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东皋寓居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

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

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

无人独舞。

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

儒冠曾把身误。

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

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

功名浪语。

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买了一片池塘,种上了旋转的杨柳,在淮河岸边江浦地区,景色依稀可见。东皋那美丽的雨水扩散出新的痕迹,沙滩上的鹭鸟聚集在一起。非常让人喜爱的地方,最好是在夜晚的月光下流动的江面上。那里没有人独自跳舞。任由翠绿的幔帐在天上展开,柔软的草地上铺设,酒喝光了也不想离去。蓝色的绫罩子,不要想念金闺里的过去。儒冠曾经误了我的身份。千骑的弓刀成就了何事,将邵平的瓜圃荒废。君请试着看看,满镜子里,星星点点的白发如今是什么模样。功名的浪尖,就像得到了班超的待遇,封侯万里,归家的计划恐怕会延迟到暮年。


注释

东皋寓居:词题。东皋指晁补之晚年居住的金乡(今属山东)归来园。陂(bēi)塘:池塘。旋:很快,不久。依稀:好像是。嘉雨:一场好雨。沙觜(zuǐ):从水中突出和陆地相连的沙滩。渚(zhǔ):水中的小洲(岛)。翠幄(wò):绿色的帐子。这里指杨柳。柔茵:柔软的褥子。这里指草地。藉:铺垫。青绫被:汉朝时,尚书郎值夜班,官家给青缣白绫被褥使用。金闺:汉朝宫门的名称,又叫金马门,是学士们著作和草拟文稿的地方。此指朝廷。晁补之曾做过校书郎、著作佐郎这样的官。「儒冠曾把身误」:说读书、做官耽误了自己。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有「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的句子,这里是借用。弓刀千骑(jì):说达官贵人出行时护卫侍从很多。邵平瓜圃:邵平是秦朝的官员。秦朝灭亡后,他就做老百姓,在城外种瓜。觑(qù):细看。「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说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鬓髮已经白了不少。青镜:古代镜子多用青铜制成,故称青镜。星星:指头髮花白的样子。如许:这么多。浪语:空话,废话。「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说像班超那样,虽然做了高官,回归故乡时已经年岁老大,有些晚了。汉朝班超少年有大志,后来在西域立了大功,封了侯,在外三十多年,回到京城洛阳时已经七十多岁,不久便死了。迟暮,晚年,此指归来已晚。


简介

此词为北宋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代表作,作于晁氏贬谪回乡后居于东山「归去来园」时。上片描绘出一幅冲淡平和,闲适宁静的风景画,下片即景抒情,以议论出之,表现了厌弃官场、激流勇退的情怀。此词一反传统词家所谓「词须宛转绵丽」的常规,慷慨磊落,直抒胸臆,辞气充沛,感情爽豁,词境开阔,颇富豁达,清旷的情趣,与作者的恩师苏东坡在词风上一脉相承,并对辛稼軒的词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菩萨蛮

〔晏几道〕 〔宋〕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春日

〔朱熹〕 〔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浪淘沙

〔李清照〕 〔宋〕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

画楼重上与谁同?

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

一江春浪醉醒中。

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春日偶成

〔程颢〕 〔宋〕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三台·清明应制

〔万俟咏〕 〔宋〕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

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

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望凤阙非烟非雾。

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箫鼓。

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

近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

饧香更、酒冷踏青路。

会暗识、夭桃朱户。

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

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

禁火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佳处。

清明看、汉蜡传宫炬,散翠烟、飞入槐府。

敛兵卫、阊阖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

类型

朝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