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思堂为南安守作

故里高堂远,青山宰树蕃。

飞腾荣帝命,感激重亲恩。

宣化安诸邑,行春耀两幡。

抚时悲逸辙,临水叹深源。

定省晨昏急,声容梦寐存。

显扬须力致,表率在身敦。

郡赖为仁治,天将锡类繁。

圣朝崇孝理,终见表清门。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洪处士挽诗

〔杨士奇〕 〔明〕

累叶诗书后,三山组绶门。

独看辞宠禄,清隐乐丘樊。

宾席高年重,州闾善行惇。

云中桂子出,天上凤毛鶱。

晚有南宫养,时倾北海尊。

将迎荣命下,先睹少微昏。

蕙帐惊秋鹤,萝扉惨暮猿。

生刍远莫致,哀些托空言。

胡泉州朴斋

〔杨士奇〕 〔明〕

籍甚清源守,高斋近海滨。

依然如白屋,惟是表朱轮。

松竹论深契,诗书对古人。

吏民从尚质,风俗渐还淳。

治比刘宗正,歌传召信臣。

良哉二千石,时独见天真。

题金学士画

〔杨士奇〕 〔明〕

谁写江皋趣,披图忆汉南。

清峦连岳麓,幽渚带湘潭。

树色浮青霭,岩光荡翠岚。

渔家临水静,禅刹与云参。

窈窕缘汀路,微茫隔浦帆。

平生萧散意,对此欲抽簪。

代德遵送严士正赴江阴训导

〔杨士奇〕 〔明〕

之官辞玉阙,送别傍金台。

暂驻城阴骑,同倾柳下杯。

念离俱缱绻,欲发更徘徊。

远树青如荠,春波绿胜苔。

路驰兼水陆,舟泛历沿洄。

之子儒家秀,前贤世德培。

羽仪明鸑鷟,器质抱琼瑰。

圣代蜚腾早,亨衢特达开。

三吴推道院,百里富英才。

习礼延陵邑,谈诗匡鼎来。

道存人自化,意澹俗无猜。

此去应相忆,题书寄雁回。

七夕送丁侃吴江教谕

〔杨士奇〕 〔明〕

玉露下青冥,银河会两星。

故人当远别,独棹发前汀。

晓月沧州路,秋风泗上亭。

芰荷香欲过,杨柳翠将零。

小邑连吴郡,青山满洞庭。

官居自有适,况乃坐谭经。

送万资中赴南京大理寺副

〔杨士奇〕 〔明〕

万生吾郡秀,文学重乡评。

不媚难谐俗,无争亦让能。

盛时趋召命,累岁在承明。

书奏天颜悦,恩沾宠赐荣。

联班谢北阙,两骑赴南京。

齐鲁经游好,河山眺望清。

徘徊嘅往迹,倾写畅吟情。

议狱须推恕,持廉岂为名。

孜孜体帝德,勉勉骛王程。

公退如清暇,潜心向六经。

题元端本堂所临宋徽宗芦雁图

〔杨士奇〕 〔明〕

惨淡穷阴日,萧条积雪时。

风含烟际菼,冰冱水中坻。

鸣应翻飞疾,栖兼饮啄宜。

临摹尽物理,点染妙天机。

无逸当年画,豳图七月诗。

望崇端本地,志异古人为。

绝艺功何补,为邦事可希。

不存前辙鉴,徒激后人悲。

竹轩为徐以道赋

〔杨士奇〕 〔明〕

幽人乐种竹,竹生繁且妍。

垂云羃户外,映月摇阶前。

晴疑抗翠翿,风类鸣清弦。

夏来暑威薄,冬至寒节坚。

时携羊求侣,亦咏嵇阮篇。

即此适萧散,焉知尘俗牵。

题竹为族孙挺

〔杨士奇〕 〔明〕

少年祗北觐,初命戒南驰。

虎踞石城壮,龙蟠钟阜奇。

国崇根本地,政肃纪纲司。

佐幕先修己,趋台自履卑。

小心勤职务,一意谨操持。

有过须知改,凡痾莫已医。

赴公恒起早,退食每归迟。

损友非吾类,前贤尽我师。

谦虚终受益,敖惰恐招危。

寡欲堪常乐,多营枉自疲。

勿贻君子贱,何畏小人嗤。

馀力披书卷,平时远酒卮。

夭桃朝暮色,贞桧雪霜姿。

永矢平生志,毋因薄俗移。

每虞端有道,万邑洁无私。

左右亲规诲,兴居视表仪。

顾余今潦倒,念尔远暌离。

行矣图树立,庶当光远期。

送彝训致事

〔杨士奇〕 〔明〕

祖帐饯河桥,临分赠柳条。

凤池年岁久,薇省道途遥。

宦达垂三纪,恩深荷四朝。

丹心常耿耿,白发遽萧萧。

辞禄身无系,悬车兴自超。

人犹羡簪绂,我已向渔樵。

竹色涵书几,花香著酒瓢。

远归真足乐,高蹈竟难招。

羁旅怜同郡,分携重久要。

白驹如可系,聊复永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