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与自芦台量移瑞州其一

题坐高名汉署来,鱼盐小吏混芦台。

谁怜汝海分符客,自是南皮作赋才。

老骥霜蹄千里动,佩刀寒色九河开。

量移休道非知遇,难得君恩一日回。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贺其荣病京师吴原博舁归第中而卒为之殓殡其荣父作感义诗谢之要予同赋

〔史鉴〕 〔明〕

翩翩宦游子,抱疾居京师。

俗习有由来,病者栖檐垂。

一命亮莫延,孱哉斯两儿。

夫君数往视,念彼形神离。

舁归以待尽,后事经营之。

封书告其家,殓服饰其尸。

涂殡就客位,受吊居东阶。

且为录行橐,以俟归葬期。

死者如反生,不愧临诀辞。

朋友居五伦,几人能弗亏。

势利相驱合,祸衰随背驰。

况乎死生际,避远固其宜。

有能闻斯举,其颡泚乎而。

题诗颂高谊,且以箴吾侪。

题潘廷尉留馀堂

〔李攀龙〕 〔明〕

前朝知政四留馀,廷尉为堂取自书。

潘令官衔犹散骑,于公门第早容车。

法星傍斗悬高座,佳气如云护直庐。

海内称平逢此日,主恩先已未应虚。

题南海柏台甘露赠潘侍御其二

〔李攀龙〕 〔明〕

兰台使者忆长安,万里云霄揽辔看。

忽报三危开玉树,谁分双掌注铜盘。

霜凝合浦明珠出,风动增城瀑布寒。

清节满朝君不信,流光偏缀惠文冠。

钟希哲者台州人也妙于传神成化二十年春沈君启南偕余访之欣然命笔咸云甚似因赋诗记之是岁四月十二日余初度也书于豫章堂

〔史鉴〕 〔明〕

人生无百年,五十又过一。

去者日以多,来者日以偪。

情欲与寒暑,昼夜相剽贼。

徒行已须杖,短发不任栉。

顾兹孱弱躯,那为久存物。

一朝随化尽,形容不复识。

钟生妙传写,为我聊把笔。

傅染藉丹青,经营自胸臆。

精神与形似,毫发无所失。

端如镜中影,恍若水底石。

大均斯赋形,其理固莫测。

孰知毫采功,妙夺造化力。

我闻先正言,自治不外饰。

求真既为妄,望久宁非惑。

君看古人像,存者百无十。

惟能慎厥修,庶几为永则。

题南海柏台甘露赠潘侍御其一

〔李攀龙〕 〔明〕

绣斧光清瘴海云,行台甘露柏纷纷。

九天骢马人争避,五色神羊气不群。

白简风生偏起粟,皂囊秋净总垂文。

侍臣岂让东方朔,千载芙蓉奉圣君。

顷以多故绝不作诗春暮霖潦为灾谷未入土恐有过时之忧聊命纸笔以谂同志云

〔史鉴〕 〔明〕

生生本阳德,万物咸华滋。

穷阴忽为咎,积雨无晴时。

颠风泛洪涛,荡决渰畬菑。

沟壑有遗民,憔悴半流离。

空林少烟火,晨膳夕无炊。

县官急租税,督责烦鞭笞。

但知赴期会,谁能恤寒饥。

日月更相送,春事奄无遗。

过时而不耕,秋成安可期。

虽有劝农令,文具亦何为。

传闻盗贼起,民穷多致斯。

咄唶有深忧,岂惟漆室葵。

送节推华公谪官

〔史鉴〕 〔明〕

张饮春江湄,送此倦游客。

冠盖何营营,临行纷赠策。

吴人感恩深,攀路随充斥。

行藏固由命,但为公论惜。

楩楠弃中野,兰荪槁深泽。

良时难再遇,杳然山海隔。

黄鸟嘤其鸣,青骊逝安适。

浮云忽归山,霖雨不成滴。

湛湛长江水,粲粲水中石。

风波汨其泥,所遇非故迹。

惟其有本性,居然自清白。

勿以穷自卑,徽音慰离析。

子与自芦台量移瑞州其二

〔李攀龙〕 〔明〕

遥传雨露一时新,不负漂零恋主身。

高卧中原堪有客,雄飞尔辈可无人。

屏星色动双龙曙,锦水光分五马春。

诗兴宦情堪并美,南州孺子况为邻。

南山道中

〔史鉴〕 〔明〕

我行南山中,忽忽日将午。

连冈兀如城,盘回抱林坞。

岚气郁以深,原田何膴膴。

长松挺人立,怪石惊兽怒。

道旁何青青,幽兰间芳杜。

古洞閟烟霞,流泉泻风雨。

缅怀如玉人,先期在幽阻。

停车望白云,光仪渺何许。

得元美冯参政书知王沂州先已失寄

〔李攀龙〕 〔明〕

摇落中原伏枕时,故人千里一相思。

双鱼不灭加餐字,五马虚传遣吏辞。

我在河山终未邈,书来雨雪自堪迟。

从今把酒登楼处,数子江湖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