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合花

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

当时夜泊,温柔便入深乡。

词韵窄,酒杯长,剪蜡花、壶箭催忙。

共追游处,凌波翠陌,连棹横塘。

十年一梦凄凉,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

重来万感,依前唤酒银罂。

溪雨急,岸花狂,趁残鸦飞过苍茫。

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


写花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柳暝的时候,河桥边上,莺鸟晴天下的台苑里,短诗频频引起了春天的香气。当时在夜晚停船的时候,温柔就融入了深居的乡村。词曲窄,酒杯长,剪蜡花,壶箭赶忙。一起去追逐游玩的地方,轻跨在波浪中的绿色街道上,连着划过横塘的船桨。经过十年的时间,仿佛一场梦一样凄凉,像西湖上的燕子一样离开,吴馆的巢穴也荒废了。重回来的时候,千万个感慨,如同从前一样,唤来了酒中的银罂。溪雨急,岸边的花疯狂地绽放,趁着残鸦飞过苍茫的天空。楼上的故人,凭谁指引着,现如今芳草斜阳?


注释

鹤江:松江之别派。葑(fēnɡ)门:唐苏州吴县城东门。柳暝河桥:日暮时停舟于杨柳掩映的河桥之下。暝,日落黄昏之时;河桥,苏州河上的小桥。莺晴台苑:晴日登上莺声婉转的苏州台苑。台苑,指苏州姑苏台的苑圃。策:马鞭。蜡花:蜡烛的火花。壶箭:古代的计时仪器。铜壶装水滴漏,壶中有箭标识时辰。凌波翠陌:与美人在岸上遨游。凌波,女子步履轻盈貌;翠陌,长着青草的道路。连棹横塘:与美人在水上遨游。棹,船桨,指船;横塘,一个连一个的池塘。“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句:形容人去楼空如燕去巢荒。西湖、吴馆,作者经常住宿的地方,此处指佳人离去。银罂(yīnɡ):银制的酒器。


简介

吴文英在苏杭各有一姬,一离一死,本词的“有感”,即是追怀苏州离异之姬妾而作。上阕追忆与苏姬的欢聚。“柳暝”三句勾连今昔,写词人泊舟上岸的情景,同当年与苏姬乘马春游姑苏台往事相叠映。“当时夜泊”六句倒叙旧时与苏姬之相聚欢爱:词人与苏姬一见钟情,两情欢洽,情侣吟词饮酒,剪烛密语,情话绵绵,只恨春宵苦短,时光流逝,“深乡”写出情侣双栖共宿,深情密恋的缱绻欢爱。“共追”三句则总括了情侣在苏州漫步绿野小路,荡舟横塘碧波的生活情景。下阕感伤与苏姬之离异。“凄凉”二字,感叹与二姬欢爱不终,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悲剧和不幸。“重来”六句写依照昔日与苏姬夜泊情景,唤酒斟饮,然而苏姬离异,人单影只,难以重温旧情,只能借酒消释“万感”之悲愁与孤闷。“故人”三句点明怀思“故人”,遥望“楼上”之意,“凭谁”写出孤独无伴的处境。最后以景结情,满月芳草绵延天涯,落日斜阳余晖,写出人去楼空,徒增黄昏触目之愁。本词虽是悲慨万种之作,却选用响亮、飞扬的词韵,即是借此表现词人急狂、苍茫的失落无依之情。



阮郎归·初夏

〔苏轼〕 〔宋〕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元日

〔王安石〕 〔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小重山

〔岳飞〕 〔宋〕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蝶恋花

〔欧阳修〕 〔宋〕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夜飞鹊

〔周邦彦〕 〔宋〕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

斜月远、坠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

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

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

兔葵燕麦,向斜阳欲与人齐。

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类型

朝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