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梦湘太守匡山戴笠图

我昔支筇向庐岳,隔岁三登费腰脚。

探奇揽胜俯苍茫,结客招朋恣谈谑。

曾穿夏木避火伞,更拂春花点云幕。

飞瀑声中了几生,草木微馨共咀嚼。

所历十不逮三四,便相怪诧形述作。

恨不裹粮弃万事,尽发奥秘归案籥。

后十馀载来故人,一麾坐领南康军。

挹斟元化抚民吏,忘机看作鸥鹭群。

平生五老慕结邻,朝暮依倚面目真。

笑别城郭谢胥隶,代佩印绶烦匡君。

短衣芒屩溷樵牧,猿鸟日亲豺虎熟。

偶过僧房同野饭,到处桑下成三宿。

行吟手稿径寸厚,光怪奇谲挂人口。

踵随飞鸟仰摩崖,往往镵句大如斗。

山灵苦诉恶客侵,挦扯少恩古无有。

能事松雪画苑雄,为著枯貌千岩中。

恍疑饭颗逢杜甫,安得屐齿俱谢公。

坐对潇洒济胜具,老矣拊髀伤余衷。

云霞嵯峨雁呼冷,峰外蜃楼接光景。

后人重写庐山高,石镜惟留一笠影。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题缪艺风京卿蕉窗读画图

〔陈三立〕 〔清〕

艺风老人抱古胸,轩轾百代烦牢笼。

甲乙著录满道价,摩挲更与精灵通。

芭蕉撑空新雨足,卧游指点双属玉。

庞眉并列辋川图,蓬蓬元气今犹绿。

寄题太夷海藏楼

〔陈三立〕 〔清〕

士生恣所为,录录尸其用。

此意跨宙合,偶博知者痛。

太夷齐隐见,身手并凿空。

历块睨都邑,辔勒自制控。

割烹诚细事,莫发明王梦。

龃龉千载胸,宁问吾从众。

挂口海藏楼,突兀见高栋。

花树占瓯脱,风雨有帡幪。

蛟螭不敢前,燕雀不敢共。

宵吟荡不还,微为魈魅重。

吐景万象过,杯外供一鬨。

我来欲与言,亏成恐聚讼。

饮袁氏絜漪园

〔陈三立〕 〔清〕

柳园昔经过,扶疏千百株。

映带瓜蔓水,时时浴鸥凫。

绿阴幕霄汉,巾拂迎老儒。

晨风夕照间,吟啸相嬉娱。

岁更主人去,锥刀弃奥区。

摇眼架楼观,绮疏金碧涂。

方池甃文石,桥亭迷所趋。

绰约生蜃气,飞影连蓬壶。

黄鹂隔睆睍,粉蝶寻模糊。

萧寥结袜地,犬卧依行厨。

当年相公来,坐索山泽臞。

赋诗状苦乐,颇讥负菰芦。

菟裘等幻境,追忆成贤愚。

大块造烟景,终媚旁人矑。

胜日聚觥酌,满噪栖林乌。

醉饱一俯仰,秉烛存今吾。

宴集两江师范学堂六朝桧下

〔陈三立〕 〔清〕

广厦盛弦歌,丽旭簇车马。

簪缨屏尘虑,络绎就觞斝。

峥嵘北极阁,影卧茅亭下。

遮檐六朝桧,宛比枌榆社。

铁干乌铜皮,柯叶弄佳冶。

烟雨满涵蓄,雷火不能赭。

其颠蹲孤鹰,怒瞥鱼鳞瓦。

顾群旋飏去,下爪苍苍野。

所荫列新柏,屈指待拱把。

十年树木功,此意讵聊且。

晚烛环须眉,有舌长河写。

吐纳万景光,襟抱各奇雅。

窥瞰神鬼出,入胜荷天假。

画壁图辋川,谁为好事者。

三月十三日陶斋尚书集半山亭看雨

〔陈三立〕 〔清〕

乍戢江海踪,耳犹沸歌吹。

矗矗屋角山,飞云荡吾意。

