佩戴守符出门,继续往远方追逐梦想。山中的景色怎能不留恋,但事情有势力的束缚。我仍然愿意回归田园生活,但愿心愿能够实现。



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

〔文同〕 〔宋〕

归来山中住,便作山中人。

冠带亦自闲,累月不着身。

散发层岩阿,濯足清涧滨。

石藓黏简册,松风堕衣巾。

乡里多旧游,不厌过从频。

山肴与野酿,待我如佳宾。

有召即走赴,爱其爱我真。

常恐礼数乖,取问吾交亲。

正此一夏乐,忽兹遘萧辰。

还愧拥千骑,又走西道尘。

送冯允南倅梓

〔文同〕 〔宋〕

去年父老送督邮,衣上泪痕犹未变。

今年吏民迎别乘,马前欢声挽不断。

梓州城中十万家,家家尽喜见君面。

以君乡里最相近,物态人情素谙练。

况复才力强且明,中理之的无漫箭。

从来府政号少事,今更得君愈清简。

太守李公词掖老,淘汰心源无滓淀。

时携宾从访山寺,惟以高谭侑清宴。

苍崖素壁多自书,是处新诗题欲遍。

君今到彼亦尔为,异日唱酬知几卷。

宿东山村舍

〔文同〕 〔宋〕

八十雪眉翁,灯前屡歔欷。

问之尔何者,不语惟抆泪。

良久云老矣,未始逢此事。

种粟满川原,幸已皆茂遂。

喜闻欲登熟,近复失所冀。

有虫大如蚕,日夜啮其穗。

群鸦利虫食,剪摘俱在地。

驱呵力难及,十止馀三四。

供家固未足,王税何由备。

瘠土耕至骨,所得几何利。

又令遭此祸,不晓上天意。

在世幸许年,必以饥馑死。

闻之不敢诘,但愧有禄位。

移灯面空壁,到晓曾不寐。

谢友人寄画

〔文同〕 〔宋〕

客从长安来,厚纸封小轴。

题云此奇画,寄赠公可蓄。

开之挂高壁,烂绢止一幅。

中有两骆驼,气韵颇不俗。

大驼载半髀,正面颈愈曲。

小驼方就乳,蹲身脚微局。

一马立其后,才露头与足。

三犬乃子母,共卧衔脔肉。

老胡抱朱旗,状貌何狠愎。

端然立高岸,势若不可触。

定是虏中酋,华旃盖鲜服。

不知何所来,随从无一仆。

初谁作此画,精妙亦可录。

应馀右方在,次第不止独。

更愿君访来,我肯万钱赎。

王会之秀才山亭

〔文同〕 〔宋〕

盘盘翠城山,君在城中住。

溪流第萦转,冈势复回互。

苍林无春冬,啼鸟常旦暮。

漠漠岭头云,霏霏岩底雾。

中间列亭榭,佳景实天付。

物象皆自然,人巧谁能寓。

浮生欲何事,有此即乐处。

况君弟兄贤,信道各已固。

诗书诲儿侄,觞豆燕逢遇。

敢问彼簪裾,何如此巾屦。

类型

朝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