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云郎合卺为赋此词

小酌酴醾酿。

喜今朝、钗光簟影,灯前滉漾。

隔着屏风喧笑语,报道雀翘初上。

又悄把、檀奴偷相。

扑朔雌雄浑不辨,但临风私取春弓量。

送尔去,揭鸳帐。

六年孤馆相依傍。

最难忘、红蕤枕畔,泪花轻扬。

了尔一生花烛事,宛转妇随夫唱。

努力做、稿砧模样。

只我罗衾浑似铁,拥桃笙、难得纱窗亮。

休为我,再惆怅。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注释

合卺(jǐn):古代婚礼中的一种仪式。剖一瓠为两瓢,新婚夫妇各执一瓢,斟酒以饮。后多以“合卺”代指成婚。 酴醾(tú mí):亦作“酴釄”,酒名。 滉(huàng)漾:荡漾。 檀奴:女子对丈夫或情郎的昵称。 春弓:指缠足女子所著的弓鞋。 红蕤(ruí)枕:传说中的仙枕。 泪花:泪珠。 花烛:指结婚。 稿砧:亦作“藳砧”。 古代处死刑,罪人席稿伏于砧上,用鈇斩之。鈇、“夫”谐音,后因以“稿砧”为妇女称丈夫的隐语。 桃笙:桃枝竹编的竹席。


简介

陈维崧出生于讲究气节的文学世家,祖父陈于廷是明末东林党的中坚人物,父亲陈贞慧是当时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反对"阉党",曾受迫害。陈维崧少时作文敏捷,词采瑰玮,吴伟业曾誉之为"江左凤凰"。明亡时(公元1644年),陈维崧才二十岁。入清后虽补为诸生,但长期未曾得到官职,身世飘零,游食四方,接触社会面较广。又因早有文名,一时名流如吴伟业、冒襄、龚鼎孳、姜宸英、王士禛、邵长蘅、彭孙遹等,都与他交往,其中与朱彝尊尤其接近,两人在京师时切磋词学,并合刊过《朱陈村词》。清初词坛,陈、朱并列,陈为"阳羡派"词领袖。即使是出身在这样一个气节之重享誉天下、书香仕宦之家的陈维崧,也颇好南风。他的同性恋人叫徐紫云。 徐紫云,人称云郎,是冒家的伶人,生于崇祯甲申(公元1644年),逝于康熙乙卯(公元1675年);康熙戊申(公元1668年)时,云郎随陈其年入都,一放喉音,名动京师。龚芝麓有诗描摹其情状:“一从水绘园中住,席帽轻衫到国门。听说绕梁歌绝妙,花前还许老夫闻。”据云,徐紫云的师父名叫陈九,是前明兵部尚书阮大铖家的梨园旧工,因此云郎亦擅歌《燕子笺》《邯郸梦》诸剧。 陈维崧于清顺治戊戌年(公元1658年)十一月抵达水绘园,始与紫云相识,至紫云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去逝,二人交往时间长达十七年之久。陈维崧与名优徐紫云的这段生死缠绵情事,曾使无数清代士人为之倾倒,似乎成了他们心目中理想情爱的标准。 这词细致刻画了作者的一种复杂心境:知心爱侣有新婚之喜,一方面要表示高兴,一方面又满怀醋意。两样感受搀和在一起,自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贺新郎·贺阮亭三十

