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菊

渊明不可作,遗芳落天涯。

幽香抱孤蕊,正色敷金蕤。

眷言出俗韵,寒透方相宜。

南方十月温,不见落叶飞。

江氛与岭侵,负此傲霜姿。

向晚过微雨,月波湛明辉。

风高便觉好,独酌临东篱。

对之不须寐,要看清露滋。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有客致木绵椅坐为山斋之用

〔郑刚中〕 〔宋〕

桃歇冬花蕉叶干,寒到广东真是寒。

山斋竹椅冷如水,欲以荐坐无蒲团。

邻翁未必藉华罽,顾此流落心所怜。

临溪汲水下蓝碧,为染吉贝包木绵。

长针引线作方衲,软暖厚薄无一偏。

虽是凝尘少来客,瘦骨整衣身独便。

领君此意觉温甚,我亦虚坐其敢安。

家世穷愁岂今日,广文之老先无毡。

庚午腊中苦寒不雪不雪岭南之常而苦寒为希有矣

〔郑刚中〕 〔宋〕

檐风动修竹,终夜玉相戛。

晓望山头松,孤瘦冻欲折。

欣然扫茅亭,准拟看飞雪。

待之既逾时,脚硬冷如铁。

青山全不老,暮雨空凄绝。

岂非地气偏,湿浊旧不泄。

剪水下云来,只向虚空歇。

今年腊中寒,万口称凛冽。

此是雪先声,荡洗岭南热。

蜑叟且莫惊,造化无差别。

会须烟瘴林,都有琪花结。

草色润如酥,看取焦枯活。

辛未元夜

〔郑刚中〕 〔宋〕

轻寒拥山城,远绿生春草。

迎神乐元夜,笑语闻蛮獠。

惟有团圆月,报我时节好。

寸灯岂为孤,卮酒未为少。

微醺短檠旁,人静茅屋小。

竹间孤坐

〔郑刚中〕 〔宋〕

远竹竹自如,亲竹竹不可。

移床向前轩,与之相并坐。

受日一心虚,摇风万尘破。

忽作雪窗声,断云疏雨过。

闰四月夜草亭独坐玩月

〔郑刚中〕 〔宋〕

山城向中夜,暑气亦渐歇。

幽蛩互喧静,飞萤乱明灭。

清风开竹杪,入此半轩月。

坐久观我身,不见烦恼热。

天边白玉盘,只恐有时缺。

颇思得诗句,颂道好时节。

着意搜万象,万象无一说。

索酒

〔郑刚中〕 〔宋〕

奴僮尔趋勿迟久,去省瓶中有馀不。

毋论多少速携来,我已持杯先在手。

长年燠热类炎夏,今日寒风透窗牖。

篱边黄菊带清露,沙际疏梅似初有。

尝临书卷问古人,教我真筌如一口。

不须辛苦学餐霞,但祗开怀多食酒。

山斋霜寒

〔郑刚中〕 〔宋〕

山斋仅容身,寒到不嫌窄。

小窗压茅檐,虚静自生白。

寂寥贤圣心,颠倒文书册。

限以一帘垂,中外尘事隔。

时于高树杪,野鸟翻冻翮。

南方得此冬,天用享孤客。

只恐明朝晴,复作三春色。

长桥枫叶落,终有吴江忆。

小饮木樨花下

〔郑刚中〕 〔宋〕

东山有佳处,修竹临沧浪。

上下秀色中,木樨寄孤芳。

玉露后丛菊,先作万蕾黄。

置之婆娑杪,金钉澹荧煌。

或云仙人醉,披披绿罗裳。

随此小佩玦,散落天一方。

我来便酌酒,是否那能详。

但怪秋山老,犹有幽意长。

哦诗未得诗,已照明月光。

乐哉径酪酊,知在夫何乡。

岂非化蝴蝶,以梦栖其旁。

明朝整冠坐,开卷书亦香。

即事

〔郑刚中〕 〔宋〕

新凉到郊墟,秋水满陵泽。

主人坐轻舸,恰受二三客。

入网旋烹鲜,逢蔬方小摘。

甘同芡实肥,酸分石榴拆。

所欣情款亲,岂问坐席窄。

岸草度幽香,退后金三尺。

风摇水光绿,照作杯中色。

沃此慷慨肠,看朱渐成碧。

我今非次公,醉甚狂不得。

眩眼既生花,苍颠先堕帻。

假寐便寻梦,那知红袖拍。

残烛照归时,分破三月白。

黄汇征以石菖蒲一本相遗石圆而苍小窍数十大率与蜂窼无异又类莲房窍中皆菖蒲地也石生海旁俗号羊肚云

〔郑刚中〕 〔宋〕

细腰结垂窼,藏精事生育。

儿已傅翼飞,孤悬尚凭屋。

水仙脱霓裳,美实青如簇。

实尽秋房枯,众窍存虚目。

何人得二物,妙手夸神速。

摩搓小变之,形在质为玉。

徐拾菖蒲子,小大量其腹。

一种一根青,有地皆充足。

浸以西山泉,秀色遂可掬。

使我读书舍,凉意无三伏。

常若菰蒋中,静看江湖绿。

奉贶宜有诗,所愧诗篇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