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题李仲贞隐居

满园花共竹,即是洞仙家。

门对沧浪水,林开嵾上霞。

有官寻白社,未老学丹砂。

更拟淮南曲,知君心赏遐。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共题李仲贞隐居

〔区大相〕 〔明〕

门闭碧溪头,山光映水流。

竹间书屋小,桥畔草亭幽。

静爱林中卧,闲寻物外游。

自嫌黄绶俗,情为白云留。

均州王守招游沧浪亭

〔区大相〕 〔明〕

混混复磷磷,孤亭水石滨。

浊时因潦汩,清处见天真。

旅望凭高尽,渔歌入兴新。

只疑浴波鸟,犹是濯缨人。

襄阳仲宣楼

〔区大相〕 〔明〕

漂泊依刘日,悲凉作赋年。

无家浮汉水,有客忆秦川。

乡国浮云外,江湖落雁前。

逢时虽异感,怀土共凄然。

将访鹿门

〔区大相〕 〔明〕

耆旧人何在,躬耕尚土风。

风尘违跃马,江汉有冥鸿。

陇亩情终在,丘园道不穷。

扁舟从此去,回首见隆中。

习家池

〔区大相〕 〔明〕

闻道襄州好,高阳乐事多。

山公来对酒,时听接䍠歌。

台迥丛车马,池清照绮罗。

徘徊抚陈迹,日暮汉江波。

入太和山游道院作

〔区大相〕 〔明〕

怀仙复问玄,倚岫且听泉。

深谷时穿地,长林共隐天。

鸾书裁一纸,鹤语已千年。

惆怅观棋客,胡为牵世缘。

入太和山游道院作

〔区大相〕 〔明〕

谷转迷丹洞,山分出石关。

人疑骑鹤至,客似御风还。

天乐行相引,琪花坐可攀。

松间拜真老,从此谢尘寰。

入太和山游道院作

〔区大相〕 〔明〕

凌晨石路开,披磴陟丹台。

素女焚香去,青童捧药来。

岚飞时作雨,涧响忽成雷。

今日关门吏,重瞻紫气回。

入太和山游道院作

〔区大相〕 〔明〕

秋山行不尽,望望意何穷。

飞观疑无地,悬崖似挂空。

人行碧雾里,鸟语青林中。

多谢神仙侣,邀予芳桂丛。

入太和山游道院作

〔区大相〕 〔明〕

云峰自送迎,涧道乱纵横。

林木有千岁,山禽时一鸣。

雨来岩岫失,风过石泉清。

讵取丹砂志,将怡云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