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山水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悲伤的筝声弹奏着湘江的曲调,声声都描绘了湘波的翠绿。纤纤玉指拨弄着十三根琴弦,轻细地传达着内心的幽怨和痛苦。在宴会上,秋水缓缓流动,玉柱飞斜像雁飞过。琴音弹到令人心碎之时,春山的眉宇眉毛也低垂着悲伤的神情。


注释

弄:演奏乐曲。湘江曲:曲名,即《湘江怨》。相传舜帝南巡苍梧,二妃追至南方,闻舜卒,投江而死。后人以此为题材写成乐曲。十三弦:汉史游《急就篇》之三颜师古注:“筝,亦小瑟类也,本十二弦,今则十三。”秋水: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慢:形容眼神凝注。玉柱斜飞雁:古筝弦柱斜列如雁行,故又称雁柱。春山:喻美人的眉峰。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画眉,故称眉为眉黛,黛,青黑色的颜料。


简介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弹筝歌伎的美貌和高超的技艺,并刻画了她内心深处的哀怨,表现了她丰富而美好的感情,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内在和外貌一样美好的歌女形象。全词语辞清美婉丽,情感真挚凄哀,风格含蓄深沉。


赏析

黄蓼园《蓼园词评》:按,写筝耶?寄托耶?意致却极凄婉。末句意浓而韵远,妙在能蕴藉。



春日

〔朱熹〕 〔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浪淘沙

〔李清照〕 〔宋〕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

画楼重上与谁同?

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

一江春浪醉醒中。

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清平乐

〔晏殊〕 〔宋〕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摸鱼儿·东皋寓居

〔晁补之〕 〔宋〕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

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

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

无人独舞。

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

儒冠曾把身误。

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

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

功名浪语。

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春日偶成

〔程颢〕 〔宋〕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类型

朝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