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雨帖

元祐六年十月,颍州久旱,闻颍上有张龙公神祠,极灵异,乃斋戒遣男迨与州学教授陈履常往祷之。

迨亦颇信道教,沐浴斋居而往。

明日,当以龙骨至,天色少变。

二十六日,会景贶、履常、二欧阳,作诗云:“后夜龙作云,天明雪填渠。

梦回闻剥啄,谁呼赵、陈、予?

”景贶拊掌曰:“句法甚亲,前此未有此法。

”季默曰:“有之。

长官请客吏请客,目曰‘主簿、少府、我’。

即此语也。

”相与笑语。

至三更归时,星斗灿然,就枕未几,而雨已鸣檐矣。

至朔旦日,作五人者复会于郡斋。

既感叹龙公之威德,复喜诗语之不谬。

季默欲书之,以为异日一笑。

是日,景贶出迨诗云:“吾侪归卧髀骨裂,会友携壶劳行役。

”仆笑曰:“是男也,好勇过我。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简介

苏东坡《祷雨帖》又称《颖州祈雨诗帖》、《颍州祷雨纪事》、《龙公神帖》,苏东坡自署书于元祐六年(公元1091),纸本29× 120cm,诗文二则,行书,凡29行,计239字。今不知藏所。苏东坡谪居黄州五年结束后,由江南到京师,由京师再到颖州到扬州;又由扬州回京师,由京师再到定州,最终流放岭南惠州。此间十余年,尽管形迹不定,苏东坡在书法艺术创造上收获愈来愈丰富。黄州突变后,其书渐渐远离晋人清隽萧散之韵。《颖州祈雨诗帖》为苏东坡这一时期行书代表作之一。东坡失意于朝廷,被排挤出知颖州,却忠于职守。守颍不足半年,掘西湖,赈灾,祈雨,关心人民疾苦,颇有政声。此帖即记其久旱祈雨之事。《苏诗总案》:“十一月一日祷雨张龙公,得小雪。与赵令时、陈师道、欧阳荣、辩兄弟,会饮聚星堂,和欧阳修禁体韵,并书颖州祷雨诗。”



二月十一日帖

〔朱熹〕 〔宋〕

二月十一日熹顿首再拜上记。

德修宫使、直阁左史舍人老兄:顷因阁中人还报状,不知已达未也。

不闻动静又许久,乡往德义,未尝去心。

比已春和,恭惟燕居超胜,台候万福。

熹自去冬得气痛足弱之疾,涉春以来,益以筋挛,不能转动。

悬车年及,不敢自草奏,又懒作群公书,只从州府申乞腾上,乃无人肯为作保官者。

近方得黄仲本投名入社,亦未知州郡意如何。

万一未遂,即不免径自申省矣。

机穽冥茫,不容顾避,姑亦听之而已。

去岁数月之间,朋旧凋落,类足关于时运气脉之盛衰,下至布衣之士,亦不能免,令人怆恨,无复生意,然此岂人力之所能为也哉!

偶刘主簿还蜀,附此草草。

邈无会面之期,惟冀以时自爱,为吾道倚重,千万,至恳不宣。

熹顿首再拜上记。

覆盆帖

〔苏轼〕 〔宋〕

覆盆子甚烦采寄,感怍之至,令子一相访,值出未见,当令人呼见之也。

季常先生一书,并信物一小角,请送达。

轼白。

春中帖

〔苏轼〕 〔宋〕

轼启。

春中□□□□达,久不闻□渴仰增积。

比日履兹余□尊候何似,眷聚各无恙。

轼蒙庇如昨。

二哥□,春□□□有书问往还,甚安也。

子由不住得书,甚健。

会合何时,惟祝倍万保啬,不宣。

轼再拜。

德孺运使金部老弟左右。

七月廿六日。

卜算子·尊前一曲歌

〔杜安世〕 〔宋〕

尊前一曲歌,歌里千重意。

才欲歌时泪已流,恨应更、多于泪。

试问缘何事,不语如痴醉。

我亦情多不忍闻,怕和我、成憔悴。

卜算子·深院花铺地

〔杜安世〕 〔宋〕

深院花铺地,淡淡阴天气。

水榭风亭朱明景,又别是、愁情味。

有情奈无计,漫惹成憔悴。

欲把罗巾暗传寄,细认取、斑点泪。

类型

朝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