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哭母诗

泪以泄心液,中亦寓邪正。

媚妇及谗臣,沾巾祸斯兴。

钱子痛慈亲,崩衷血随迸。

哀极衍馀音,悠悠偶成咏。

仍须血为书,留之示子姓。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挽黄节妇

〔沈周〕 〔明〕

守节难,保孤难。

守节要节完,保孤要孤安。

完节坚心肝,保孤慎饥寒。

啼饥号寒白屋破,死心灰肝清泪酸。

黄家之妇李家姜,凤鸾之偶天团圞。

凤一死,鸾乃单。

凤有鸑,养于鸾。

鸑今有文成五色,鸾今瞑目已盖棺。

地下见凤不愧亦不怍,手呈高节十丈青琅玕。

观李贞伯小像

〔沈周〕 〔明〕

浮生百年内,谁能毕其期。

感彼先露人,遗影及兹披。

浩浩傥宕怀,炯炯玉雪姿。

宛宛若启齿,黯黯蔑言辞。

存殁各如梦,卷之吁以悲。

王理之写六十小像

〔沈周〕 〔明〕

王生见我精神熟,照写今吾瘦于竹。

问年初及六十人,飨世浑无半分福。

一味耽农百不便,门前湖水涨低田。

饥来读书不当饭,静里安心惟信天。

风茆雨壁溪堂破,贫贱生成今老大。

隐服还劳郡守遗,私篇或辱尚书和。

草木当衰不复真,纸间座上两浮尘。

是非非是都休辩,聊记明时无用人。

题杜东原先生雨景

〔沈周〕 〔明〕

老原作画墨法熟,纸上沈沈泼浓绿。

重林湿叶欲垂地,合涧流淙似鸣玉。

庐山九叠翠不干,秋影平吞此长幅。

借看真怕雨拂面,要为时人洗双目。

滕王珠帘正堪卷,董家破屋不可宿。

出门一笑青天高,犹怪春泥污吾足。

监定米南宫苕溪春晓图

〔沈周〕 〔明〕

敝签榜米聊因展,楮墨依微却难辨。

皴肤断理慨尘番,涣迹漓踪认馀前。

想从潘谷试烟华,惜去曾闻用之浅。

况是澄心体玉疏,好事何时不舒卷。

流传人代多展转,物岂能同岁相衍。

请验周宣告腊辞,刻石恃存存尚鲜。

继烛残生九死后,得见似人欢且勉。

或云标题少芾芾,绍兴条识朱犹湎。

君王法眼赏惟精,此笔敢当当不㥏。

烟邪雨耶树色溟,洲兮渚兮水光泫。

眼中未足许清苕,平岘衡沙或湘沔。

翠霓冉冉天苍茫,旗影迷空恍游辇。

海岳遗灵仙者流,我欲招之愧辞謇。

挽屈处诚善写竹

〔沈周〕 〔明〕

可庵不可作,昆山为之荒。

将谓青琅玕,一夜遭折伤。

其影落屏障,千家留墨光。

墨以托竹命,人短竹自长。

魂当附竹存,未分人琴亡。

我来吊风雨,秋尽堂空凉。

含情赋清篇,因之招凤凰。

悼刘协中

〔沈周〕 〔明〕

先参负文豪,喜子绍前志。

总角弄古辞,绰有高远致。

云敷及泉涌,思锐不可挚。

落笔惊乡达,翔声耸朝士。

聪明累多病,冉冉精神敝。

玉芝折孤茎,吴岳失灵气。

前后千万年,浮生只暂寄。

广大班马程,发轫聊小试。

奇才固难生,生则天复忌。

遗章可偿寿,尚尔不朽恃。

初怪语不祥,往往寓感喟。

色惨花当萎,鸣悲鸟将逝。

茫茫修短数,岂亦容人意。

不应老钝夫,顾为英俊泪。

送许贞葬

〔沈周〕 〔明〕

蒿歌引往绋,言出郭南门。

我来临其窆,衰草凄寒原。

情至时掩泣,痛惋不能言。

百年合有死,惜此英妙魂。

我昔有女萝,附此长松根。

托生相因依,绸缪在东昆。

长松一朝折,修蔓绝攀援。

茕茕委中道,有身安用存。

萧萧东海竹挽吴汝辉

〔沈周〕 〔明〕

萧萧东海竹,郁郁西山松。

壤地两隔越,生植莫能同。

颜色各相昧,音声或通风。

精神自冥合,宛宛无西东。

青松一朝催,此竹抱孤穷。

以竹书感慨,寄去泪亦从。

伤阿同

〔沈周〕 〔明〕

阿同年十四,蓬垢身短小。

小心效力多,过失比众少。

每事解人意,指使不颠倒。

以有成人姿,私怪通慧早。

今年忽患痘,头面见稍稍。

周身渐稠密,匝肉无空道。

色白浆不成,识者谓难保。

怆惶十三朝,焦黑如火燎。

我时去城中,牵念梦屡造。

同亦盼我归,每问辄怅懊。

此意要面别,亦自知死兆。

我归不见同,洒泪伤其夭。

老者正需人,何以堪怀抱。

今与冥顽处,愈自觉同好。

误呼尚疑存,转顾惊悄悄。

送汝瘗东郊,细雨滴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