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四首次陈鲁南韵其二

紫殿东头敞北扉,史臣都着上方衣。

每悬玉佩听鸡入,曾戴宫花走马归。

此日香垆违伏枕,空吟高阁霭馀辉。

三年归卧沧江上,犹记双龙傍辇飞。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忆昔四首次陈鲁南韵其四

〔文徵明〕 〔明〕

一命金华忝制臣,山姿偃蹇漫垂绅。

愧无忠孝酬千载,曾履忧危事一人。

陛拥春云严虎卫,殿开初日照龙鳞。

白头万事随烟灭,惟有觚棱入梦频。

千叶梅与方山人同赋

〔文徵明〕 〔明〕

缃梅奕叶照琼枝,不是横斜旧日姿。

繁雪吹香春剪剪,冷云团树玉差差。

罗浮梦断情稠叠,瑶圃风生佩陆离。

一任阶前明月碎,清真不负岁寒期。

浔州帅(庚寅、辛卯)

〔钱澄之〕 〔明〕

夙昔不齿浔州帅,冒封大国殊可愧!

跋扈抗命诸镇无,阴谋矫诏中朝祟。

龙舟仓卒向西巡,放兵大掠左江滨。

百官扈从纷相失,道路梗塞困小臣。

焦侯平乐城不守,单骑追驾向南走。

祗闻假道上乌蛮,何意投躯喂虎口!

浔帅乞降苦无由,要侯请解昔日仇。

杯酒未终侯遇害,遣儿来献焦侯头!

虞山歌,为留守相公赋(庚寅)

〔钱澄之〕 〔明〕

虞山苍苍日初薄,松风江水涛声合。

我乘清秋拜舜祠,丹青玉殿何寂寞!

自从中国污腥膻,冠裳委地纷可怜。

群后、二妃有何幸,冕旒环佩妆俨然!

问此半壁为谁有,烽大曾经百战后。

焦侯、周帅再全城,论功指纵归留守。

留守坐啸不临戎,从容袖手驱群雄。

两雄忘躯为谁战,感公忠义成公功。

公于此山有天意,南来早授神仙记。

授公诸记函尽开,吉凶一一分明示。

以兹听运意常闲,许公今岁锦衣还。

还时却别此山去,更入吴中寻旧山。

吴山名与粤山共,粤为虞帝吴为仲。

公功在粤家在吴,两地山皆以公重。

山川宾客藉公传,铭公应在虞山巅。

梯升学士如椽笔,并纪同游高会年。

漓江泛舟行,为杨武陵赋(庚寅)

〔钱澄之〕 〔明〕

桂林好客武陵侯,邀我九月虞山游。

虞山酒罢月初出,乘月还泛漓江舟。

水清沙白石磊磊,小艇一双放上流。

酒船坐客歌船并,隔船小伎司酒筹。

丝管啁啾鼓吹乱,忽然声绝扬清讴。

是时天气方高秋,四山苍苍烟雾收。

中流放棹船不动,听曲大鱼低昂浮。

曲终月皎四方静,更鼓声声城上楼。

城上人语不敢睡,城门不锁彻夜留。

城边怪石如人立,醉中认是侯家驺。

侯家劝客樽如卣,夜深客醉劝不休。

主人一饮尽数斗,坐客何人堪献酬!

送客归去月更好,洗杯对月回船头。

我时醉卧还侧耳,笙歌水上去悠悠。

九日与彦明登雨花台

〔文徵明〕 〔明〕

雨花台上雨初乾,野色江光落坐间。

岂谓旅游逢九日,共来把酒看三山。

老年节物偏生感,到处云林不负闲。

落木满空秋万里,暝禽遥带夕阳还。

徒步至宝光寺

〔文徵明〕 〔明〕

布袜青鞋短褐衣,酒樽诗卷一僮随。

白头自笑曾供奉,徒步谁怜老拾遗。

五亩喜闻粳稻熟,重阳还恨菊花迟。

松寮竹谷逍遥地,时有山僧乞小诗。

赵丽卿侍御邀游冶城

〔文徵明〕 〔明〕

落水萧萧带远空,冶城高处见秋风。

重将白发游江左,依旧青山似洛中。

有客樽前谈梦鹿,何人天际慕飞鸿。

荒墩寂寞埋秋草,犹自风流忆谢公。

李少宰杭中丞刘柴二光禄置酒

〔文徵明〕 〔明〕

冠盖雍容总卧龙,清时吏隐大江东。

黄花初过重阳节,白发来邀栗里翁。

岂有声名惊四海,解忘形迹荷诸公。

浮尘不到清樽畔,举扇无劳障北风。

还家志喜

〔文徵明〕 〔明〕

绿树成阴径有苔,园庐无恙客归来。

清朝自是容疏懒,明主何尝弃不才。

林壑岂无投老地,烟霞常护读书台。

石湖东畔横塘路,多少山花待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