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塔山志事

尖山实捍海,塔山舒右翼。

翟村当兜湾,赖此雄潮逼。

条石未可筑,块石先救急。

其下布石篓,射溜图根立。

策马视篓痕,云沙涨数尺。

是为转旋机,其然谈何易。

讵当恃天佑,而弗尽予责。

叮咛示方伯,吾意知应悉。

斯时工难施,沙远当易石。

鱼鳞一例接,方为经久策。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观海塘志事示总督杨廷璋巡抚庄有恭

〔弘历〕 〔清〕

明发出庆春,驾言指海宁。

海宁往何为,要欲观塘形。

浙海沙无常,南北屡变更。

北坍危海宁,南坍危绍兴。

惟趋中小亹,北南两获平。

然苦中亹窄,其势难必恒。

绍兴故有山,为害犹差轻。

海宁陆且低,所恃塘为屏。

先是常趋南,涨沙率可耕。

两度曾未临,额手谢神灵。

庚辰忽转北,海近石塘行。

接石为柴塘,易石自久经。

费帑所弗惜,无非为民生。

或云下活沙,石堤艰致擎。

或云量移内,接筑庶可能。

切忌道旁论,不如目击凭。

活沙说信然,尺寸不可争。

移内似可为,闾阎栉比并。

其无室庐处,又复多池坑。

固云举大事,弗顾小害应。

然以卫民心,忍先使民惊。

且如内石建,宁听外柴倾。

是将两堤间,生灵蠲沧瀛。

如仍护外当,奚必劳内营。

以此吾意决,致力柴塘成。

坦水篓石置,可固堤根撑。

柴艰酌加价,毋俾司农程。

补苴示大端,推行宜殚诚。

登吴山作歌

〔弘历〕 〔清〕

一峰蜿蜒走郡城,众峭攒簇罗天屏。

若有若无寻栈升,造极广厦原平陵。

何须勒马夸豪情,惟愿兆庶恒安宁。

西湖下视如亟待,吾方未暇将观海。

瑞石洞

〔弘历〕 〔清〕

驻辇有馀暇,吴山近宜眺。

瑞石别一峰,下马喜先到。

初犹步仄磴,既乃入幽窍。

转折若无路,含蓄益致妙。

萝薜绿垂烟,梅柳芳迎曜。

岩半有天池,灵物不可钓。

密竹护阴森,怪石攒茜峭。

孤鶱讶欲坠,傲睨忽疑笑。

攀跻当造顶,全吴归朗照。

坐石写创得,大观更揽要。

游烟雨楼与庄有恭联句用石鼎体

〔弘历〕 〔清〕

滮湖换轻舟,载咨携大吏。

延楼镜中央,叠坐图次第。

元璙首缔搆,仲圭足标致。

名宁诧鸳鸯,利颇擅荷芰。

谓当烟雨蒙,乃值春光霁。

游目益悦心,对时兼得地。

青峦识送迎,白鸟忘呵避。

柔桑验萌芽,绣壤嫌鼓吹。

耕织八政关,钟磬元音肄。

老钱笔老健,蒙庄视蒙翳。

前虚豹尾随,今预鹢头伺。

堤桃伫靧红,渚柳渐凝翠。

近远景毕呈,吟咏兴诚遂。

何殊侍西清,窃幸迓南暨。

迟牵载书船,急控催诗辔。

遇荣三接承,音矢载赓继。

频阴所恒惯,屡晴实罕事。

却虑误东作,然诚得两利。

三农足冬雪,万国来辑瑞。

瞻天惬众怀,观风廑予意。

阳舒固胜阴,月计尤省岁。

勖尔惟清心,体兹共济义。

虎邱寺三叠苏轼韵

〔弘历〕 〔清〕

地脉伏来龙,突兀涌峦岭。

石梯五十三,未至劳扪井。

真觉泉石佳,幻传光怪耿。

吟谁虎与龙,杂或蛙兮黾。

湛卢及干将,纷称裂苍矿。

惟喜苏子瞻,材雄气犹猛。