〔陈维崧〕 〔清〕

牛马江东走。

陪满座、邹枚上客,为君称寿。

七叶貂蝉连凤阙,坐拥银筝翠袖。

又兄弟、才雄八斗。

三十王郎年正少,恰黄金铸印双悬肘。

此意气,古无有。

淡黄十里隋堤柳。

更多少、竹西歌吹,樊川诗酒。

满目关山原不恶,只是繁华非旧。

算惟有、文章不朽。

蔌蔌珠帘人不卷,看使君、灯火春城口。

依稀羡,欧阳守。

贺新郎·瓜步与姜子翥

〔陈维崧〕 〔清〕

佛狸祠下别。

看此处、江花如练,江烟似织。

忆昔结交坚戴笠,江左周郎英发。

正烂醉、金钗之侧。

宋玉计倪俱大侠,更颍川、年少风流客。

仰天啸,冠缨绝。

十年往事同陈迹。

恰传闻、洛阳金尽,栎阳狱急。

一旦二桃疑尽释,广柳车中人出。

又买得、如花小妾。

送客惊心千万里,但销魂、此际真愁绝。

吾自有,蒯通古。

贺新郎·甲辰广陵中秋,小饮孙豹人溉堂归,歌示阮亭

〔陈维崧〕 〔清〕

把酒狂歌起。

正天上、琉璃万顷,月华如水。

下有长江流不尽,多少残山剩垒。

谁说道、英雄竟死。

一听秦筝人已醉,恨月明、恰照吾衰矣。

城楼点,打不止。

当年此夜吴趋里。

有无数、红牙金缕,明眸皓齿。

笑作镇西鸲鹆舞,眼底何如程李。

讵今日、一寒至此。

明月无情蝉鬓去,且五湖、归伴鱼竿耳。

知我者,阮亭子。

贺新郎·月夜看梅花

〔陈维崧〕 〔清〕

皓魄光微渌。

喜东风、琼枝璧月,清辉睩簌。

顾影娉婷无一语,吴女纤腰初束。

斜倚在、珠阑曲曲。

看到夜深风露冷,浸檐前、一片圞圆玉。

吾醉矣,共花宿。

愁肠被酒还相触。

且狂歌、莫言兴尽,再斟醽醁。

忽忆开元当日事,中有梅妃蛾绿。

何必羡、玉奴新浴。

可惜楼东三十树,雨霖铃、都做连昌竹。

花应叹,睡难足。

贺新郎·乙已端午寄友,用刘潜夫韵

〔陈维崧〕 〔清〕

醉凭阑干吐。

倚清狂、横陈冰簟,后堂无暑。

闻道吴儿工作剧,吊屈龙舟似虎。

我欲唱、公乎无渡。

累自沉湘卿底急,枉教人、挝碎回帆鼓。

楚江畔,苇花舞。

陡然垒块多如许。

唤灵均、前来共语,酹君椒醑。

呵壁荒唐何必问,死累人间角黍。

尚不及、伍胥涛怒。

忽发狂言惊满座,料诸公、知我心中苦。

酒醒后,重怀古。

摸鱼儿

〔陈维崧〕 〔清〕

是谁家、本师绝艺,檀槽搯得如许。

半湾逻逤无情物,惹我伤今吊古。

君何苦。

君不见、青衫已是人迟暮。

江东烟树。

纵不听琵琶,也应难觅,珠泪曾干处。

凄然也,恰似秋宵掩泣。

灯前一对儿女。

忽然凉瓦飒然飞,千岁老狐人语。

浑无据。

君不见、澄心结绮皆尘土。

两家后主。

为一两三声,也曾听得,撇却家山去。

八归·二月十一夜,风月甚佳,过水绘园,听诸郎弦管灯下。因遣家信,凄然不成一字,赋此以寄闺人

〔陈维崧〕 〔清〕

弹得弦清,飘来笛脆,曲室诸郎歌管。

他乡风月佳无比,只是中年以后,心情顿懒。

遥忆故园妆阁上,镇玉臂、云鬟凄断。

伤心处,何事尊前,听一声河满。

却是绛河欲没,珠绳乍转,画角谯楼哀怨。

旧事如尘,新愁似梦,可惜一场分散。

奈天涯滋味,瞒不过、南归鱼雁。

吮霜毫、才提还倦。

莫虑春寒,罗襟红泪暖。

沁园春·为泗州谢震生广文题影,兼送其之任山阳

〔陈维崧〕 〔清〕

我爱先生,其冷者官,其热者肠。

羡康乐宣城,君之家世,蠙珠浮磬,此是家乡。

人道马曹,我知鱼乐,苜蓿堆盘也不妨。

吴绫上、问传神阿堵,何物长康。

才成半阕凄凉。

忽念尔将离黯自伤。

记淡月微风,曾经批抹,好花新茗,相与平章。

此去淮阴,古多恶少,我欲来游醉几场。

君求我,在韩侯台下,漂母祠旁。

沁园春·泊舟惠山,看六朝松并艮岳石

〔陈维崧〕 〔清〕

昔岁我来,乘白羊车,着紫鼠裘。

爱支离者叟,霜皮黛甲,玲珑者丈,雁荡龙湫。

王谢家儿,宣和遗老,尔正愁时我亦愁。

曾经过,看累朝兴废,百代王侯。

别来岁月如流。

叹赴壑修蛇掣不休。

又风吹雨溜,几场儿戏,藤缠藓蚀,一样蜉蝣。

石岂能言,树犹如此,何怪书生竟白头。

重来到,吹一声铁笛,叫破孤秋。

沁园春·冒天季五十书赠

〔陈维崧〕 〔清〕

慷慨悲歌,旁若无人,进君一觞。

更四弦入破,声哀以思,三更被酒,臣醒而狂。

末路崎岖,旧游零落,哀乐纵横不可当。

生平事,曾短衣匹马,锦瑟红墙。

岁华一去堂堂。

又半百蹉跎黯自伤。

叹醉必沾襟,是儿可念,飞而食肉,此志难忘。

人道买臣,今年富贵,路鬼揶揄笑一场。

重酌酒,看玉山筵上,今夜颓唐。