穿堞践广陌,笋舆逐鞍辔。

烛天黄白花,春风聚香气。

亭馆陂陀上,丛木飏旌旆。

拾级造绮筵,新荐江鲔味。

虬须恣啖嚼,欢呼互扬觯。

飒沓飞雨高,寒色乱空翠。

川原眩蠛蠓,摧顿万鸦翅。

尚书别有适,沾洒耕播地。

酒酣动古悲,斯人渺千岁。

用意喧腾初,馀待未来世。

余亦忝乡井,执拗不晓事。

频过映衣裳,欲下争墩泪。

晚磬散车骑,白牛得熟视。

八月廿一日夜宿九江铁路局楼感赋

〔陈三立〕 〔清〕

馀酲倒宵装,迅犯大江白。

击浪留故声,鸥鸟留蓐食。

系缆湓浦陂,登楼谁主客。

抚我所凭栏,剑峰见高直。

湖光荡山气,吹沫洗颜色。

狞飙压虚空,轰榻作霹雳。

宿昔画肚人,语笑不在侧。

枉觅缩地方,痛无补天石。

藩篱讵云固,掎角反树敌。

蛮触互一逞,鹬蚌终两厄。

涕泣导弯弓,禦侮势方急。

托命漏舟上,呼号傥相及。

陋于知人心,滋恐重不德。

幽卧翳灯檠,万虑摇胸臆。

晨霁过吴城江上遣兴

〔陈三立〕 〔清〕

烈风促夜舟,重湖托杯渡。

骊龙睡正酣,已破公超雾。

朝暾在亭桷,霞绮漏秋树。

低昂市廛接,作行投雁鹜。

临窗浮酒卮,林气暖相护。

余怀信颠倒,迷方未容悟。

攘臂笑冯妇,拥鼻效谢傅。

惭荷父老言,邯郸失故步。

郁想拾零踪,绰约来去路。

新波齧洼渚,微醺吐残句。

城头挂西山,怒然缅邱墓。

答夏午彝编修见赠兼送还都

〔陈三立〕 〔清〕

秉节依南州,膳退眺江山。

岩岩松桧庐,曾并窈窕颜。

迅运改霜露,戢景佩荪荃。

终养雾豹姿,兀对篱鴳翾。

商歌出金石,大音在孤弦。

发兴理兰楫,涛岸极渺绵。

江南足遨游,陵树留残蝉。

晻霭风光坐,逝梦复来还。

水石散巾帙,礼乐写忧患。

君子居是邦,友仁事其贤。

万类皆有殉,清切鹓鸾班。

扬云戏执戟,萧傅尸抱关。

文质互推嬗,蚊䖟一过前。

卷舒岩廊间,闻道遗火传。

题陈善馀横山草堂图二首其一

〔陈三立〕 〔清〕

京口江淮冲,作砥擎金蕉。

委气走诸岭,角起为酋豪。

横山别脉络,隐然草树交。

下瞰西石城,村墟结构牢。

聚族七百年,烟火依耕樵。

歌哭见古处,乐岁仓廪高。

夫子信挺出,旧闻荷甄陶。

放意百家上,饮醇遗餔糟。

强聒墨者儒,江湖一缊袍。

晚计筑精庐,不忘盖头茅。

礼乐在损益,圣文牖来教。

著录抑何劬,风雨鸡嘐嘐。

题陈善馀横山草堂图二首其二

〔陈三立〕 〔清〕

生人甘所趋,踵袭成风俗。

礼缘附而行,譬如鸾胶续。

天则灿日用,人纪有边幅。

智能互因创,群情归自淑。

纠纷择其途,寤寐顺昭穆。

曰同曰齐之,姑汰淫与蹙。

礼俗以驭民,政取驯百族。

姬公笼周制,齐土见抵触。

刚柔燥湿间,孰从拂大欲。

事事为之程,六合施桎梏。

条例文太平,奚异鬻竿牍。

子学窥本原,草堂馀味足。

一卷风俗志,玄览赅实录。

设教基省方,用心到亭毒。

安得贡明堂,治丝佐炳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