细故弗记忆,凿空词场骋。

左右取逢源,聪明非壅哽。

我来凡三度,今昔祗俄顷。

亦三叠其韵,小立春风冷。

观民有正务,偃息讵宜永。

驾言返翠华,江城丽午景。

借问兴所托,云外青莲影。

有暇当再临,名山订予请。

观海潮作歌

〔弘历〕 〔清〕

辛未观潮潮已奇,杭人犹称其力微。

丁丑观潮潮未至,作歌高楼聊纪事。

似神而非者曰三,逮兹三度潮真酣。

却非江楼观约略,创得乃在柴塘尖。

我阅柴塘筹禦海,讵图快览惊涛骇。

因缘大汛三月三,洪澜有若将子待。

跋马指东向盐官,一条银线天际看。

卷江倒海须臾至,迎来底藉江山船。

色犹未睹先闻声,礌硠磅磕輷匉訇。

徐行按辔揽其状,大哉观矣谁与京。

□毋弭节倏奔泻,并驱素车而白马。

淋淋汨汨浩汤汤,逾跇配藜白鹭下。

一空前此初遇奇,既欣旋复生愁思。

长茭厚石弗预固,秋来转瞬奚当之。

题林逋苏轼诗帖叠旧作韵

〔弘历〕 〔清〕

先生昔隐孤山曲,结庐爱就深林绿。

廿年足不及城市,欬唾皆成珠与玉。

晦迹不欲名一时,况后世乎识超俗。

幸哉五首留世间,片羽吉光霄汉烛。

东坡见诗如见翁,五字长言犹不足。

三百馀篇虽在世,知音谁辨丝与肉。

今去坡又七百载,两贤高躅诚宜录。

西湖上读西湖诗,横琴似奏水仙曲。

谩说吴人不好事,祠堂有梅复有竹。

和诗还拟问髯仙,谁竞春兰笑秋菊。

初游龙井志怀三十韵

〔弘历〕 〔清〕

濒湖佳景多,不可偻指数。

岩泉各擅长,大略吾能举。

南山有龙井,向闻曾未睹。

弗肯命骑游,恐费经营若。

今来却重饰,既成说无补。

罢去太矫情,新晴景更妩。

是用一涉藩,以答众诚剖。

花港遵迤西,跋马数里许。

渐入烟霏深,南北诸峰龉。

石泉淙其寒,千盘曲抱屿。

蒙茏新筱低,似扫尘客武。

乃至过溪亭,下马相与步。

㠎嶪罗秀石,閜砢叠奇楚。

参差列亭台,无非揽胜所。

最胜则以泉,深潭灵物处。

祈雨每致应,利济功尤钜。

泻为百丈瀑,对之久延伫。

善空一切声,角徵安能谱。

神运石或幻,沼涤心应与。

玲珑窍簇攒,锦绣卉纂组。

春深鸟妙歌,雨后花新舞。

萝烟湿我衣,兰气馨于炷。

攀跻越踊跃,高下迭宾主。

造巅益惬怀,畅观极仰俯。

江湖辨近遥,洼棱穷幽阻。

名山所历屡,观止鲜或旅。

得句乃命驾,遂至日卓午。

遐思秦苏辈,辨才此晤聚。

人地乃相宜,万乘来奚取。

作诗志吾惭,卷阿漫拟古。

上天竺

〔弘历〕 〔清〕

天竺天一方,震旦兹亦有。

闻之一切法,事必遇其偶。

崎岖入葱茜,步步离尘垢。

台传康乐翻,石识李源友。

大士昔示相,聊藉仁谦手。

灵感无不应,香市倾城走。

恒处菩提座,此理人知否。

文通教易禅,适足启笑口。

雨中留馀山居即景杂咏

〔弘历〕 〔清〕

舣舟绿湖边,跋马青山里。

今日善藏峰,到来讶尺咫。

万卉斗芳华,春光日日加。

所欣别有在,菜雨膏黄花。

径穿玲珑石,檐挂峥嵘泉。

小许亦自佳,昨来龙井边。

雾露掩湖光,凭栏眄渺茫。

留馀解说偈,善现不如藏。

个中合神会,不可以言传。

廿字意无尽,惟应李谪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