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源书屋

宿雨润平林,晓风发幽谷。

书窗通四邻,骋望皆如沐。

寻流可得源,源流会一辙。

穷理在致知,吾闻诸前哲。

良农喜时雨,我亦惜分阴。

不然忧虑多,义府何心寻。

丛楚既森郁,奔泉复滂湃。

坐忘契静观,何必劳行迈。

地偏自无俗,轩幽不须广。

时有报衙蜂,含花入书幌。

衣履绝尘壒,须眉俯洁清。

山阴王逸少,妙会镜中行。

轻烟才出林,奔云旋作雨。

读诗爱浣花,无能继其武。

平桥隔横溪,溪头芳草萋。

过来回望处,霁霭傍川低。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晚晴

〔弘历〕 〔清〕

雨来作乍炎,雨止馀轻冷。

秀木鸣珠点,长空驻云影。

须臾风散之,色色声声静。

泬㵳洗碧天,我意同高迥。

明贤象牙章歌

〔弘历〕 〔清〕

古有刻玉为六玺,是为天子之宝瑞。

炎刘以降铜印传,上自公侯下郎吏。

牙门部曲行军符,以昭信守别真伪。

抑埴亦复夸象齿,制巧用便钗脚利。

何人好古比集狐,明贤历历著名氏。

貂珰但知金玉重,弃置尚方之敝笥。

我偶发视识旧物,乃命文臣重排次。

徵明父子为巨擘,太原王宠包山治。

墨林鉴赏最精当,幼于雅抱山林志。

屈指鸿儒凡几辈,如在一堂相把臂。

文苑盛事有如此,金薤连城逊美萃。

龟坛螭纽无不具,大小鸟篆咸该备。

锦囊檀匣允所宜,肯教俗物同滥厕。

名章幸得归九重,不然优孟风应炽。

不然优孟风应炽,嗟嗟刚卯翻增愧。

陆治花溪渔隐小幅

〔弘历〕 〔清〕

居山畏不深,宿水畏不曲。

山深方隔尘,水曲斯远俗。

鸣榔嘉荫下,红贴春波绿。

长笑桃源客,千载炫耳目。

碾䬯

〔弘历〕 〔清〕

麦有小大殊,实则皆一类。

大者常先熟,亦赖雨旸遂。

去冬雪泽稀,望雨过春季。

将谓麦全无,安望饼堪饵。

闰月迟节候,夏首沾天赐。

旋转岂人力,芃芃陇回翠。

风翻万顷波,晴饱千针穗。

犹可半收穫,喜出吾所意。

大官供碾䬯,雕槃聊一试。

纵逊玉食腴,爱此田家味。

白瓷枕

〔弘历〕 〔清〕

枕石不如流,漱流不如石。

瓷枕坚且洁,堪赠如兹客。

既质玉之质,复白雪之白。

磨涅不磷缁,拂拭多光泽。

恍挹神仙人,精神盎内积。

岂伴窈窕女,粉黛污颜色。

可荐床之东,亦宜牖以北。

张氏榴应羞,钱家石岂特。

虚堂夏午闲,松涛泛幽席。

朅此梦羲皇,古风如可即。

心远阁作二首其一

〔弘历〕 〔清〕

披林寻石磴,颇觉劳脚力。

到顶坐山斋,万虑于焉息。

因悟为学方,不懈乃造极。

心远阁作二首其二

〔弘历〕 〔清〕

山木不妨密,密处还间疏。

远近归吟凭,妙会无时无。

登临忆往岁,忧乐何顿殊。

孰不因境迁,渺矣古之徒。

岘山碑

〔弘历〕 〔清〕

陵谷高深旋转为,元凯好誉真情痴。

磨石历历纪勋绩,碑虽有二同其辞。

一立岘山巍巍之峰巅,一沉万山窈窈之深溪。

当时所重不在岘首褒功之片玉,将谓沧桑变后潭底发露征南事业仍与之俱齐。

孰知世界仍此潜碑未审何时见,丰碣早毁岘山虽在无从复考黄绢之色丝。

呜呼元凯好誉真情痴,何如同时叔子惟一堕泪碑。

夹竹桃

〔弘历〕 〔清〕

琅玕其叶云霞瓣,无香有韵宜清玩。

绿阴池馆露华滋,今夕何夕见此粲。

潋潋桃笙泛碧涛,元和佳句想士曹。

连昌宫中满宫竹,又有墙头千叶桃。

女萝

〔弘历〕 〔清〕

女萝本柔物,赋性善依倚。

不励自立心,曾无无耻耻。

古柏干青云,生意殊未已。

女萝羡高标,欲因以托已。

攀援上绝顶,亚枝吐繁蕊。

初犹藉其势,与柏相表里。

继则窃其权,岂肯知足止。

雨露所滋润,惟萝受之耳。

束缚偃矫身,乃日以槁死。

我惜柏失计,祸匪因萝起。

君子近小人,害不视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